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皆由存心不厚,識量太淺耳。能去此弊,可以進德,可以遠怨(1)。(《省身集要》)〔注釋〕(1)怨:抱怨。
〔譯文〕
說別人的短處,是為了護自己的短處;誇自己的優點,無非是忌妒別人的優點,這些舉動,全是由於自身的居心不厚道,見識和度量太淺薄造成的。如果人能克服這類不好的毛病,便可以增進品德修養,還能避開別人對你的抱怨。
五、十戒
後麵的十句話,乃明代大儒董其昌所著《畫禪室隨筆》中的佳作之一,由於其所列正好十條,為便於介述,內名之曰《十戒》,非有意襲仿也。
董其昌,字元宰,號思白,又號香光,明代華亭(今江蘇鬆江)人。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生;性和易,通禪理,天才俊逸,少負重名。他的書法超越諸家,獨探神妙、卓然成家;畫則瀟灑生動,集宋、元諸家之長。他是萬曆進士,官至禮部侍郎,卒諡文敏,著有《畫禪室隨筆》、《容台文集》等。
下述《十戒》,我們如果都可以做到,那當然求之不得,不然,可以做多少就算多少,總之,能盡力而為就好。
戒浩飲;浩飲傷神。戒貪色;貪色滅神。
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飽食;飽食悶神。
戒多動;多動亂神。戒多言;多言損神。
戒多憂;多憂鬱神。戒多思;多思撓神。
戒多睡;久睡倦神。戒久讀;久讀苦神。
六、十窮
窮,不是病,它不會經由父母的遺傳而與生俱來,也不會傳染,更不會是久治難愈的宿疾,但是,一個人若不幸被窮纏上了,想要擺脫掉,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人之所以會窮,除了遭受突然性的天災、人禍、戰火等,是瞬間造成之外,定有其長久以來的積習。坊間流傳的一則《十窮》吟,說得雖然不夠詳細,卻也包含了一些主要的原因——放蕩、浪費、懶惰、不務正業、攀高充闊、濫交損友、好賭迷色、貪杯鬥氣等,深陷窮坑的人,若能靜下心來,好好反省、檢討一下自己的生活和作為,就能找出窮的原因來,而後,“對症下藥”,革除所有的惡習,重新出發,隻要選定正確的目標,持之以恒,定能跳出窮窟,走上康莊大道。
窮,怨天尤人是沒有絲毫作用的,下定決心,卷起袖子去幹,方是唯一的出路。
一、隻因放蕩不經營,漸漸窮。
二、錢財浪費手頭鬆,容易窮。
三、朝朝睡到日頭紅,懶惰窮。
四、家有田地不務農,好逸窮。
五、結交豪官做親翁,攀高窮。
六、好打官司逞英雄,閫氣窮。
七、借債納利裝門風,充闊窮。
八、妻拿懶惰子飄蓬,命當窮。
九、子孫結交不良朋,損友窮。
十、好賭貪花撚酒盅,徹底窮。
七、安貧吟
貧窮,如同會傳染的瘟疫,人人見而避之、遠走,以免感染上身;但怎麼才算貧窮呢?至今眾說紛紜,未得定論。
《安貧吟》易讀好懂,它不僅告訴我們要珍惜、滿足於現在所擁有的一切,無須去跟別人爭長較勝,同時,也點破了我們目前“住屋永遠少一間、穿衣永遠少一件”的奢侈欲望,值得仔細品味。
《安貧吟》作者唐彪,年籍無從查考。
黃虀飯,白鹽炒,隻要撐得肚皮飽;
若因滋味妄貪求,須多俯仰增煩惱。
破布衣,無價寶,補上又補年年好;
盈箱滿籠替人藏,何曾件件穿到老。
硬板床,鋪軟草,高枕無憂睡到卯;
錦枕繡褥不成眠,翻來覆去天已曉。
舊房屋,隻要掃,及時修理便不倒;
近來多少好樓台,半成瓦礫生青草。
八、菜根譚
【作者小傳】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生平不詳。有《仙佛奇蹤》四卷、《菜根譚》,收在《四庫全書》中。
澹泊明誌胸懷正氣
〔原文〕
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冰兢(1);消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風到月來。
〔注釋〕
(1)冰兢:就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意思。
〔譯文〕
撥開塵世上的俗念紛擾,心中就自然沒有了焦灼欲望的煎熬和如履薄冰的恐懼;除去內心裏的卑鄙吝嗇,眼前就時常會有和煦的春風和清明的月色。
秋蟲春鳥共暢天機
〔原文〕
秋蟲春鳥共暢天機,何必浪(1)生悲喜?老樹新花同含生意,胡為妄別媸妍?
〔注釋〕
(1)浪:徒。
〔譯文〕
秋天的蟲和夏天的鳥都共同享受大自然的恩賜,有什麼必要再徒生出悲傷或喜樂來呢?蒼老的樹木和新生的鮮花都共同包含著生命的意義,為何非要妄自分別出誰醜或誰美來呢?
鶴立雞群閑庭信步
〔原文〕
昂藏老鶴雖饑,飲啄猶閑,肯同雞鶩之營營(1)而競食?偃蹇寒鬆縱老,豐標自在,豈似桃李之灼灼(2)而爭妍?
〔注釋〕
(1)營營:奔來奔去的樣子。
(2)灼灼:色彩鮮明的樣子。
〔譯文〕
氣度軒昂的老鶴雖然饑餓,飲食作派仍然很閑在,它豈肯和雞鴨之輩一般來回奔跑爭搶食物麼?曲折俯地的寒鬆即使老邁,容貌儀態依然還是自在,它怎能象桃樹、李樹似地去爭奇鬥豔呢?
癡迷如蠅烏鵲爭巢
〔原文〕
閑觀撲紙蠅,笑癡人自生障礙;靜(1)觀競巢鵲,歎傑士空逞英雄。
〔注釋〕
(1)靜:靜心。
〔譯文〕
閑情觀看撲向粘紙的蒼蠅,可笑癡迷的人自己生出煩惱障礙;靜心觀看爭搶巢穴的喜鵲,感歎壯士豪傑白逞英雄。
名利皆虛閑人是福
〔原文〕
忽睹(1)天際彩雲,常疑好事皆虛事;再觀山中古木,方信閑人是福人。
〔注釋〕
(1)睹:看見。
〔譯文〕
忽然目睹天邊上那漂浮易散的彩雲,常常懷疑那世上的好事皆是虛無之事;再次觀望山林中那無人砍伐的古木,才相信世上的閑人才是有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