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國慶節,我請了二天假,加上國慶放假一共七天,我去了宿州,到宿州去找高能,高能這幾年做燒餅做的比較有名氣,宿州城方圓十多裏路的人都去排隊買高能烤的燒餅,這幾年高能賺到些錢,比我上班掙得多,我想去看看高能的燒餅到底好在哪?我能不能學會,能不能做。想到我就立馬行動,獨自踏上北上的汽車。
下午三點多鍾我到了宿州,走出車站按照高能媽媽給的地址,我找到高能的烤燒餅的攤位,高能的攤位是在一家飯店門口,烤箱是一個長方體的鐵皮櫃樣式,同時可以放四層烤製燒餅的托盤,按我的想象應該和烤製麵包的烤箱差不多,這個烤箱是高能找人焊製的,當天下午五點左右,排隊買燒餅的人就漸漸多起來,高能烤製的燒餅看起來金黃色,上麵有些芝麻,象鼓鼓的麵包,口感鬆軟香脆,很好吃,難怪很遠的人都跑來買。
第二天早晨五點多鍾,我就跟著高能去擺攤,早點吃燒餅的人很多,做燒餅的麵是發酵好的麵,頭天晚上高能已經把麵和好,放在大盆裏發酵,發好的麵是酸的,需用堿綜合,堿的用量要根據麵團的大小實時增減,完全憑個人經驗和感覺,麵用堿摻好後,酸味就沒了,堿的用量正好時,麵聞起來是香味,左手把麵團托起,用右手掌用力拍打,聽到的回聲是幹脆、響亮的,堿就放的正好,如不是響亮的,堿的用量不是偏大,就是偏小了,高能一邊摻著麵,一邊給我講解。
堿放好後,高能說摻好後的麵還得醒一會,然後高能把麵揪成雞蛋大小的麵團,在用擀麵杖擀成長形的薄片,三指寬,上麵均勻地抹上豬油,和蔥花等調料,再卷起來,兩頭封住,再擀城小碗口大圓形或橢圓形,最上層撒上芝麻,放入托盤,托盤放滿後放入烤箱烤製,幾分鍾後燒餅就做成了,做這個生意至少要兩個人忙。
我看了三天,感覺這個生意雖然掙錢,但掙不了大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豬油的人會越來越少,市場前景不樂觀,也不適合我做,第四天我就回靈山縣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