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1 / 3)

無論你的職位是高還是低,這種責任是不可推卸的。工作中的人們必須認清自己的責任,停止把問題歸咎於他人和自己周圍的環境,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一旦自己作出選擇,就必須盡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一切後果自己承擔,決不推卸責任。

找借口就是推卸責任

任何借口都是推卸責任。一個具有強烈責任感的員工會把尋找借口的時間和精力用到工作中去,努力去實現目標,敢於承擔責任。事實上,每一個借口,都暗示著員工的懦弱與不負責任。

傑克在一次與朋友的聚會中神情激憤地對朋友抱怨老板長期以來不肯給自己機會。他說:“我已經在公司的底層掙紮了15年,仍時刻麵臨著失業的危險。15年,我從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人熬成了中年人,難道我對公司還不夠忠誠嗎?為什麼他就是不肯給我機會呢?”

“那你為什麼不自己去爭取呢?”朋友疑惑不解地問。

“我當然爭取過,但是爭取來的卻不是我想要的機會,那隻會使我的生活和工作變得更加糟糕。”他依舊憤憤不平,甚至義憤填膺。

“能對我講一下那是為什麼嗎?”

“當然可以!前些日子,公司派我去海外營業部,但是像我這樣的年紀、這種體質,怎能經受如此的折騰呢?”

“這難道不是你夢寐以求的機會嗎,怎麼你會認為這是一種折騰呢?”

“難道你沒看出來?”傑克大叫起來,“公司本部有那麼多的職位,為什麼要派我去那麼遙遠的地方,遠離故鄉、親人、朋友?那可是我生活的重心呀!再說我的身體也不允許呀!我有心髒病,這一點公司所有的人都知道。怎麼可以派一個有心髒病的人去做那種‘開荒牛’的工作呢,又髒又累,任務繁重又沒有前途……”他仍舊絮絮叨叨地羅列著他根本不能去海外營業部的種種理由!

這次他的朋友沉默了,因為他終於明白為什麼15年來傑克仍沒有獲得他想要的機會。並且也由此斷定,在以後的工作中,傑克仍然無法獲得他想要的機會,也許終其一生,他也隻能等待。

借口的根源在於缺乏責任心,找借口隻會使你與成功失之交臂。事後為自己找借口,說明你在用借口向別人表明你拒絕汲取教訓,你想找借口為自己開脫責任。如果你總是在事後為自己找借口推脫責任,而不去深刻反思,認真總結,那麼,以後遇到類似情況,成功仍然會與你無緣。一位成功學大師說過,失敗者抱怨他人,成功者反思自己。有一個發生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故事,生動地說明了這個道理。

有一天,一名軍官下部隊去看望士兵。在軍營裏,軍官看見一名士兵戴的帽子很大,大得快把眼睛遮住了,他走過去問這個士兵:

“你的帽子怎麼會這麼大?”

“報告長官,不是我的帽子太大,而是我的頭太小了。”士兵立正說道。

軍官聽了哈哈大笑:“頭太小不就是帽子太大嗎?”

士兵說:“一個軍人,如果遇到什麼問題,應該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從別的方麵找原因。”軍官點點頭,似有所悟。10年後,這名士兵成了一位偉大的將軍。

找借口會讓一個人在工作中避難就易,失去擔當責任的勇氣。如果整個企業都形成了找借口推脫責任的風氣,那麼,整個企業的凝聚力和執行力就會大打折扣。

威廉-安肯在擔任維亞康姆機械公司銷售經理期間,該公司的財政發生了困難。這件事被駐外負責推銷的銷售人員知道了,工作熱情大打折扣,銷售量開始下滑。到後來,銷售部門不得不召集全美各地的銷售人員開一次大會,威廉親自主持會議。

首先是由各位銷售人員發言,他們一一站起來以後,似乎每個人都有一段最令人震驚的悲慘故事要向大家傾訴:商業不景氣、資金短缺、人們都希望等到總統大選揭曉以後再買東西,等等。

當第五個銷售員開始列舉使他無法完成銷售配額的種種困難時,威廉再也坐不住了,他突然跳到了會議桌上,高舉雙手,要求大家肅靜。然後他說:“停止,我命令大會停止10分鍾,讓我把我的皮鞋擦亮。”

隨後,他叫來坐在附近的一名黑人小工,讓他把擦鞋工具箱拿來,並要求這位工人把他的皮鞋擦亮,而他就站在桌子上不動。

在場的銷售員都驚呆了。人們開始竊竊私語,覺得威廉簡直是瘋了。

皮鞋擦亮以後,威廉站在桌子上開始了他的演講。他說:“我希望你們每個人,好好看看這位小工友,他擁有在我們整個工廠和辦公室內擦鞋的特權。他的前任是位白人小男孩,年紀比他大得多。盡管公司每周補助他5美元的薪水,而且工廠內有數千名員工,但他仍然無法從這個公司賺取足以維持他生活的費用。”

“這位黑人小孩不僅可以賺到相當不錯的收入,既不需要公司補貼薪水,每周還可以存下一點錢來,而他和他前任的工作環境完全相同,也在同一家工廠裏,工作的對象也完全一樣。”

“現在我問諸位一個問題:那個白人小男孩拉不到更多的生意,是誰的錯?是他的錯還是顧客的錯?”那些推銷員們不約而同地說:“當然,是那個小男孩的錯。”

“正是如此,”威廉接著說:“現在我要告訴你們的是,你們現在推銷的機器和去年的完全相同,同樣的地區、同樣的對象以及同樣的商業條件。但是,你們的銷售業績卻大不如去年。這是誰的錯?是你們的錯還是顧客的錯?”

同樣又傳來如雷般的回答:“當然,是我們的錯。”

“我很高興,你們能坦率承認自己的錯誤。”威廉繼續說:“我現在要告訴你們,你們的錯誤就在於,你們聽到了有關公司財務陷入危機的傳說,這影響了你們的工作熱情,因此你們就不像以前那般努力了。隻要你們回到自己的銷售地區,並保證在以後30天之內每人賣出5台機器,那麼,本公司就不會再發生什麼財務危機了。請記住你們的工作是什麼,你們願意這樣去做嗎?”

下邊的人異口同聲地回答:“願意!”

後來他們果然辦到了。那些被推銷員們曾強調的種種借口:商業不景氣、資金短缺、人們都希望等到總統大選揭曉後再買東西,等等,仿佛根本不存在似的,統統消失了。

找借口的人永遠將眼光盯著別人,認為出現問題是別人的事,與自己無關,而不懂得在問題中反省自身,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樣的員工永遠也不會有太大的發展,由這樣的員工組成的企業也不可能基業常青。

不要把責任推給別人

現在,勇於承擔責任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都學會互相推諉和轉讓責任,還美其名曰:“轉讓風險。”當你初涉職場的時候,會有一些前輩非常老道地對你說:“凡事不要攬責任,你才會在公司裏不犯錯誤。”話是不錯,這樣可以避免引火燒身,但是你在老板眼中從此就是一個縮頭縮腦的人,凡事都不敢負責任的人。

三隻饑寒交迫的老鼠一起去偷油,它們決定采用疊羅漢的方式,輪流喝油。當其中一隻老鼠爬到另外兩隻老鼠的肩膀上,“勝利”在望時,不知什麼原因,油瓶突然倒了,巨大的響聲驚醒了主人,它們隻好抱頭鼠竄,落荒而逃。

回到鼠洞後,它們聚在一起開了個內部會議,討論這次集體偷油失敗的潛在原因。

最上麵的老鼠說:“因為下麵的老鼠抖動了一下,所以,我不小心碰倒了油瓶。”

中間那隻老鼠說:“我感覺到下麵的老鼠抖動了一下,於是我也抖動了一下。”

而最下麵的老鼠說:“我隱約聽見有貓的叫聲,所以抖動了一下。”

原來如此——誰都沒有責任。企業中經常會遇到類似的情境。

在某家公司的內部會議上我們就可以聽到類似的推諉。營銷部經理說:“最近銷售不理想,我們得負一定的責任,但主要原因在於對手推出的新產品比我們的產品先進。”

研發經理“認真”總結道:“最近推出新產品少是由於研發預算少,大家都知道杯水車薪的預算還被財務部門削減了。”

財務經理馬上接著解釋:“公司成本在上升,我們能節約就節約。”

這時,采購經理跳起來說:“采購成本上升了10%,是由於俄羅斯一個生產鉻的礦山爆炸了,導致不鏽鋼價格急速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