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1 / 1)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陝西省婦女研究會法律研究與服務中心一直以來的工作,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通過我們真誠的幫助和努力,多少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婦女開始學會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多少無助的婦女找到了希望;多少依附於別人生活的女人懂得了作為一個女人價值的真正所在,自強不息的去麵對生活和困境。與此同時,我的心靈也受到了許多震撼和淨化,為自己作為一名誌願者感到無上的光榮和自豪。

在我們的援助工作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忍受家暴20多年的婦女,她在絕望中找到了我們,她的臉上和身上都帶著明顯的傷痕。她告訴我們,她的丈夫嗜酒如命,每次喝完酒回來就在家裏麵隨手拿什麼東西就打,有時甚至還追到她的廠裏去打她。半年前,她的丈夫一腳踢在她腹部,導致脾髒破裂,當時她就起不來了,還是她的孩子叫來鄰居把她送到了醫院。很多次她都想到用自殺來解脫,但是為了孩子,她最終鼓起勇氣選擇了來婦女援助中心。她在說這些話時麵無表情,長期的虐待使她早已麻木。我們在了解了情況之後,立即向她仔細的講述了她的丈夫的行為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同時也耐心的聽她講述心中積鬱的情緒,另一方麵,我們告訴了她解決問題的選擇和方法,多少次親自幫助她維護合法權益。當她的丈夫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和教育時,她淚流滿麵的告訴我們,她覺得自己又重生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全國調查發現,遭受過家庭暴力的婦女高達30%。這些遭受家暴侵害的婦女都有著一些共性:如在遭受家庭暴力後,顧慮重重,屈尊忍讓,遮掩、妥協、一味遷就,自身的軟弱助長了施暴者的氣焰,使得施暴者心理上更占優勢,膽大妄為。婦女往往有以下心理:一是為孩子和家庭著想;二是恐懼心理;三是對以後的生活擔憂;四是婦女對家庭暴力的無奈和忍受;五是當事人法律意識淡薄,結果引發家庭暴力。

因此,我認為在預防和製止家庭暴力方麵應該加強以下幾方麵:

(1)加大反家暴的宣稱力度,提高群眾反家暴的認知度。應當通過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宣傳家暴的危害性,讓群眾有全麵的認識。

(2)加強對施暴者的刑罰力度,震懾施暴者的施暴行為,從而預防家庭暴力的發生。如果能加大對施暴者的刑罰力度,從法律上明確規定施暴就應得到相應的處罰,可能會震懾部分施暴者的施暴行為,從而預防家庭暴力的行為發生。

(3)普及社會性別理論,減少由於婦女地位低而引發的家庭暴力。要大力普及社會性別理論,消除男性在當今社會的優越感,減少施暴“動力”,預防家暴的產生。

(4)在婚前進行反家暴教育,預防婚後家庭暴力發生的可能性,提高婚姻質量,促進家庭文明。

(5)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防止新一代施暴者的產生。為了子孫後代遠離暴力,全社會應攜起手來,共同努力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我們的工作目的是維護家庭的幸福,這項工作長期而艱巨。作為一名婦女維權工作的誌願者是神聖而高尚的,雖然我們做的事並非轟轟烈烈,僅僅是為受害的婦女提供法律上的幫助,心理上的指導,但是這些平凡的點點滴滴卻可能對服務的對象產生巨大的影響。有些人看不起誌願者這種活動,覺得沒有前途也沒有價值,我想說他們錯了,誌願者的活動對很多人的作用是巨大的。當我們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時候,心裏會覺得很幸福,覺得在誌願活動中實現了自己的價值。當這些從家暴深淵中走出來的婦女向我們致謝的時候,我們心裏會覺得很光榮,因為我們在奉獻中也學到了許許多多的東西,體會到了別樣的人生。

也許對於這份需要長期努力的工作,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但我們一直在努力。人人都需要愛,人人都需要奉獻一點愛。即使愛心是燈火如豆,溫暖也無處不在,溫暖了別人,也溫暖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