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了心悟道運用自如——糊塗韜略二(21)(3 / 3)

不過,大多數的夫妻經常由於業餘興趣的不同而鬧矛盾,而且都認為自己的“興趣”有價值,有意義,對方理應服從自己。例如有些愛好看書的丈夫,總覺得自己的興趣很高雅,有意義,嫌妻子的實用型興趣“庸俗”;愛好音樂的妻子,則看不慣丈夫那麼津津樂道於體育運動。如果我們分析一下剛才所列的業餘興趣的五個方麵,就會發現除了第五種興趣屬於低級趣味,必須反對以外,其餘四種都是健康有益的興趣,都能豐富生活,陶冶情操,有的還能直接創造物質財富。

因此,就不能認為自己的興趣比別人高級,而把自己的興趣強加於人。況且夫妻間的興趣不完全一致,隻要互相尊重,互相適應,有時倒能相得益彰,使家庭生活妙趣橫生。有個外國人說,我與丈夫有不同的情趣,丈夫喜歡利用假日外出旅遊,我喜歡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的休息。為了尊重各自的興趣愛好,我們一個假日結伴外出旅遊,下一個假日則住在別墅裏,寧靜地望著街區的流動行人。

其次要互相適應。對於配偶的興趣不但要尊重,還要主動去適應。為著使自己愛人更幸福而改變自己的某些愛好、習慣,去適應對方,即便需要付出一些代價也是值得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同其丈夫、金石學家趙明誠的興趣愛好也頗不同,李清照好動,趙明誠喜靜,李清照愛好下棋,並且規定輸了棋要填詞,趙明誠棋藝不高,填詞更不如妻子,但為了照應妻子的興趣,總是熱情相陪。每逢天下大雪,李清照就“戴笠披蓑,循城遠覽,以尋詩得句”,且“必邀其夫賡和”,這對趙明誠來說是一種興趣索然的苦差事,但他總能順情相陪。當然,趙明誠醉心於方寸之石的時候,李清照也能克製住自己不去打攪他。由於雙方互相尊重、互相適應對方的興趣愛好,他們的感情經久不衰,愈久彌堅。

相反,我們有些青年夫婦,對配偶的興趣愛好不去主動適應,而是不聞不問,你有你的興趣,我有我的愛好,最終使彼此的差距越來越大。

最後還要互相滲透。所謂互相滲透,就是夫妻雙方通過有意識的相互啟發、誘導,來激發對方對自己的興趣的喜歡,同時主動培養自己對愛人所感興趣的事物的興趣,以便於縮小彼此的興趣差距,達到夫妻興趣愛好的同一和相近。夫妻的特殊親密關係,為這種滲透提供了方便。興趣愛好本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將隨著環境、教育等影響而發生變化。愛好能夠促進愛情的發展,愛情的力量也能夠改變夫妻的愛好。倘若我們留心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即便小家庭夫婦從事的是截然不同的工作,但相互都比較熟悉對方的工作特點,甚至可以講出一些道道來,其原因之一,就是夫妻愛好相互滲透的結果。例如你喜歡音樂,也可以培植你愛人的“音樂細胞”,經常有意識地向愛人作些有關音樂知識的介紹,柴可夫斯基有哪些主要作品,怎樣欣賞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春江花月夜》的審美價值等等,通過你的潛移默化,自覺不自覺地把你的興趣愛好傳染給對方。原來你的愛人可能對音樂一竅不通,毫無興趣,經過你的影響就能逐步產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最終成為你的知音,其他方麵的興趣也是這樣。

人的興趣是可以培養的,青年人本來精力充沛求知欲強,孩提時代的旺盛的好奇心,這時還閃爍著不滅的光輝,夫妻在興趣上互相尊重、互相適應和互相滲透,得到的將是共同語言的增加和思想感情的深化。夫妻之間興趣存在差異是正當的,隻要注意調適和接近就能達到相互的協調,以創造出生活的最美和音。有言道:“萬紫千紅總是春。”讓我們共同努力,去培養小家庭更多更美的興趣之花吧!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光武帝劉秀逝世。太子劉莊即帝位,即為漢明帝。明帝劉莊是光武帝的第四個兒子,自幼聰慧機敏。明帝在位期間,尊奉先朝留下的各種製度,並不斷加以完善。因為建國時間不長,西漢滅亡的慘重教訓還時時縈繞在東漢統治者的腦際,所以,作為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明帝尚能做到兢兢業業地處理日常政務,而且法令嚴明、輕徭薄賦、吏治清明。在明帝時期,東漢的社會、政治、經濟繼續向前發展。這一成就的取得自然與明帝是分不開的,但是作為明帝的賢內助馬氏也對當時的政治有著一定的積極影響。

馬皇後生於建武十五年(後39年),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小女兒,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南)人。王莽末年,四方兵起,馬皇後的父親馬援被人推薦給王莽,任新成大尹(相當於西漢的漢中太守)。王莽失敗後,馬援投奔割據隴西的隗囂,任綏德將軍。建武四年,馬援為隗囂出使洛陽,看到劉秀恢宏大度、氣概非凡,於是又依附了劉秀,受任為待詔,並協助劉秀平定了隴西。建武十一年,馬援任隴西太守。就在隴西太守任上,馬援一連有了三個女兒。其中最小的女兒,就是後來的馬皇後。馬皇後從小就極為勤奮好學,經常閱讀《春秋》、《楚辭》等古典名著,從中汲取豐富的精神營養,陶冶自己高尚的情操。童年時代的馬皇後,已具備了那個時代一個貴族女子所必須具備的才學和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