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並不是所有運動都可以做。由於疾病的特殊性,高血壓患者在運動時有應遵循的原則以及必須注意的細節。
高血壓運動原則
1高血壓患者運動要以有氧代謝為原則,盡量避免在運動中做推、拉、舉等力量性練習或憋氣練習,應選擇全身性、有節奏、易放鬆的運動項目,如太極拳、降壓操、散步、慢跑、遊泳等。
2運動的頻度可根據個人對運動的反應和適應程度,采用每周3次或隔日1次或每周5次等不同的間隔周期,如果每周運動少於2次,則很難取得運動效果,如果每天運動,則每次的運動量不可過大。
3並非所有高血壓患者都適宜做運動。運動隻適合於臨界高血壓、輕度和中度原發性高血壓以及部分病情穩定的重度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大的重度高血壓患者,或出現嚴重並發症的重症高血壓患者,以及出現抗高血壓藥不良反應而未能控製者和運動中血壓過度增高者都不可采用運動療法。
高血壓運動注意事項
1選擇適宜的運動方法。運動的種類和項目很多,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地選用適當的運動方法。
2運動量要適度。運動量太小,達不到預期目的;運動量太大,又易使血壓升高,甚至發生不良作用,因此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度的運動量。開始時運動量要小一些,以後逐漸增加,以不疲勞、練後輕鬆舒適為宜。要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持之以恒,堅持鍛煉,絕不可半途而廢。禁止劇烈運動,避免身體驟然前傾、後仰和低頭等。
3鍛煉前做好身體檢查。在運動前,要做好身體檢查,了解健康狀況,排除隱匿疾病,同時要注意自我醫療監護,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4注意與其他療法配合運動並非萬能,其顯效較慢,作用較弱,有一定的局限性,應注意與其他療法配合,在藥物、按摩等的同時,結合適宜的運動練習,以利提高臨床療效,切不可一味地采用運動方式而忽略了其他降壓方法。
如何把握運動的時間和強度
前麵運動原則中提到了運動的強度和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那麼如何正確把握呢?
時間的把握
從自身感覺來判斷:如果運動後精神愉快,心情舒暢,雖感到輕度疲勞但無心跳加快、氣喘等難受感覺;睡眠有所改善;早晨脈博比較穩定;食欲有所增加;血壓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保持正常體重,或超重者體重有所下降,這些都說明運動量適中,既沒有運動過量,又達到了運動治療的目的,可以說是恰到好處。如果運動後感到惡心、頭痛、胸悶,不願意繼續接受運動治療,睡眠質量下降,食欲不佳,第二天清晨醒來脈博加快,疲勞感長時間不能消失,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如果是這樣的話,說明運動量過大,應該及時調整運動強度、鍛煉內容或暫停運動。
高血壓患者熬夜後或睡眠不足時不宜進行運動,否則會引起血壓的急劇升高。
從測定心率(脈博)來判斷:
在一般情況下,可用以下3種常用計算方法來判定:
1以運動後的最高心率減去安靜時的心率,所得心率的增快數一般不超過60次/分鍾,則表示運動量適宜。(運動後心率-運動前心率)除以運動前心率,然後乘以100%所得結果
在81%以上,為大運動量。
在51~80%,為較大運動量。
在31~50%,為中運動量。
在30%以下,為小運動量。
此法雖然複雜一些,但可以做量的比較,如運動後無不良反應,所得的百分數又較小,說明運動量可增大一些,以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2運動後心率=170-年齡運動後心率加快到這個公式所得的結果時表示運動量適宜。
3以心率恢複時間來判斷:在運動後的5~10分鍾內,心率恢複到運動前安靜時的水平較為合適。
適合高血壓患者的運動持續時間
散步:高血壓患者可根據自己的體力每次散步10~30分鍾,每天1~2次
慢跑:高血壓患者慢跑的時間可由少逐漸增多,每次以15~30分鍾為宜
遊泳:高血壓患者遊泳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在水中停留30~60分鍾為宜
五禽戲:每日可鍛煉4~5次,每次10分鍾
做體操:每天做一次或數次體操,每次20分鍾
瑜伽:每周做2次為宜,每次3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