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周偉焜—找準了支點就能撬開事業 (2)(1 / 2)

所以,事業是兢兢業業幹出來的,隻有把工作當做事業來經營,才能激發我們身上的潛能,戰勝前進路上的困難和挑戰,最終贏得勝利。你隻有為自己找到了奮鬥的目標,並以此不斷激勵自己刻苦實幹,最終才能真正成就豐功偉業。

職場博弈法則——直言有諱+彈性語言

作為高級經理人,周偉焜曾因自己不能直言不諱而受到上級批評。1993~1994年是IBM的困難時期,公司內部存在著一種不好的現象——很多時候,許多員工不願意把事情的真相講出來。“有的時候可能是員工缺乏把別人不高興聽的話講出來的技巧,所以不敢講真話。”周偉焜舉了一個典型的案例:“比如說十個人開會,會上大家就某個問題達成了一致,但有人就會在會後發一個郵件說我不同意,甚至變成你講你的,我做我的,而開會的時候卻沒人願意提出來。”

“我曾經也因為這樣被我的上司批評,他問我:你為什麼不直說?雖然我有可能會很不高興你這樣講,但你還是要講出來。”在被批評之後,周偉焜立即開始在自己身上找問題。“雖然是很簡單的直言不諱,但是難度很大。如何去營造這種氛圍的關鍵其實就是自己有沒有達到運用數據聽實話、看真正東西的地步。”

職場是一個多人博弈的場合,當執行的計劃出現問題的時候,領導最希望聽到真實的聲音,希望大家能聚在一起將出現的問題細致深入地剖析,以總結經驗,避免此類事情再次發生。有的時候要推行一項新的製度時,領導也會提前征求大家的意見,這個時候要直言不諱,這也是保證製度順利實施,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種方式。

但是,直言也需要掌握語言的藝術,也就是“直言有諱”,要學會用彈性語言,避免禍從口出。

有很多職場中人不看重語言的力量,認為多說話是自找麻煩,沒必要。事實上,職場中時刻都麵臨著談話的需要,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就不可避免替遇到麻煩。為了避免給工作生活帶來諸多的麻煩,有時候需要用彈性語言來化解矛盾。

一個人如果吃得不衛生,便極可能生病,這叫做“病從口入”。與之相對應的是,一個人如果說話不注意分寸,不懂技巧,便極有可能得罪別人而遭殃,這就叫做“禍從口出”。想要避免“禍從口出”並不難,關鍵還在於讓語言保持一定的彈性。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百獸之王獅子想吃其他獸類,但它得找個借口。於是,它張開大口讓百獸聞自己的嘴巴是香還是臭。首先是狗熊,它聞後如實地說:“有股肉的腥臭味。”

獅子怒道:“你不尊重我,留你何用!”將它吃掉了。

第二天,輪到猴子來聞。鑒於頭天狗熊的教訓,它乖巧地說:“喲,好一股肉的清香味啊!”

獅子又怒道:“你溜須拍馬,留你何用!”又將它吃掉了。

第三天,輪到兔子來聞。它知道,說臭要被吃掉,說香也要被吃掉,於是它湊到獅子嘴邊,故意聞得十分認真,但是不開口說話。

獅子急了,催它快說。

它便說道:“報告大王,我昨晚受了風寒,感冒鼻塞,聞了這麼久,實在聞不出是臭還是香。等我好了,鼻子通了,再來聞吧。”獅子無奈,隻好放了它。

兔子在這裏巧妙地回避了獅子所提出的問題,而用“無可奉告”來表明自己的態度,這種走“第三條”道路的方法,實在是它求得生存機會的唯一出路。

同樣,在工作中,當你想指出別人某些缺點的時候,最好也不要直接說出來,可以換一種委婉的方式來表達。

巧妙回避不宜直言的問題,還有多種不同的方式,你可以采用類比的方式,借助事實說話,也可以含糊其辭,在一些不必要、不可能或不便於把話說得太實、太死的時候,利用“模糊”語言讓你的表意更有“彈性”。這樣就會讓別人的問題有如打在海綿上一樣,瞬間失去衝擊力。這種說話的技巧如若合理運用,便能化解生活中的許多煩惱和尷尬,也能將工作中即將到來的禍端化解於無形。

避免“高處不勝寒”——換位思考

做過領導的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困惑,就是他的職位越高,他的孤獨感就越強,和周圍的同事有一層神秘的隔膜,聽不到員工的真心話,總有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這在職場中經常出現,周偉焜也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

如果這時領導很直白地問下屬“你覺得我領導得可以嗎”、“你覺得這件事情我處理得妥當嗎”,這樣肯定得不到別人真實的想法。周偉焜的做法是,交給助理來完成。比如說,今天有個報告,他會在報告結束之後讓大家反饋意見,交給助理,這樣獲得信息的渠道就比較可行。在平時與員工的接觸共事中,周偉焜總是多聽、多看、多問、少說,多問問周圍的人,這件事情的看法怎樣,而並不是端著領導架子,一天到晚都是自己在發言。周偉焜認為,隻有這樣才能想大家之所想,急大家之所急。以周偉焜的經驗來看,作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換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