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百川派別歸海而會——糊塗文庫二(3)(3 / 3)

藏巧於拙寓清於濁

〔原文〕

藏巧於拙(1),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

〔注釋〕

(1)拙:愚鈍。

〔譯文〕

隱藏靈性於愚鈍之中;運用隱晦的方法去表示鮮明態度;寓清高的情操在渾噩的世俗當中;可以以屈從的辦法來達到伸展的目的,這才真正是明哲處世的一壺妙策,狡兔藏身的三窟巢穴。

榮辱相連貧福相隨

〔原文〕

榮譽旁邊辱等待,不必揚揚;困(1)窮背後福跟隨,何須戚戚。

〔注釋〕

(1)困:困苦。

〔譯文〕

榮耀讚譽的旁邊有羞辱在等待著呢,因此人大可不必揚揚得意;困苦貧窮的背後有福分在跟隨著呢,所以人也沒有必要悲悲戚戚。

綿裏藏針刀頭多蜜

〔原文〕

大惡多從柔處伏,哲士須防綿裏之針;深仇常自愛中來,達人宜(1)遠刀頭之蜜。

〔注釋〕

(1)宜:應該。

〔譯文〕

凶惡多半從弱柔裏潛伏而出,所以明智的人必須提防綿被裏暗藏的鋼針;深仇大恨經常是由情愛中轉變而來,所以明智的人最好遠避刀尖上的甜蜜。

多積財物焉知是禍

〔原文〕

多栽桃李少栽荊,便是開條福(1)路;不積詩書偏積貨,還如築個禍基。

〔注釋〕

(1)福:幸福。

〔譯文〕

多栽種桃樹李樹少栽種荊棘,這便是開辟出了一條通往幸福的路;不積攢詩書偏積攢財物,如同是建築了一個讓人嫉妒的禍事的根基。

禍生無本福至有因

〔原文〕

蛾撲火,火焦蛾,莫(1)謂禍生無本;果種花,花結果,須知福至有因。

〔注釋〕

(1)莫:不要。

〔譯文〕

飛蛾撲火,火焰焚燒飛蛾,不要說禍生出來沒有原因;果實種子種下開出花,花開花落結出果,當知道福來有因果。

一念常惺纖塵不染

〔原文〕

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纖塵不染(1),方解開地網天羅。

〔注釋〕

(1)染:沾染。

〔譯文〕

一個念頭經常保持著警覺,才能夠躲開神弓鬼箭的暗害;一絲俗塵也不沾染,才能夠解開天羅地網的束縛。

形骸之下本為桎梏

〔原文〕

雲煙影裏現真身(1),始悟形骸為桎梏;禽鳥聲中聞自性,方知情識是戈予。

〔注釋〕

(1)真身:佛家指透過表象的真實虛無。

〔譯文〕

雲煙的影子裏看到了真實的形體,方領悟到身體形骸是束縛人的枷鎖;飛鳥的叫聲中聽到了自己的本性,方知道情欲見識是殘傷人的兵器。

不處困頓不識堅忍

〔原文〕

得意處論地談天,俱是水底撈月;拂意時吞冰齧雪,才為火內栽蓮(1)。

〔注釋〕

(1)火內栽蓮:佛家語,這裏比喻身陷困境,不屈不撓的精神。

〔譯文〕

得意之時談天說地,都是水底撈月的虛空事;失意的時候吞冰吃雪,才是火中栽蓮的真本領。

百折不回萬變不窮

〔原文〕

士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1)。

〔注釋〕

(1)用:用途,功用。

〔譯文〕

讀書人有百折不回的堅定信念,才會有萬變不窮的處世妙用。

美玉人品烈火煉成

〔原文〕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鍛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1)過。

〔注釋〕

(1)履:走。

〔譯文〕

要做成真金美玉一般的人品,必須要從烈火的錘打煆煉中得來;想幹出翻天覆地一類的事業功績,一定要如履薄冰兢兢業業地走過。

少年失誌皓首悲傷

〔原文〕

白日欺人,難逃清夜之愧赧(1);紅顏失誌,空貽皓首之悲傷。

〔注釋〕

(1)愧赧:慚愧而臉紅。

〔譯文〕

白天欺騙了別人,難以逃過清明月夜裏的羞愧臉紅;少年時喪失了誌向,空留下老年白頭時的悲涼和傷感。

疏狂足貴淡泊為真

〔原文〕遍閱(1)人情,始識疏狂之足貴;備嚐世味,方知淡泊之為真。

〔注釋〕

(1)閱:看。

〔譯文〕

看遍了人情冷暖,方認識到曠達閑逸的十足可貴;備嚐世間味道,方知道了恬淡寡欲的實在真切。

屈原激烈陶潛風流

〔原文〕

鶴唳雪月霜天,想見屈大夫(1)醒時之激烈;鷗眠春風暖日,會知陶處士醉裏之風流。

〔注釋〕

(1)屈大夫:指屈原。陶處士,指陶淵明。

〔譯文〕

仙鶴在雪月霜天中鳴叫,使人想到屈原大夫獨醒時候的昂揚激烈;海鷗在春風暖日裏睡覺,使人知道陶潛處士醉意裏的閑適風流。

清標傲骨何須人憐

〔原文〕

逸態閑情(1),惟期自尚,何事外修為幅?清標傲骨,不願人憐,無勞多費胭脂。

〔注釋〕

(1)情:情致。

〔譯文〕

超逸的心態、閑適的情致,隻求自我欣賞,哪裏還需外表的修飾呢?清高的風格、傲岸的骨氣,不願他人憐惜,不必多勞塗抹胭脂。

以恬養智以重持輕

〔原文〕

伺察以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1),故君子以恬養智;奮迅以為速者,多因速而致遲,故君子以重持輕。

〔注釋〕

(1)暗:昏暗。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