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情緒一旦產生,就會產生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比如喪失成大事的機會,使美滿生活的希望破滅,限製自身潛能的發揮等。這使我們在整個人生的航程中,一路上都在作暈船狀。使得我們在麵對未來的航程中,總是感到失望、惡心甚至嘔吐,從而無意認定生活的目標,無力操控航向,隻能隨波逐流,任由漂蕩,更談不上歡樂、成大事者、健康和享受人生旅程的美好風光了。
那麼,如何擺脫我們的消極情緒呢?
首先,要在實際生活中,多想想自己的優點而不是缺點。
每個人都有優點,正像每個人都有缺點一樣。我們要在生活中充分注意到自己的優點。
第二是要認識到,這個世界上隻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你。
這是個無可爭辯的事實,世界上隻有一個你自己,沒有一個人可以等於你,沒有一個人和你的指紋、你的聲音、你的特征或你的個性完全相同。從“你”這個字的最終意義來看,你是獨創一格的,你是“第一號”的。明確了這一點,你會對自己更加看重和珍惜。
第三是相信自己能夠成大事。
對自身能力抱有信心的人比缺乏這種信心的人更有可能獲得成功。盡管後者很可能比前者更有能力、更加勤奮。重要的是要堅信自己必定會獲得成大事者。
即使在尚未達到目標之時,也應以成大事者的姿態出現。這樣會使你此時此地就感覺到成大事者,也會使你在別人麵前顯得是個成功者。事實上,這是一種增強自信心的方式。不要陷於壞脾氣中人類之所以不同於其他生物,乃是因為具有極強的改造能力,可以把任何東西或想法轉換或改變成能讓自己覺得快樂或有用的東西。
人類是地球上唯一能夠過著豐富內在生活的動物,他經常不看外在的環境怎麼樣,而是憑著自己的選擇,來認定自我和決定未來的行動。我們人類之所以不同於其他生物,乃是因為具有極強的改造能力。可以把任何東西或想法轉換或改變成能讓自己覺得快樂或有用的東西。而我們最強的能力,便是能把自己的一手經驗結合別人的經驗,創造出完全不同於任何人的方式,展現在生活的各種層麵上。因而也隻有人能夠改變心態,使痛苦化為快樂或使快樂化為痛苦。
有這樣一則新聞:有一個人把自己關在籠子裏絕食抗議,他為了某個理由有30天沒有進任何食物,結果還能活下去。在肉體上他所承受的痛苦非常大,然而此舉卻能吸引大眾注意,他因而得到快樂,結果所受的痛苦便為快樂所抵消。若把範圍再縮小一點,有些人之所以願意忍受肉體的折磨,乃是因為這樣能得到鍛煉身體的快樂,使嚴格克己的磨煉轉化為個人成長的滿足,這也就是何以他們能長久忍受那樣的痛苦,因為他們能得到所要的快樂。
我們不能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起舞,因為那樣就不能決定自己人生的方向,這種情況就猶如一部公用電腦,任何人都可以輸入亂七八糟的程式。我們每個人的行為,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受到痛苦和快樂這股力量的影響,而這個影響的來源有兒時的玩伴、自己的父母、老師、朋友、電影或電視影片中的英雄以及其他種種,不知不覺中它們對你造成了影響。有些時候可能是別人說的一句話、學校發生的一件事、比賽中的一場勝利、一次尷尬的場麵,或是門門科目都是80分以上的成績,這都可能對你造成莫大的影響,因而塑造了今天的你。由此可以說,我們的人生乃掌握在對於痛苦和快樂的認定上。
當你回顧過去,是否能夠回想出有哪一次經驗所形成的神經鏈對你造成今日的影響?你對那次的經驗賦予了什麼樣的意義?如果你當時未婚,你是把婚姻看成一件愉快的探險呢,還是把婚姻視為沉重的負擔?當晚上坐在餐桌上時,你把用餐視為一次給身體加添補給的機會呢,還是把大吃一頓當成快樂的唯一源泉?
奧瑞利歐斯說:“如果你對周圍的任何事物感到不舒服,那是你感受所造成的,並非事物本身如此。借著感受的調整,你可在任何時刻都振奮起來。”
你是否心為形役,被不能控製的力量,包括外來的經濟、社會力量和來自內部的迷惑、恐懼所壓迫?你是不是已經有意識地選擇了通過行動創造真正的價值?這就是忙忙碌碌和生產性活動的反差。
如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所說:“生活隻有在以有價值的東西充當其客體時,它才具有價值。”當你從事生產性活動時,價值感是確實存在的。你在行動過程中進行了個人投資,你感到你與努力的結果相關聯。這種活動隨著時間推移而產生了一種很強的連續感,增加了發現的頻率和強度。舉個簡單例子,這個例子也說明了這個過程如何影響我們對生活的理解,想一想你是如何看花的。你是簡單地把它視為一些顏色與形狀呢,還是你真的看見了它——它如何與周圍的花園相配,它的顏色如何在光與影的作用中發生微妙變化,潮氣如何凝聚在花瓣上,花粉如何輕輕地浮在雄蕊和雌蕊上?如果你用匆忙的目光看,花隻是一個物體。如果你的眼睛與心靈活躍起來,花就是一個奇跡。因此,我們最急於觀察到的價值不是來自於創造或發明一種特定的商品,而來源於觀察、探求、發現的內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