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錘煉人生的懦弱個性(2)(3 / 3)

紐約著名政治活動家瑟羅·威德說:“許多農民的孩子在緊張勞作的間隙中,可以找到了提高自己智力與精神狀態的機會,我本人就是如此。你隻需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守著開水壺並注意一下爐火,此時白天疲憊的身心慢慢地得到了恢複,思維開始活躍,大腦在高速地運轉,智慧的光芒照亮了黑暗。在一個名叫“大鬆樹商店”的店鋪裏,老板待人溫和熱情,糖果櫃裏的燈光明亮耀眼,因此有許多個夜晚,我都借著這明亮耀眼的燈光愜意地看書。我記得,我就是以這種方式讀完了一本講述法國大革命曆史的書。這場轟轟烈烈的偉大革命中的所有重大事件,每一個風雲變幻的時勢,以及濃濃的殺氣騰騰的恐怖氣氛和血腥味,還有成批在時代浪潮的峰頂上慷慨陳詞的偉大領袖們,都深深地震撼了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在這本書中得到的知識要超過我從以後所有此類讀物中得到的知識。當我在買不起鞋穿的腳上裹上一團爛棉絮,並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齊膝深的雪地裏跋涉了2英裏,到達好心的凱斯先生家借到書時,我真是欣喜若狂、手舞足蹈。這一情景至今仍然曆曆在目。”

西奧多·帕克的父親是萊克星頓一位沒有多大出息的水車木匠。在8月的一個下午,兒時的西奧多·帕克怯生生地問父親:“我明天可以休息一天嗎,爸爸?”正在忙碌的父親回過頭來驚訝地看著他這個最小的兒子,因為這時候正是他們一年中最忙的時候。但是,他從帕克充滿期盼的目光中看出了自己別無選擇,於是,父親爽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西奧多就起床了,他穿戴整齊後,在泥濘的道路上艱難地跋涉了10英裏,來到哈佛學院參加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學考試。從8歲那年起帕克就沒法正常地接受學校教育了,然而,在每年冬天,他還是想方設法地擠出3個月的時間去上學。在其他的時間裏,無論耕種還是做其他的活兒,他都將學過的課文一遍又一遍地在腦海裏默默地回憶和背誦,直到爛熟於心為止。他還利用所有的空閑時間來讀那些借來的有益書籍。但是那本他非常渴望擁有的拉丁詞典卻沒有辦法借到。於是,在一個夏天的早上,天邊剛剛出現第一縷紅霞時,他就來到原野裏采摘了一大筐漿果,然後,把這些漿果送到波士頓去賣,用換來的錢買了一本。

那天深夜,當兒子回到家告訴父親自己被哈佛學院錄取的消息時,父親高興地讚揚道:“孩子,你太棒了!但是,西奧多,我沒有錢供你去哈佛學院讀書。”而西奧多卻說:“爸爸,沒關係的!我不去學校住宿,我會在家裏利用空餘的時間自學並準備期末考試,隻要我通過了考試,我就可以獲得一張學位證書了。”在以後的日子裏,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話。當他長大成人以後,通過在學校裏教課積攢了一筆學費,而且又在哈佛學院學習了2年,最終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畢業證書。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年讀不起書的貧窮男孩西奧多·帕克如今已是著名的廢奴運動倡導者和社會改革家,還是國務卿西沃德、著名參議員薩姆納、著名教育家賀拉斯·曼、首席大法官蔡斯、加裏森總統、反奴協會主席溫德爾·菲利普斯等人的密友和事業顧問,在整個美國的影響力是不可估量的。直到現在,仍然讓這位顯赫人物感到溫馨和愉快的是他對童年在克萊星頓的岩石上和灌木叢中爭分奪秒地努力學習、奮發拚搏的情景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