正文 運動與高血壓(1 / 1)

國內外的治療經驗都已肯定,運動療法是高血壓病有效的輔助療法。運動療法可以有效地協助降低血壓、調整神經係統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環、提高機體活動能力和改善生活質量,是治療高血壓病的重要組成部分。運動療法效應的產生需要至少1周的時間,達到較顯著的降壓效應需要4~6周,所以運動要持之以恒,如果停止運動,運動療法產生的效應可能在2周內完全消失。進行運動療法時請不要放棄藥物治療,因為運動療法隻是高血壓病治療的輔助手段,特別是Ⅱ期以上的高血壓患者更應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運動療法。

運動降血壓的原理

運動是人類對抗高血壓的有效手段之一。一次運動之後,人體血壓水平可在一定時間內下降,並能保持22小時之久。那麼,運動為什麼可以降壓呢?主要在於以下幾點:

1運動可改善自主神經功能,降低交感神經張力,減少兒茶酚胺的釋放量,或使人體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下降。

2運動可提升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以及“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

3運動能鍛煉全身肌肉,促使肌肉纖維增粗,血管內徑增大,管壁彈性增強,心、腦等器官的側支循環開放,血流量增加,有利於血壓下降。

4運動能增加體內某些有益的化學物質濃度,如內啡肽、5-羥色胺等,降低血漿腎素和醛固酮等有升壓作用物質的水平,使血壓下降。

5精神緊張或情緒激動是高血壓病的一大誘因,運動可穩定情緒、舒暢心情,使緊張、焦慮和激動得以緩解,有利於血壓穩定。需要強調的是,並非所有的運動都有降壓之功,隻有步行、慢跑、騎車、遊泳、慢節奏的交誼舞和體操等有氧運動才能擔此重任。

“微笑輕鬆運動”即高血壓患者自身能夠承受的運動。

各期高血壓患者的運動處方

輕度高血壓患者

處方一:輕度高血壓患者將血壓控製在

處方二:最初開始運動時可每天運動15~30分鍾,視個人體力而定,以後每隔2~3周逐漸增加運動量,以不產生過度疲勞為宜,並盡可能持之以恒。

中度高血壓患者

處方一:中度高血壓患者在血壓降到較為安全的範圍內才可進行適當運動,最好能降到

處方二:最初開始運動時可考慮先進行少量運動,如打太極拳、慢步行走、健身操等,適應後可逐漸加大運動量。比如先逐漸延長慢步行走的距離和時間,然後也可改為慢跑。還可以適量進行一些如打乒乓球、遊泳等運動項目。

處方三:中度高血壓患者在運動時一定要量力而行,切忌逞強好勝。

重度高血壓患者

處方一:重度高血壓患者不適宜運動,應該好好休息。隻有當血壓得到控製並基本平穩後,才考慮適當進行體育鍛煉。

處方二:最初開始運動時可考慮散步或進行室內運動,然後根據病情逐漸適當增加運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