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整理房間,發現了一大摞有關熱線培訓及活動的資料,其中有幾本筆記,不由得坐在那裏看了起來。
“陝西婦女研究會婦女熱線谘詢員高級培訓班,1997年6月21~22日,講題有:性別視角,性別,觀念,中國社會轉型期婦女與法律問題……”看著看著,幾年前在西北大學研究生公寓二樓的多功能廳裏的活動場麵從字裏行間顯現了出來:來自北京的我國婦女界的專家劉伯紅、陳明俠等,她們對婦女事業的投入和極大熱情感召著我,鼓舞著我,令我激動不已。還有陳一筠、王佐芳、高小賢等女性專家給予我們的方方麵麵的培訓,從不同的角度在我們麵前展現出了幅幅有關婦女問題研究成果的畫麵,如絲絲細雨滋潤著我的心田,影響和修正著我的思想。這一頁頁、一行行、一本本、一次次的培訓經曆,一位位傑出的女學者的啟迪,就像是一條條鎖鏈,串起了與熱線。我扶著這條鏈,像剛學會走路的孩子蹣跚著、堅定地走向熱線。
說起我與熱線的不解之緣,起於1997年。我作為求助者偶然又必然地撥通了熱線,電話裏傳來的親切的話語,支持著我走過困境。從此,婦女熱線的電話交流就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內容。一個人從幼年走向少年、青年、老年以至於離開人世,其間的心理不適、心理困惑能有個盡可放心傾訴的地方,並能得到毫無條件的理解和幫助,想起來就讓人感動。我做谘詢員的事很快就得到家人的支持。
谘詢員的工作是義務的,但我從中的收獲遠比付出得多。首先是能享有豐富的培訓資源。從熱線的培訓所獲得的信心,既開闊了我的思維,又理順了我原有的雜亂的、無條理的、不係統的看法,對自己也是一個梳理、充電的過程。有這樣的理論作指導,再在實踐中細心揣摩、體會、不斷積累。這一過程既鍛煉了我處理問題的能力,又對我自身的心理健康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其次,熱線谘詢還滿足了我的自我實現欲,使我有了歸屬感。谘詢員們常說:助人者自助,的確是這樣的。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生活就單調起來了,單位、家庭兩點一線,每天重複著同樣的內容。單位的工作喚不起精神,又不願將自己押在孩子身上,沒有憧憬和希冀。是熱線給了我支點,讓我有了歸屬感。
熱線,給了我重新思考的機會。你是我的良師益友,給我營養;你是我的娘家親人,給我信心;你是我的又一個成長基地,豐富了我的人生。
感謝你——陝西婦女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