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加強台賬建設檢查督導。台賬建設工作開展以來,重點開展台賬建設工作檢查督導。市、縣水普辦經常組織各專項技術組到用水戶開展台賬建設事中檢查和抽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限期糾正。2011年4月市水務局實行水利普查分包責任製,領導班子成員每人分包一個縣區,對水利普查全過程進行檢查督導,並組成11個督導組,由分包領導帶隊分期分批深入各縣區進行全麵督導檢查,保證台賬數據的係統完整和準確。

(七)對象清查工作

2011年3月18日“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清查登記工作啟動視頻會議”結束後,市水利普查領導小組立即組織召開承德市水利普查清查登記工作會議,市縣領導小組成員、水務部門科(股)室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市水利普查領導小組組長、市政府副市長丁萬明就全市水利普查清查登記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市水普辦依據《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對象清查工作細則》,編製完成《承德市第一次水利普查對象清查工作實施方案》,對普查對象的清查範圍、內容、要求、方法、步驟、組織分工、時間安排、質量控製、普查表填報單位(或機構)、清查成果上報等項明確了具體要求。

嚴格按照《清查細則》和《清查方案》規定和要求組織開展普查對象開展清查工作。一是采用國家下發的初始名錄、工作底圖、收集整理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等相關資料以及水利、統計、市政、環保、工商、稅務等部門基礎資料,核實後按照普查分區建立各類清查對象的初始名錄。二是靜態數據主要采用檔案查閱、實地調查、對象訪問、現場測量、工作底圖、分析推算等方式進行獲取。同時,市水普辦負責跨縣區普查對象的清查登記指導和複核,避免普查對象重報、漏報現象。三是動態數據主要采取建立台賬、實地計量、重點監測和分析推算等方式進行獲取。四是加強數據審核,根據不同階段的工作重點和關鍵環節,確定重點審核內容,在對象清查、台賬建設和數據獲取的每個環節上,層層審核把關,確保普查對象不重不漏,數據來之有據,真實準確。清查登記階段重點對普查對象、基本情況、清查數據進行審核,審核方式采取縣區自審、市級抽審方式進行。

縣區自審采取審表驗表與現場複核的方式,審表驗表嚴格實行“四級審驗製”。即“填表單位內審、普查員自審、普查指導員複審、縣水普辦驗審的工作流程”。外業審核結合國家下發名錄、工作底圖等資料采取實地走訪進行抽查,走訪率不得低於50%。

市級抽審。市水普辦各專項組組成抽檢小組對各普查分區進行抽檢。抽檢方法采取內外業相結合方式,首先對普查對象清查表的填報情況進行審核,然後結合上級下發的基礎名錄和工作地圖與清查表逐項核對,實地走訪核實,查漏補缺。抽查審核按照每個縣區選取2~3個鄉鎮,每個鄉鎮選取1~2個村,依據國家下發的普查對象名錄、工作底圖和其他基礎資料,與清查表比對現場查看普查對象有無遺漏。對於抽查中發現的問題,填寫檢(抽)查意見表,提出整改意見,限期糾正。

錄入審核。清查數據錄入是清查質量審核的關鍵環節,為減少漏錄、錯錄現象和規範清查表填報,市水普辦在清查數據錄入階段,對全市12個縣區2951個普查區55餘萬個普查對象清查表,進行逐項逐個表審核,審核率達100%。

為確保上報清查數據翔實準確,各專項組加班加點,集中時間,集中精力,采取雙人交叉審核,跨專項聯審方式,對全部上報數據進行全麵審核,通過率達100%。水利普查清查對象分布與實際相符。經濟社會用水調查台賬建設在本地區各行業均有分布,結構基本合理。市水普辦根據《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對象清查數據質量抽查辦法》對全市上報清查數據進行質量驗收,並經專家組審查確認後上報。

(八)全麵普查工作

按照《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實施方案》和《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況普查實施方案》的總體要求,2011年3月開展水土保持情況普查風蝕野外調查工作以來,在國家和省廳地形圖和衛星圖片等相關資料沒有到位的情況下,充分依靠市水保所技術優勢和多年水保工作經驗,市水普辦水保立即組織有風蝕調查任務的豐寧、圍場、隆化三縣水保普查人員深入現場調查研究製定普查方案,分別對全市從事水保調查人員進行集中培訓,購置GPS、照相機、對講機等設備169部,先後4次召開全市水普辦主任、主管水保工作的副局長、水保普查負責人會議,安排部署風蝕野外調查工作。並對野外調查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市水普辦及時組織技術研討會,研究解決方案,水保組技術人員多次深入現場巡回檢查指導。為保證按時完成水保普查任務,針對山區地形複雜,交通不便等實際情況,積極探索,研究製定了“CAD+SPOT+DT1+GPS”技術方案,統一購置了高分辨率衛星影像圖262幅。該方案實施有效減輕了工作強度,保證了工作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技術路線的正確性、方案的可行性、方法的科學性不僅在風蝕野外調查實踐中得到驗證,同時也為水蝕野外調查提供了豐富經驗。2011年7月開展水蝕野外調查工作,10月下旬開展水土保持措施調查工作。經過全體水保普查人員辛勤工作,奮力拚搏,按時完成全市水土保持風蝕、水蝕280個野外調查單元的野外數據采集和內業整理工作,占全省水保普查調查單元總數的20.67%,野外調查280平方公裏,調查單元小班3321個,繪製野外調查清繪圖219張,拍攝圖片4088幅;完成11個縣區水土保持措施調查7項指標調查任務。上報成果數據合格率達100%。通過了市、省、國家專家組抽查驗收,並得到國普辦謝雲教授的好評。

清查登記工作結束後,2011年7月中旬,市水普辦下發文件就普查對象複核、靜態指標獲取、台賬建設、普查數據采集、普查表填報等工作進行具體安排。在清查成果複核、修訂的基礎上,積極開展靜態指標獲取、空間數據采集預處理和普查草表填報及錄入工作。

2011年9月27~30日市水普辦采取以會代培的形式,對全市水普辦主任、技術負責人,專項組負責人進行集中培訓。一是就普查對象及靜態數據複核,台賬動態數據獲取,普查地表發放情況進行調度,重點對普查表填報的工作程序、填報要求、數據預處理,數據審核彙總等進行專題培訓。二是就台賬建設動態數據獲取,規範台賬表、輔助台賬表、用水記錄表填寫要求,普查底表填報,普查數據與處理等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2011年12月15日,市水普辦召開全市水利普查數據錄入工作視頻會議,傳達了全省水利普查辦公室主任會議精神,針對普查數據錄入進度相對滯後這一情況,為確保在規定的時間節點內高質量完成數據錄入任務,市水普辦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數據錄入進度。一是集中人力物力,倒排工期,每個縣區保證至少5台機器同時錄入,實行三班倒,24小時錄入,歇人不歇機;二是合理安排工序,采取邊審查邊錄入方式,由操作熟練的錄入人員上機,水普技術人員審核把關;三是合理安排時間,錯開係統高峰,抓住夜間係統暢通機會,提高錄入效率;四是實行普查數據錄入進度日報製度,每日按時通報普查數據錄入進度統計情況,及時督導數據錄入進度和質量。由於各級領導重視,措施得力,經過全體水普人員晝夜奮戰,提前6天完成普查數據錄入任務。截至2011年12月25日,全市普查名錄總數錄入率、數據錄入完整率和空間數據采集標繪率均達100%。

2011年12月19日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填表上報工作動員大會以來。市水普辦先後5次召開全市水普辦主任會議和專題工作會議,重點安排部署了普查對象名錄複核確認,取用水台賬數據、普查對象靜態數據、關聯關係數據獲取錄入審核、空間數據補標等數據采集和預處理,正式普查表填報、回收、審核,普查數據彙總協調平衡等各項工作。

國家、省填表上報階段培訓結束後,為使普查人員進一步掌握填表上報階段主要任務目標,具體技術要求、質量標準和時間節點,在組織市縣技術骨幹參加國家、省培訓班的基礎上,做好市、縣區級階段培訓工作。根據《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實施方案》《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數據審核辦法》《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數據審核技術規定》《第一次全國水利空間數據采集與處理技術規定》《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經濟社會用水情況調查成果彙總技術規定》等相關技術規定,重點開展專項技術人員培訓。市水普辦於3月9日、4月9~17日集中舉辦市級“空間數據采集與處理”“全口徑經濟社會用水取用水量平衡分析”培訓班,參培人員達90餘人。重點對空間數據采集標繪的技術要求,標繪、審核方法,基礎數據應用,用水指標推算采用值確定方法,供用水水量平衡計算等內容,並進行現場實際操作,為全市開展數據審核、標繪與數據平衡分析等相關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及時準確獲取相關基礎資料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普查成果彙總協調平衡和經濟社會用水取用水量平衡分析工作,市水普辦、市水務局、市統計局、市國土局、市環保局、市農開辦聯合下發《關於做好水利普查數據審核彙總協調平衡工作的通知》,加強了部門間聯係和溝通,得到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及時提供本部門與水利普查內容相關的基礎數據,為順利完成普查數據彙總上報和經濟社會用水取用水量平衡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據。

在普查數據錄入同時,對全市普查數據彙總數據與相關普查成果等統計資料進行初步對比分析,針對灌溉麵積、經濟社會取用水量、水土保持治理麵積等主要普查數據指標與統計年鑒數據差異較大的實際情況,為保證普查數據真實準確,組織縣區集中精力,集中人員,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重點對灌溉麵積、經濟社會取用水量、水土保持治理麵積進行全麵核實。實行一村一表,統一製式,統一標準,統一彙總上報,市、縣水普辦根據數據差異大小,地域分布情況,對無灌溉麵積的行政村、城郊、平川及山溝等地域重點進行抽查核實。2012年3月13~21日,2012年4月至5月初,市水普辦組織各專項人員,由水務局主管科室負責人任組長率隊深入到各縣區開展重點抽查核實。經核實,與原填報普查數據基本相符。

各專項普查完成進展情況:

2011年4月30日前全部完成風蝕調查單元野外調查和內業資料整編,占應調查任務100%。

2011年9月30日完成水蝕調查單元野外調查和內業資料整編,占應調查任務100%。

2012年1月20日前已完成全部普查數據錄入和空間數據標繪、審核,空間數據采集標繪率100%。

2012年3月底前,完成正式普查表填報,普查表填報率100%。

2012年4月20日完成全市縣級普查數據審核、彙總、上報工作。

2012年5月14日完成市級水土保持措施調查數據成果審查上報。

2012年5月20日完成市級普查數據審核、彙總、上報工作。

2012年7月20日完成市級全口徑經濟社會用水量彙總成果上報。

(九)質量控製

按照國家、省水利普查工作總體部署,我市水利普查工作始終堅持把普查數據質量控製擺在首位,緊緊圍繞質量控製這條主線積極開展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建立全員質量控製崗位責任製,實行普查數據全過程質量控製。市、縣水普辦均設立了以水普辦主任為組長,水務、統計、環保、農牧、國土、住建等相關部門業務骨幹為成員的質量控製組,負責水利普查各階段質量控製和檢查督導。明確了部門職責分工,各級各部門通力協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確保質量控製落到實處。二是將普查各階段的質量控製任務分解落實到每個崗位,明確目標,任務到人。三是結合承德實際編製了《承德市水利普查質量控製方案》,製定了《質量控製製度》和《承德市水利普查數據獲取方案》,並在《方案》中詳細規範了質量控製的內容、要求、流程、方法和措施,印發各縣區貫徹落實。使整個普查工作各環節都有據可依,數據有據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