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惠施之謀(1 / 1)

“惠施之謀”比喻兼聽則聰,從而做到明察善斷。

此典出自《韓非子·內儲說上》。

張儀向魏王建議聯合秦、韓的力量去進攻齊、楚兩國,而惠施則堅持要通好齊、楚以息兵。二人各執己見,爭持不下。魏王左右群臣都替張儀說話,認為攻齊、楚有利,而沒有幫助惠施說話的。魏王最終聽從張儀的主張,而認為惠施的計策是不可行的。

攻齊、楚的事情已確定後,惠施又去進見魏王。魏王一見他就說:“先生您再別說了。攻齊、楚確實有利,臣民所有的人都是這樣認為的。”

惠施說:“對於人們的意見,作為國君不應當不加考察和辨別。如果攻齊、楚確實有利,而國人都能看到是有利的,為什麼聰明人竟然這麼多啊?假若攻齊、楚確實不利,而國人卻都認為是有利的,那為什麼蠢人竟然這麼多啊?做任何事都需要商量,是因為利害得失還有疑問嘛;所謂疑而不決,就是說的確有疑問,有一半人認為這件事可以做,而另一半人認為它不可以做。現在您說所有的人都認為可以做,所以大王您失去了以為不可做的那一半人了!而那些控製君主把持大權的朝臣,正是他們使您失去了那一半持反對意見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