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西羌之變(1 / 2)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河東的士族及衛家的舊識也都派各自的子弟來看望衛仲道。當他看著一個個名留青史的人物清楚地出現在自己麵前,清楚地聽到那些人跟自己對話,小心髒有點受不住。

又過了幾日,冬日裏的陽光十分暖和,讓不少整天窩在家中烤火爐的人都走出屋子,在院子裏溜達。

衛府東院中,一個身著白色裘衣,相貌儒雅的年輕人,正在院中慢步行走,感受陽光的溫暖,呼吸新鮮的空氣。在不遠處還有四名身材高大的護院守衛。

這個身著白色裘衣的年輕人正是衛仲道,而今他已經大病痊愈,早就不想老是躺在床上了,便到戶外走走,隨便理清思路。來東漢還沒多久,但真實曆史給他的震憾太大。他要想想未來的路該怎麼走。不過讓他可惜的是周圍沒有梅花,不然就可以一邊賞梅、雪,再來吟詩幾首。

“二公子,老爺派我通知,讓你到大廳。”一個仆人走過來稟告道。

“嗯”衛仲道應了一聲,便隨著仆人前往大廳。

衛府的大廳十分寬大,幾根木色的梁柱,盡頭的中間處有一矮腳桌,兩側亦以中間矮腳桌為準擺有幾張矮腳桌。人從外頭望進去,這大廳給人一種深遠感,走在其中又有一種虛、淡、靜、遠的感覺。

他遠遠著去,坐在大廳盡頭之人,八十來歲,身著錦衣,一頭銀發,根根如剛絲般,古銅色古銅色的臉上,深深地刻著一道道皺紋,目光如電,渾身散發出令人敬畏的氣息。這是一個從刀山血海中走出來的老人,此人正是前護羌校尉衛瑤。

左首位之人五十來歲,身著錦衣,一頭灰白的頭發,留著山羊胡子,長相十分儒雅,此人正是前尚書衛良,也是衛瑤長子。

在衛良下位的是其長子衛伯清,也就是衛仲道之兄(十時之人常長伯促叔季來排兄弟長幼),三十歲左右,長得一表人才,亦十分儒雅。

而右首位之人五十來歲,錦衣著身,長得十分高大,目光炯炯有神,一把絡腮胡子,身上散發著軍人才應的氣息。

“衛仲道見過爺爺、父親、大哥。”衛仲道一進大廳就先給眾人行禮,隻是不知絡腮胡子之人怎麼稱呼,便沒有開口。

三人均頷首回禮,唯衛伯清臉上有些尷尬,又見衛瑤笑著示意道:“仲道,這位是奉車都尉董旻,還不見董大人。”

衛仲道心下一震,‘董旻不就是董卓的三弟嗎?看衛瑤的樣子,衛家跟董家關係不一般呀!’連忙向董旻行禮道:“晚輩衛仲道見過董大人。”

“不用多禮。”董旻笑著示意道。

“好了。”衛瑤笑著示意道:“仲道,你也入席吧。”

“諾”衛仲道明白漢代以左為尊,他乃庶出,隻能走到右二席,正坐入席。

他很明白漢代禮儀,正坐即臀部放於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身體氣質端莊,目不斜視。他可不敢像後世坐椅子一樣坐,舒服是舒服了,但對漢代的人來看即是對別人的不禮貌,令人反感。回頭非被衛瑤、衛良罵死不可。

董旻道:“在下主要是聽說兩位公子被白波叛軍派來的刺客打傷,便送了點補品過來。隨便看看衛老將軍的身體是否安好,現在看到老將軍及兩位公子安好,我也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