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清除消極的思想垃圾(3)(3 / 3)

你也可以以直接、積極方式麵對事件、人們和問題,以此增加你生活的價值。演員詹姆斯·科柯有一種減輕生活中氣憤之情的有趣技巧。他每月都列出25件使他發怒的事情,包括古代的仇殺、被壓抑的悲憤和偶然間的爭吵。然後,他每天都麵對這個清單上的一項內容,問自己:“為什麼它使自己如此憤怒?”如果找不到合理的辯護原因,他就把它從清單上勾去。通過這種方式,他可以消除發生於很久前、不值得再提的小事、不和睦以及因吃醋、嫉妒、不現實期望引發的衝突。在每個月末,他列出一個簡要的清單。它包括那些能真正說明他發怒事出有因的問題。然後,因為不再在不相關的憤怒上花費精力,他就可以把憤怒化為解決這些特定問題的積極努力。

想一想,當你在工作中遇到難題或要解決與一個朋友的個人糾紛,你的感覺會如何呢?當你要否認或逃避這種痛苦和困惑,你的感覺會如何呢?可能你的老板交給你一項你認為無力處理的任務,因此你把它放在“待做”文件的最底層。無論他什麼時候問起這項工作是否做完,你總是找借口搪塞。或許你十幾歲的兒子剛才侮辱了你,雖然你想把他打倒在地,但你卻先是不理睬他,接著又陷入失望。另一方麵,直接麵對你的困境將增加解決的機遇,使你具有按照自己感情行為做事的滿足感。如果你難以接受這個思想,那就設想你的老板或兒子就要死去,今天是你們在一起的最後時刻。你是要在閃爍其詞、憤憤不平中度過,還是要解決問題、輕裝前進呢?

查斯特·菲爾德爵士認為,你自己的情緒可能極具欺騙性。它們能夠並可能會設下計謀使你相信生活比其實際情況糟得多。當你心情好的時候,生活著很棒,你具有洞察力、常識和智慧。情緒高時,不會感到情況如此艱難,問題看上去不那麼可怕且易於解決。當你愉快時,人際關係似乎很順暢,溝通也容易。如果你受到批評,你會輕鬆跨過它。

相反,當你心情不佳時,生活看上去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嚴酷和艱難,你幾乎沒有洞察力。你對待問題過激並常常誤解你周圍的人,因為你認為他們的行為出於惡意的動機。

問題是:人們沒有認識到他們的情緒一直在起作用。

他們認為,他們的生活在過去的一天,或甚至是在前一小時突然變糟。所以某人早晨心情好時也許會熱愛他的妻子、他的工作和他的汽車,他可能會對未來抱樂觀態度而對他的過去心懷感激。但到了下午,如果他的心情變壞的話,他就會聲稱他憎恨他的工作,討厭他的妻子,認為他的車是個廢品,並認為他的事業沒有出路。如果你在他情緒低落時問起他的童年,他可能會告訴你那時相當艱苦。他可能會為當前的困境而責怪他的父母。

這樣迅速和強烈的反差可能看起來很荒唐,甚至可笑——但我們都是那樣的。當我們情緒低落時,我們失去洞察力,並且一切似乎都處於危機。我們完全忘了當我們心情好時,一切都似乎如此美好。我們體驗過相同的情形——我們的結婚對象,我們的工作所在,我們駕駛的汽車、我們的潛能、我們的童年——完全不同了,這都取決於我們的心情!當我們情緒不高時,我們不去責怪我們的情緒,而是往往感到我們的整個生活是錯誤的。就像是我們真的相信我們的生活在過去的一兩個小時分裂成兩半。

實際上,生活幾乎永遠不會像我們情緒低落時感覺的那麼糟。不要陷於壞脾氣中,說服自己要現實地看待生活,你會學會懷疑你的判斷。提醒你自己:“我當然會感到抵觸(或生氣、受挫、有壓力、沮喪)了;我心情不好。當我情緒不佳時總會感到消極。”當你處於不利的情緒中時,學會這樣簡單地排解掉它:這是一種不可避免的人類心態,如果你不理會它的話,它會隨時間而消失的。情緒低落時不適合去分析你的生活。這樣做是情感上的自驕。如果你有個正當的問題,當你情緒好轉時它仍在那。關鍵是在我們情緒好時要感恩,情緒糟時要得體——不要把它們看得太嚴重。下次你情緒低落時,無論出於何種原因,提醒你自己:“這也將會過去的。”

威斯康星孟羅醫院的醫生約翰·辛德勒博士說:“不管過去的失誤,一個人必須從現在開始努力進步,這樣將來才會改善。現在和將來,要看一個人學習新習慣和對待問題的態度而定。不斷挖掘過去,根本沒有前途可言。……幾乎每一個病人情緒都有問題。因為病人已經忘記如何去控製現在的想法,以便快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