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不僅僅體現在宏偉業績中,還廣泛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誠實、正直的品格,麵對誘惑毫不動心,堅持講真話、講實話,不偽裝自己,不為金錢變得勾心鬥角、奸詐狡猾。日常生活中的種種言行都需要勇氣,而真正做到以上這些,恐怕還要拿出比做驚天動地的偉業更大的勇氣。
我們的生活中之所以不斷發生不幸和犯罪,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大多數人缺乏勇氣,缺乏抵抗惡勢力、惡現象的勇氣。
朗費羅警示我們:“在你的門上刻上古老的智慧之言:‘勇敢!再勇敢一點!’時刻銘記:‘勇敢,但不可魯莽!’”跨過一步就是成功一個開發商在一個他認為極有可能蘊藏金礦的地層開掘了一條長達1英裏的隧道,但沒有發現金礦,這條隧道共耗費了他100萬美元,曆時1年半。這個開發商失去了耐心,他把這個地塊賣給了另一個開發商。這個開發商在原來那個隧道的基礎上隻又挖了一碼,就發現了金礦砂,真的是一步之遙,兩種命運。
了解曆史的人都知道,蒸汽機是20世紀初世界曆史上最最偉大的發明,它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蒸汽機的發明人瓦特由此被尊稱為蒸汽機之父。實際上,公元1世紀時,在希臘就有了蒸汽機的雛形——蒸汽鍋,這個設備雖然比較簡單粗糙,但實際上已包含了現代蒸汽機的所有原理,如果那個時候能夠進一步對蒸汽鍋進行改良,說不定人類將會提前2000年用上蒸汽機。
丹尼斯·帕皮恩1688年就發明了圓柱體內的密封活塞,之後壓力發動機也被托馬斯·紐可門發明出來。兩項發明距離蒸汽機發明仿佛觸手可及,但是,這一步之遙還是等到瓦特在紐可門發明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探索,才真正邁了過來。
電報機的原理很早就被人們所知,但是直到摩爾斯教授才想到應用它為人類謀福。摩爾斯教授於1832年開始進行電報的發明研究,在成功發明了電報機後,摩爾斯教授由於研究經費的短缺而不得不停止了研究,直到1843年,摩爾斯教授才又開始研究,他用美國國會資助的3萬美元建造了從華盛頓到巴爾的摩之間的世界上第一條電報線,從那以後,電報機才真正開始為人類服務。
汽船發明者美國人約翰·菲奇早年生活貧寒,可以說吃了上頓沒下頓,情形比乞丐強不哪兒去。為此,他受盡了白眼,別說富人瞧不起他,就連平常老百姓也從心裏鄙視他。可是,菲奇和他的朋友卻心存鴻願,他們排除萬難,潛心研究,終於在1790年發明了汽船,20年後,富爾頓汽船才被研究出來。
早期的自行車隻限於那些喜歡運動的人使用,後來,新式鏈條的發明使自行車的安全係數和便利條件都大為提高,自行車的需求量也隨之升高,但直到氣胎應用到自行車上,自行車才完美起來,真正走入千家萬戶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便利。
現代機車發明人喬治·斯蒂芬森也是在別人的設計基礎上通過改進缺陷成功發明機車的。斯蒂芬森是個細心的人,同時也是個意誌堅強的人,否則他也不會於1815年成功製造出“噴氣比利”。雖然“噴氣比利”真正經濟耐用,但是人們還缺乏對它的熱愛與認同,斯蒂芬森要想贏得人們的認可,就要製造出一列可實地運行的機車,這個夢想於1830年成功實現了。1830年,喬治·斯蒂芬森製造出了一個叫“火箭”的火車頭。終於,斯蒂芬森製造的世界第一列火車行駛在了利物浦和曼徹斯特之間的鐵路上,人們也終於認同了這個廢然大物。
我們知道,並不是斯蒂芬森發明了鐵路,而且用蒸汽機推動機車也並不是他一個人知曉。這些雛形早在“特裏維斯克”機器上就已有所體現,但可惜的是特裏維斯克沒有繼續他的研究,也沒有認真改進研究成果的缺陷,否則他才是現代機車的發明人,而非斯蒂芬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