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追求遠大的人生目標(4)(2 / 3)

工業實況比個人心理治療更有助於自我成長和完善,因為它能提供同化與自發性滿足。心理治療傾向於個人發展、自我與認同等議題。我認為無論是創造性教育或創造性管理,都不應該僅限於員工的發展上,而是通過所屬的社區、團體以及組織,這些才是達成自我成長的有效途徑。

當然,對於無法進行心理治療、心理分析與頓悟治療的人尤其重要。至於智能不足、隻能具體思考的人,則根本不能用弗洛伊德方法治療成功。因此,當個人治療師一籌莫展時,一個好的社區、好的組織、好的團體往往能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自我實現的工作如果被自我內省所同化,或經由投入作用(個人認識外在的客觀世界之後,加以吸引並內化成為他內在的主觀經驗)同化於自我之中,此時,工作就具有治療或自我治療的作用。當自我實現的工作成為自我內心的一部分時,你不必與內心自我直接交涉,仍能達成自我實現的目標。

換句話說,人們會將內在的問題投射於外在世界,使其成為外部矛盾,較易尋求解決辦法,也不會產生焦慮,比起內省(個人陳述自己的經驗,心理學家借此研究員工的內在心路曆程,又稱“自我觀察”)方式,不會輕易感到壓抑。事實上,我們常常不知不覺地把心裏的問題投射於外在環境。

舉一兩個最簡單、易被接受的例子:第一,藝術家(大家一定都同意,通常他們會把內在的問題投射於畫布上);第二,許多腦力工作者也有同樣的情形,他們很多時候都不自覺地把一些內在的問題,投射到所做的每一件事上,隻是他們沒有意識到罷了。

這不是談論什麼生存的新花招,或什麼“訣竅”,或膚淺的技術,它不是用來更有效地操縱人們以求達到非他們自身所需要的目標,這也不是一種進行剝削的向導。保持永恒的決心目標是方向,決心是潛在的動力,具備了這兩點,成功就在不遠處向你招手。哥倫布因橫渡大西洋,發現美洲大陸而揚名世界。他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他心目中早已確定了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以及為實現目標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決心。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年輕人的生活漫無目的,他們隨波逐流、碌碌無為,毫無生氣地虛度歲月、虛度年華、虛度生命,沒有任何明確的目標和願望,沒有任何明確的方向和計劃,他們失去了自我,似乎被環境等因素禁錮了。在他們的生命中,貫穿始終的強烈而明確的目標根本不存在。但是事實上,隻有強烈而明確的目標才能無限地發揮我們的才能,並且賦予我們的才能以實際的意義。如果不把工具放到需要它們的行業中去,那麼這些工具就會成為廢物,這正如我們獨特技能和滿腹才華,如果沒有機會去展示,那麼它們就失去了任何意義。一個人的生命中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那麼他既不會得到快樂和幸福,他的所作所為,也不會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人類的發展進程。

雕塑家在選定了作品的題材後,要在頭腦中勾畫出整個雕像的確定輪廓,而在這一切準備工作未完成之前,千萬不要在所用的原料上漫不經心地隨意刻幾下,那樣很可能會毀壞整個雕像。生活也同雕塑一樣,在沒有確定要如何進行雕塑前,千萬不可草率行事。也有些人可能會這樣想,雖然他們的頭腦裏沒有明確的目標,但如果他們終日辛勤地敲打大理石,鍥而不舍地工作,那還是有可能完成一些東西的,這樣想就大錯而特錯了!與其去糟蹋雕塑用的木料和大理石,還不如索性不拿鐵錘去敲打,因為隻留下一堆殘缺不全的無用廢物,還不如將原料原封不動地留下。

一個人的思維處於低潮期,他的事業和生活也會陷入人生的低穀,僅僅按照他的衝動和本能去行事,那麼他根本沒有機會去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他的生命之舟隻能擱淺在沙灘上聽命由天,他沒有機會成為某個群體中受到關注的人物,因為他的未來將做什麼沒有人能夠預測,或者他的未來能做成什麼也沒有人能夠預測,他也許不會有任何衝動或決定,正如一隻沒有舵的船盲目地在大海上航行,如果運氣好,海風可能將它吹進安全的港灣,否則它也許會在海上漫無目的地隨波逐流,或者遇上暗礁,而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