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阿姆斯特丹
名城概覽
阿姆斯特丹位於艾瑟爾湖西南岸,是荷蘭王國的首都,也是荷蘭最大的城市和第二大港口。全市共有160多條大小水道,由1000多座橋梁相連,被稱為“北方威尼斯”。
700多年前,阿姆斯特丹是一個漁村。16世紀末,阿姆斯特丹已成為重要的港口和貿易都市,並曾於17世紀一度成為世界金融、貿易、文化中心,19世紀初成為荷蘭王國的首都。
全市有40家博物館,特別是國立博物館中收藏有各種藝術品100多萬件。因此,阿姆斯特丹又是歐洲文化藝術名城。
奇境珍藏
【庫肯霍夫公園】
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而庫肯霍夫公園就是以鬱金香聞名於世。公園內鬱金香的品種、數量、質量以及布置手法堪稱“世界之最”。
1840年,德國景觀園藝家左賀特父子設計了庫肯霍夫公園的雛形。1949年,庫肯霍夫公園作為“球根花卉展覽區”供遊人參觀。如今,每年9、10月份,上百家花卉供應商把各自最新最好的球根花卉品種,按照庫肯霍夫公園事先規劃好的位置和圖案種植下去。隔年春天,在32公頃的公園內,600萬株花朵一齊綻放,包括鬱金香、風信子、水仙花、百合等,其中,僅鬱金香的品種就超過1000個,庫肯霍夫便成了花的海洋。因此,庫肯霍夫公園又有“歐洲最美麗的春季花園”的美稱。
⊙尋幽探秘:
1. “庫肯霍夫”在荷蘭語中是什麼意思?因什麼而得名?
15世紀時,一位女伯爵經常去特定的地方狩獵,並在那裏種植了蔬菜、香草等用於烹調的植物。後來,人們把這塊“廚房花園”稱作“庫肯霍夫”。“庫肯霍夫”一詞就是由荷蘭語“keuken”(廚房)與“hof”(花園)兩個詞組合而成。
【安妮之家】
安妮之家位於阿姆斯特丹王子運河旁邊,是為紀念《安妮日記》的作者——猶太人安妮·弗蘭克而設立的。在二戰期間,安妮·弗蘭克及其家人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與另外兩個猶太家庭一同躲藏在這座建築之中。他們在這裏躲避了兩年之久,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裏,14歲的安妮寫下了自己的生活日記。15歲時,安妮死於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但是,她留下的日記成為二次大戰期間納粹消滅猶太人的最佳見證。
如今,這所建築被改造成安妮·弗蘭克生活展覽館和博物館,以供遊客了解二戰時期普通猶太人生活的實情。
【阿姆斯特丹運河】
運河體係是阿姆斯特丹的特色。17世紀初,政府在城市規劃的實施中,同時開挖了多條“同心半環形”運河,其中主要的三條是:紳士運河、王子運河和皇帝運河。
運河總長度超過100千米,擁有大約90座島嶼和1500座橋梁,因此,阿姆斯特丹被稱為“北方的威尼斯”。整個運河因組成環繞城市的同心帶,故稱為“運河帶”,而運河沿線的建築也在不斷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曆史。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是荷蘭最大的博物館,建於1885年,館內藏有大量世界知名的藝術珍品。整個博物館設有260多個陳列室,分繪畫、雕刻、裝飾工藝、荷蘭曆史、亞洲藝術、版畫等部門展出。其中,繪畫部門所占比例最大,是博物館的核心部門。
繪畫以17世紀荷蘭畫派作品為主,有倫勃朗的《夜巡》、《母親像》,弗美爾的《看信的女人》、《小巷》等。當然,館中最負盛名的是倫勃朗的巨幅油畫作品《夜巡》。此外,博物館還陳列著許多不同種類的珍貴藏品。
⊙尋幽探秘:
2.倫勃朗是一個怎樣的畫家?
倫勃朗·哈爾曼鬆·凡·萊因(1606—1669),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曆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他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畫,300多幅蝕版畫和2000多幅素描,幾乎畫了100多幅自畫像。他最有名的作品《夜巡》是一幅無價的珍品。
典故傳說
【《夜巡》】
17世紀中期,一位民兵連長和其部下共16人,每人出了一份錢,請大名鼎鼎的畫家倫勃朗為他們畫一幅集體像。倫勃朗沒有按當時流行的方式為他們作畫,而是自己設計了場景,場景裏表現的是16個人仿佛接到了出巡命令,各自在做著不同的準備。
畫成之後,民兵們非常不滿意,他們對畫中自己的位置、表情、姿態各有不滿,要求倫勃朗重新畫。但是,倫勃朗堅持不重新作畫。這件事情在阿姆斯特丹鬧得沸沸揚揚,之後,很少有人找倫勃朗畫集體肖像。
而那幅畫被民兵們帶回去之後,因為太大,無法掛在門廳裏麵,他們就自行把周遍裁掉,使得整幅畫喪失了原有的平衡。而這幅畫因長期被燒炭的煙熏染,因此,整幅畫色彩變得黯淡。後來,人們以為畫中的場景是在夜晚,於是取名《夜巡》。
知識百科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不隻是荷蘭首都的城市名稱。美國有一座城市也叫阿姆斯特丹,位於莫霍克河畔,伊利運河附近。因為這座城市最早的居民多來自荷蘭,所以,以荷蘭城市阿姆斯特丹命名。另外,還有一本名為《阿姆斯特丹》的圖書,作者是伊恩·麥克尤恩,該書曾榮獲1998年布克小說獎。還有,有一顆價格不菲的全黑鑽石名為“阿姆斯特丹”。
10.愛丁堡
名城概覽
愛丁堡是英國北部城市,蘇格蘭首府,該城市雄踞於延綿的火山灰和岩石峭壁上,位於蘇格蘭中部低地福斯灣南岸,是一個曆史悠久、風景秀麗文化城市,素有“北方雅典”之稱。
愛丁堡1329年建市,1437—1707年為蘇格蘭王國首都,18世紀時期是歐洲文化、藝術、哲學和科學中心。如今,這裏是福斯灣港區大港口之一,也是著名的文化古城。
在愛丁堡大街上,不僅能感受到濃鬱的古城氛圍,觀賞到古城堡、大教堂、宮殿、藝術陳列館等名勝古跡,還能看到蘇格蘭裙子、風笛以及威士忌酒,各個角落都洋溢著濃鬱的蘇格蘭風情。
⊙尋幽探秘:
1.英國王室為什麼至今仍是蘇格蘭血統?
曆史上,愛丁堡曾是獨立的蘇格蘭王國的首都。英格蘭和蘇格蘭王室聯姻後,1707年正式合並,共同成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的一部分。所以,英國王室至今還是蘇格蘭血統。
奇境珍藏
【愛丁堡城堡】
愛丁堡城堡位於死火山的花崗岩頂上,在市中心各角落都可看到。從6世紀開始到16世紀初荷裏路德宮建成之間,愛丁堡城堡一直是皇室主要住所。
愛丁堡城堡共有數十個參觀點,包括聖瑪格麗特禮拜堂、曾囚禁拿破侖軍隊的軍事監獄、建於1449年立下汗馬功勞的蒙斯梅格(Mons Meg)炮等著名建築。這裏不僅是參觀的景點,還是蘇格蘭國家戰爭博物館、蘇格蘭聯合軍隊博物館的所在地。每年8月在此舉辦的軍樂隊分列式,更將愛丁堡城堡莊嚴雄偉的氣氛表現得淋漓盡致。
【皇家麥爾大道】
皇家麥爾大道是愛丁堡最著名的街區,其路的兩端分別為愛丁堡城堡和荷裏路德宮,中世紀時期是愛丁堡的重要道路。
皇家麥爾大道實際上由四條大街連接而成,從東向分別為卡斯希爾、勞恩瑪卡特路、海爾街、卡農凱特路,沿路由圖書館、聖賈爾斯大教堂、餐廳等組成的鬧市區逐漸轉入中世紀建築風格的街區。在氣氛良好的餐廳或酒吧裏,不僅可以體驗愛丁堡古樸的民俗,還可以欣賞窗外迷人風光。
【蘇格蘭威士忌中心】
高地的斯佩塞是蘇格蘭最著名的威士忌產地,這裏以主題導引的方式,提供參觀者基本的威士忌知識,包括曆史由來、製作過程、實體模型,影片中會概略演示威士忌的蒸餾方式,以及自古以來威士忌製作過程的演進。
【王子街】
王子街是愛丁堡最繁華的街道,店鋪林立,全長不過500米,眾多華麗摩登的商店彙聚在此條馬路旁,素有“全球景色最佳的馬路”之稱。王子街將愛丁堡分為新舊二城,南麵為舊城。街道東端盡頭是王子街花園,園內風景如畫,裏麵屹立著蘇格蘭著名文學家司各特的紀念塔和蜚聲世界的蘇格蘭鍾,據說它是世界上最大、最獨特的一座花鍾。
⊙尋幽探秘:
2.蘇格蘭鍾有什麼獨特之處?
蘇格蘭鍾建於1803年,分針長2.4米,時針1.5米,鍾麵直徑3.5米,花鍾圖案由2.4萬朵鮮花組成,每隔1分鍾就有一枝杜鵑花跳出來,造型十分獨特。
典故傳說
【愛丁堡新城的建造】
據說,17—18世紀時,歐洲流行一種黑死病,這種病傳染性極強,愛丁堡城市內很多人感染了這種病,並相繼死去。為控製病情,政府決定另蓋新城,把新城作為正常人生活的場所,而舊城作為囚禁病人的場所。被囚禁在舊城裏的病人飽受折磨,沒有食物和水,最後全部病死。從此,愛丁堡便有了新城和舊城兩部分。
知識百科
【蘇格蘭瑪麗女王】
瑪麗·斯圖爾特(1542—1587),蘇格蘭女王,法國王後,據說是當時歐洲最美麗的女人,也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
瑪麗1542年出生在蘇格蘭林立思戈宮,出生6天後即就成為蘇格蘭女王,5歲時被送到法國宮廷做法國皇太子的未婚妻,17歲嫁給法國國王弗朗索瓦,成為法國王後。1560年國,國王弗朗索瓦橫死,瑪麗王後結束了她在法國的生活,回到了蘇格蘭。
回到蘇格蘭的瑪麗在民眾擁戴中登上王位。1565年7月,她嫁給了表兄亨利·達恩利爵士,生了一個兒子詹姆士。1567年2月9日,正在愛丁堡柯克歐菲爾德宮養病的達恩利爵士意外去世。同年,瑪麗遭到蘇格蘭民眾驅逐,之後被迫逃到英格蘭,尋求她的表姐伊麗莎白一世的庇護。伊麗莎白卻因為自己的王位受到了瑪麗的威脅,所以將瑪麗軟禁在卡萊爾城堡長達20年之久。最終,伊麗莎白被迫下令處死瑪麗。
值得欣慰的是,當初瑪麗和達恩利結合的初衷(使他們的後代繼承英格蘭和蘇格蘭王位)在她死後成了現實。1603年,蘇格蘭的詹姆士繼承了伊麗莎白的王位,成了名副其實的英國國王。
11.巴黎
名城概覽
巴黎是法國的首都,也是法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巴黎地處法國北部、塞納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峽)375千米。
巴黎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這座城市便已存在。508年,法蘭克王國定都巴黎,隨著時間的推移,巴黎逐漸成為當時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心。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巴黎又曆經數次革命,雖然遭到了戰爭的破壞,但巴黎最終還是被保存並發展了起來。
在巴黎,到處都可以看到博物館、影劇院、花園、噴泉和雕塑。而且巴黎人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歌劇與戲劇的藝術氣氛極其濃鬱。
巴黎被譽為“建築藝術的代表,古城保護的楷模,文化環境的典範,生態文明的樣板”。
⊙尋幽探秘:
1.巴黎這個名字的來曆是什麼?
巴黎,Paris,這個詞源於古代高盧的一個分支——巴黎西人(Parisii)。該部落於公元前3世紀在塞納河一帶聚居。據說,Parisii又源自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的特洛伊王子帕裏斯(Paris)。
奇境珍藏
【盧浮宮】
盧浮宮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始建於1204年,曆經800多年的重修與擴建達到今天的規模。
盧浮宮正門入口處有一個透明金字塔建築,它的設計者就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在宮殿內,共收藏有40多萬件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珍品。這裏一共被分為6個部分:東方藝術館、古希臘及古羅馬藝術館、古埃及藝術館、珍寶館、繪畫館及雕塑館。其中繪畫館的展品最多,占地麵積最大。
盧浮宮最重要的鎮宮三寶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石雕。
【埃菲爾鐵塔】
埃菲爾鐵塔,位於巴黎戰神廣場,於1889年建成。這是一座鏤空結構的鐵塔,它得名於它的設計師——橋梁工程師居斯塔夫·埃菲爾。
這座鐵塔除了四個腳是用鋼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鋼鐵構成,塔身總重量7000噸。塔總高324米,塔樓分為三層,第一層高57米,第二層高115米,這兩層中都設有餐廳,第三層高274米,設有觀景台。在塔的四個麵上刻有72位為保護鐵塔而從事研究的科學家的名字,塔的下麵還有設計師埃菲爾的半身銅像。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天主教大教堂,矗立在塞納河中西岱島的東南端,位於整個巴黎城的中心。它建於1163年,是法國建築史上的傑作,也是古老巴黎的象征。
這座教堂是哥特式的建築風格,祭壇、回廊、門窗等處有大量的雕刻和繪畫藝術,堂內收藏了13世紀到17世紀的大量藝術珍品。尤為有特色的是,在巴黎聖母院的門洞上方,有一條“國王廊”,上麵雕刻有猶太和以色列的28位國王的全身像。
【凱旋門】
凱旋門位於巴黎戴高樂星形廣場的中央,麵對香榭麗舍大街。這是法國皇帝拿破侖·波拿馬(1769—1821)為了紀念奧斯特利茨戰爭的勝利而建立的。
凱旋門由設計師沙勒格蘭設計,於1836年建成。這座建築為一單拱形門,高50米,寬45米,厚23米。門內牆壁上鐫刻著曾跟隨拿破侖征戰的386位將軍的名字,門上有描寫曆次重大戰役的浮雕。主要的四幅是麵對香榭麗舍大街一麵的的《出征》、《凱旋》和另一麵的《抵抗》、《和平》。另外,在其周圍還有12條放射形的林蔭大道,
典故傳說
【凡爾賽宮的由來】
凡爾賽宮是法國著名而高雅的宮廷式建築物,這座極盡豪華的宮廷式城堡的由來還有一段故事。
1611年,當時的法國皇帝路易十四應邀到他的財政部長富基特新蓋的城堡赴宴。富基特那極為豪華美麗的宮殿使路易十四妒忌萬分,他希望自己也能有一座這樣的城堡。
於是,路易十四先是以貪汙營私的罪名,將富基特投入監獄。然後又在1662年雇用當年所有給富基特的建造宮殿的人,讓他們用玻璃和類似香檳酒顏色的石塊,在巴黎西南建造一座雄偉又極其奢華的郊野皇宮。
凡爾賽宮的主要部分長600英尺,兩翼各長150英尺,宮中共有2000間房,可供1000名顯貴人物及隨員住用。而建造這座皇宮的建築耗費極為龐大,現在時價約值14億美元。與被路易十四關進監獄的財政部長相比,這座宮殿明顯更為奢華。尷尬萬分的路易十四幹脆便將賬本記錄等通通燒掉,以堵住人們的嘴。
說到底,這位皇帝終歸是給世人留下了一座經典的宮殿。
知識百科
【巴黎和會】
巴黎和會,是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協約國)和戰敗國(同盟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的和平會議,一共有27個國家參加。
1919年1月18日,會議在凡爾賽宮鏡廳正式開幕。盡管它宣稱建立世界永久和平,但實際上,會議卻被帝國主義操縱。這其實是英國、法國、美國、日本、意大利帝國主義戰勝國分配戰爭贓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劃反對無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的會議。
經過半年的討價還價,1919年6月28日下午3時,《凡爾賽和約》終於正式簽署,標誌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幾個帝國主義國家都得到了滿意的補償或地位,但對戰勝國之一的中國提出的合理要求卻不予理會。
《凡爾賽和約》表明了巴黎和會是一個十足的分贓會議,並沒有解決各大國之間原有的矛盾,反而埋下了複仇的種子。
12.巴塞羅那
名城概覽
巴塞羅那市位於西班牙東北部的地中海沿岸,是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的首府,也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
巴塞羅那是一座的文化古城,它風光旖旎,古跡遍布,市內中世紀的古老宮殿與現代化的建築交相輝映,是西班牙最著名的旅遊勝地。
這座城市又被稱為“高迪之城”,從街道上的路燈和椅子,到禮拜堂和私家府邸,隨處可見現代主義建築之父安東尼奧·高迪留下的印記,他設計建造的巴特羅公寓、米拉之家和維森斯住宅,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尋幽探秘:
1.安東尼奧·高迪是一位怎樣的設計師?
安東尼·高迪(1852—1926),西班牙建築師、塑性建築流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建築和結構奇異、獨特而又美輪美奐,他對色彩、曲線、和材料的運用精妙而嫻熟。他的建築為巴塞羅那城注入了獨特的意味,也為20世紀留下了最富詩意和想象力的建築作品。
奇境珍藏
【聖家族教堂】
聖家族大教堂,簡稱“聖家堂”。它是安東尼奧·高迪的代表作。它位於巴塞羅那市區中心,始建於1884年,至今仍在修建中。盡管是一座尚未完工的建築,但這絲毫無損於它成為世界著名景點之一。
聖家堂是一座天主教堂,整體設計以大自然的山川花草為靈感。教堂共有18座高塔,中央的高塔高達170米,周圍環繞有4座130米的塔樓,北麵的後塔高達140米,目前沒有一座是已蓋好的。另有12座塔分別置於各個立麵,都有100米高。
塔頂的形狀錯綜複雜,並裝飾有各色的花磚,塔尖裝有球形花冠的十字架,整個建築都沒有采用直線條,看上去栩栩如生。高迪曾說:“直線屬於人類,而曲線歸於上帝。”不可否認,聖家堂是一座充滿曲線律動感的神聖建築。
【奎爾公園】
奎爾公園位於巴塞羅那市區市北,占地20公頃,是一座開放式的充滿夢幻色彩的公園。公園內的石階、石柱和彎曲的石椅上都充滿了各種顏色的馬賽克。
公園的入口處有兩座包覆了亮麗釉彩的房子,看起來如同童話裏的糖果屋。然而這座公園裏最有名的不是這兩座糖果屋,而是世界上最長的椅子。設計師結合圍牆與座椅,建造了如同蕾絲邊一般的曲折座位,座位以彩瓷拚貼,看似堅硬,但其實是經過人體工學考量的,坐在上麵十分舒適。
整個公園將建築、色彩、空間與自然融為一體,華麗而浪漫。
【米拉之家】
米拉之家坐落於巴塞羅那的格拉西亞大道上,它是高迪設計的最後一所私人住宅。米拉之家占地1323平方米,外觀呈波浪形,有白色的石材砌成的外牆和扭曲回繞的鐵板構成的陽台欄杆。有人覺得它像海浪,有人覺得它像蜂窩組織,還有人覺得它像退潮後的沙灘,曲線的設計讓人們足以充分發揮想象力。米拉之家的每一戶都能雙麵采光,房間也幾乎都是圓形的設計。
參觀過這棟建築的人可能會認為米拉之家壯麗而恢宏,也有人對波浪狀的外牆感覺古怪,但無論如何米拉之家是巴塞羅那的地標之一。
【巴特羅公寓】
巴特羅公寓以造型怪異而聞名於世,它位於巴塞羅那的格拉西亞大道。公寓共有6層,它的外牆全以藍色和綠色的陶瓷裝飾,一種奇詭的顏色組合卻很和諧,遠遠望去猶如印象派畫家的調色盤,超現實主義的繪畫大師薩爾瓦多·達利曾將這麵牆比喻為“一片寧靜的湖水”。
公寓的入口狀如溶洞,陽台的欄杆做成假麵舞會的麵具狀,屋脊像帶鱗片的獸類的脊背,露台則像骷髏頭。這棟公寓目前尚有人居住,隻有一層對外開放供人們參觀。
典故傳說
【高迪之死】
1926年6月10日,巴塞羅那舉行有軌電車典禮,裝飾滿鮮花的電車在雷鳴般的掌聲中開動。突然,電車把一位老人撞倒在地,老人穿著寒酸,形容枯槁,起初沒有人知道他就是高迪。
他被送到醫院後不久就斷氣了,這時有一位老太太竟然認出了這個老頭就是安東尼奧·高迪。他可是巴塞羅那最偉大的建築師,整個西班牙的驕傲啊!出殯那天,巴塞羅那全城的人都來為他送葬致哀。
知識百科
【巴塞羅那足球隊】
18世紀末,一位名叫漢斯·甘伯的瑞士人和十個外國人在巴塞羅那玩一項當地人不知道的運動——足球,並在1899年11月29日這天創建了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這是巴塞羅那最早的足球俱樂部。
今天,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已經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足球俱樂部之一,許多著名的球星如馬拉多納、羅納爾多、梅西等都出自這個足球隊。
13.柏林
名城概覽
柏林是德國的首都,也是德國最大的城市,位於中歐平原,施普雷河注入哈弗爾河口處,是一個有著750年曆史的古老城市。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柏林一直是德國首都。二戰後,東德(德意誌民主共和國)、西德(德意誌聯邦共和國)分道揚鑣、各自發展。1990年,兩德統一,柏林結束了一個城市、兩種製度的局麵,重新成為德國的首都。
柏林的建築異常豐富,有古老的大教堂、各式各樣的博物館、巴洛克風格的廣場,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劇院……人們可以從這些經曆了曆史滄桑的建築中體會這座曆史文化名城。
⊙尋幽探秘:
1.柏林市有一條歐洲著名的林蔭大道,具體是什麼呢?
菩提樹下大街是柏林的著名街道,也是歐洲著名的林蔭大道。它東起馬克思—恩格斯廣場,西至勃蘭登堡門,全長1390米,寬60米。街道兩邊4行挺拔的菩提樹,像一道翠綠的長廊,伸向勃蘭登堡門。
奇境珍藏
【勃蘭登堡門】
勃蘭登堡門始建於1788年,曆時3年完工。它以古希臘雅典衛城的柱廊式山門為藍本建築而成。門高26米,寬65米,進深11米,通體用白色砂岩條石砌成。門內有5條通道,中間的一道最寬,原為皇室禦道。門上在矗立著一座勝利女神的青銅像。她頭戴桂冠,背插雙翅,站立在飛馳的兩輪四馬戰車上,英姿颯爽,形象生動。
在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之前,勃蘭登堡門一直是東、西柏林之間的邊界。因此,它成為德國分裂和統一的象征,也是這座城市曆史滄桑的見證。
⊙尋幽探秘:
2.勃蘭登堡門上的女神像經曆了怎樣的變遷?
1807年,拿破侖把這座神像連同四馬戰車當作戰利品帶走,但7年後,德國的隊伍又把它帶了回來。柏林人對勃蘭登堡大門懷有特殊的感情,稱它為“命運之門”。
【柏林牆】
柏林牆是指環繞西柏林的一道圍牆。它建於1961年,是東德政府為了阻隔東西柏林之間市民的往來而建立的。
柏林牆一開始隻是鐵絲網,後來,改築成2米高、頂上拉著帶刺鐵絲網的混凝土牆,而且,觀察塔樓上設有警衛。因為有很多德國人試圖穿越柏林牆,政府就逐漸把圍牆加高到三四米,加上鐵絲網和堡壘總長度達到1369千米。
在該牆建立後,有人采用跳樓、挖地道、遊泳等方式翻越柏林牆,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傷。
柏林牆的建立,是二戰以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1989年,柏林牆拆除,兩德重歸統一。今天,在柏林保留有一小段圍牆的遺跡,作為紀念和曆史見證,不斷吸引著大量遊客前來參觀。
⊙尋幽探秘:
3.和“柏林牆”互稱為姐妹牆的哪一座牆?
朝鮮半島上的“三八牆”和柏林牆一樣,不但都是水泥牆,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產物。因此,他們被稱為歐亞大陸上的兩條“姐妹牆”。
【波茨坦廣場】
波茨坦廣場是柏林重要的廣場和交通樞紐。廣場的西南方25千米處有一座名為“波茨坦”的城市,廣場也因此得名。
波茨坦廣場始建於1741年。20世紀期間,波茨坦廣場曾是歐洲最繁忙的交通樞紐和商業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廣場被摧毀成為廢墟。1961年,廣場被柏林牆分割。直到柏林牆倒塌以後,波茨坦廣場曾是歐洲最大的建築工地。1993年到1998年間,這裏建起了辦公樓、商店、飯店、居民住房、餐館、劇院和一個卡西諾賭場等場所。因此,波茨坦廣場已經成為柏林市的核心和新柏林最顯著的標誌。
【夏洛騰堡宮】
夏洛騰堡宮位於露絲廣場,是一座巴洛克式宮殿,也是柏林保存最好的普魯士國王宮殿。這座宮殿是1695—1699年間弗裏德裏克三世請建築師為他的妻子索菲·夏洛特在柏林與波茨坦之間修建的一座樸素的避暑寓所。
1740—1746年,這裏又修建了洛可可風格的廂房,裏麵有皇室套間。1788—1791年,原本的大柑橘園西側,設計了一個施洛斯劇院和觀景樓的茶室。但在1943年的一場轟炸之後,夏洛滕堡宮幾乎被完全燒毀。之後經過幾十年,重建工作才完成。
今天,人們可以參觀宮殿中的各式房子和浪漫主義美術館。原先的施洛斯劇院成了史前史和古代史博物館,而大柑橘園也用於展覽。
典故傳說
【潛水艇逃亡】
1968年,一位東德青年自製了一個潛水艇潛水到西德。他用摩托車馬達,配上自己組裝的鋼板,以及導航儀,壓縮氣體等係統,在家造出了一個個人用的小潛水艇。這個潛水艇在水下航行了5個多小時,才從西德那邊冒出來,其中沒有發生任何事故。
他的逃亡過程使他立刻在西德找到了工作,各大機械公司競相聘用他做設計師。據說,後來他在機械設計上有了不小的成就。
知識百科
【柏林愛樂樂團】
柏林愛樂樂團是德國音樂表演團體,1882年創立。樂團團員都是來自德國和世界各國的出類拔萃的演奏家,具有高超的演奏水平,演奏技巧精巧絕倫,具有優異的反應力和適應力。樂團演奏曲目範圍廣泛,特別是演奏傳統風格的作品時更是得心應手,尤其是演奏德、奧作曲家的作品時更是首屈一指。因此,柏林愛樂樂團成為國際級的頂尖音樂團體。
14.布拉格
名城概覽
布拉格是捷克共和國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位於該國的中波希米亞州、伏爾塔瓦河流域,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城市建築風格獨特,頂部變化豐富,色彩絢麗奪目(紅瓦黃牆),因而擁有“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稱,號稱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但是布拉格的魅力絕不僅限於為數眾多的曆史古跡,更在於它獨一無二城市氛圍。不僅連續1000多年不間斷的建築發展為城市增添了許多神秘與浪漫,音樂、藝術、文學的發展更使整座城市絢麗多彩,將曆史和現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1992年,布拉格以其濃鬱的文化氛圍和獨特的建築風格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尋幽探秘:
1.“布拉格”是什麼意思?
布拉格在德語裏譯為“門檻”,由於伏爾塔瓦(Vltava)河在這裏流經一個暗礁,水流湍急,酷似越過一個門檻,所以將這座城市命名為“布拉格”。
奇境珍藏
【布拉格城堡】
布拉格城堡位於布拉格伏爾塔瓦河西岸拜特申山上,由聖維特教堂和大小宮殿組成,可稱得上是歐洲曆史上最偉大的古城堡建築群。它最初為波希米亞的皇室宮邸,後是曆屆總統的辦公室,現在仍然是總統與國家機關所在地。
該城堡建於9世紀,裏麵建有1所宮殿、3座教堂和1間修道院,占地約45萬平方米。建築涵蓋了從古代的羅馬式地基,到戰爭期間的後現代風格。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這裏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的長眠之所。
【查理大橋】
布拉格是一個多橋之城,碧波粼粼的伏爾塔瓦河穿城而過,共有18座大橋橫架在河水之上,其中,查理大橋是架在城內伏爾塔瓦河上的第一座橋梁,距今已有650多年的曆史,是曆代國王加冤遊行的必經之路。
橋長520米,寬10米,有16座橋墩,橋麵是磚石所砌,沒用一釘一木。這座歐洲最古老最長的大橋兩端是布拉格城堡和舊城區,將兩岸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藝複興式的建築連成一體。橋上有30尊聖者雕像,均是17—18世紀巴洛克建築風格,被歐洲人稱為“歐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術館”。
⊙尋幽探秘:
2.這座橋為什麼叫查理大橋?
大橋落成後,一直被稱為布拉格橋或石橋。1870年,正式將此橋命名為查理大橋,以表示對決定建橋的查理四世國王的尊敬和紀念。
【舊城廣場】
舊城廣場位於城市中心,是一個生氣蓬勃又饒富古意的廣場,這裏被稱為“布拉格心髒”。
舊城廣場已有900多年的曆史,這裏可以看到市政廳、天文鍾、迪恩聖母院、查理大學(1348年的中歐最古老的高等學府)、廣場中央1915年建成的胡斯像(以紀念查理大學校長胡斯誕辰500周年)等巴洛克、洛可可、羅馬式、哥特式各色建築。遠遠望去猶如一套完整的建築教材,與周圍各種粉色係房屋相互輝映。這裏也是人們集會的場所,經常可以看到跳著美麗舞蹈的女子和拉風琴的男子,可以盡情體味一把濃濃的布拉格風情。
【天文鍾】
舊市政廳外牆上的天文鍾是世界最著名的天文鍾之一,是一座精美別致的自鳴鍾。它分為上下兩座,上麵的鍾一年繞一周,下麵的鍾一天繞行一圈,每逢正點它都會隨著雄雞的一聲鳴叫,窗子關閉,報時鍾聲響起。
布拉格天文鍾由天文表盤、耶酥和十二門徒以及日曆鍾盤三部分構成,始建於1410年,是根據當年的地心說(整個宇宙以地球為中心)原理設計,這座大鍾至今走時準確,人們常駐足於此校對手表的時間。
典故傳說
【布拉格的由來】
相傳,莉布絲是傳說中的捷克統治者的女兒,被父親選為繼承人。但她後來不顧父王的反對愛上了農夫培密索爾,並嫁給了他,從此過上了樸素的鄉村生活。
一天晚上,她在夢中看到看見一個偉大的城市,它在森林中伏爾塔瓦河畔陡峭的懸崖上,那裏有一個男人,正在為房屋鑿出門檻,因為那裏要建起一座名叫布拉格(Praha)的城堡。並且王子和公爵們都要在門檻前彎腰,這個地方將得到尊敬,得到整個世界的讚美。
過了一段時間,由於國王擔心女兒過得不好,下令為他們兩個建了一座農場,也就是現在的布拉格。建好的城市裏的建築和公主夢中所見完全一樣,從此公主與農夫培密索爾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由此,布拉格一直是個彌漫著浪漫的地方,成為各國新婚戀人蜜月的首選。
知識百科
【音樂之都】
在布拉格可以聽到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不過更能代表布拉格品位的還是傳統的古典音樂。曆史上,這裏是莫紮特、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等音樂家重要的活動場所。
布拉格大街小巷都洋溢著美妙的音樂之聲,有時在查理大橋上會有爵士樂隊露天演出,很多著名古跡更是經常舉辦各種高水平音樂會。無論是市政廳巨型的布拉格皇家樂團音樂會,還是布拉格鄉間別墅的德沃夏克音樂會,甚至在捷克國家木偶劇院給小朋友舉辦的木偶音樂會,都是遊客非常樂意去體驗的。
15.布魯塞爾
名城概覽
布魯塞爾是比利時王國的首都,位於森納河畔,是比利時最大的城市,也是比利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且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歐洲聯盟的總部所在地。
布魯塞爾市的建立,是從979年開始算起的,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是歐洲曆史悠久的文化中心之一。世界上許多偉人,如馬克思、雨果、拜倫和莫紮特等都曾在此居住過。
布魯塞爾擁有全歐洲最精美的建築和博物館,素有“小巴黎”的美譽。城中有眾多的名勝古跡和博物館,城外有美麗的風景。其中給遊人印象最深的是布魯塞爾的“三大件”——第一公民小於廉、原子球塔和滑鐵盧古戰場。
⊙尋幽探秘:
1.布魯塞爾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979年,下洛塔林吉亞公爵查理在此修建要塞和碼頭,稱“布魯奧克塞拉”,意為“沼澤上的住所”,布魯塞爾因此得名。
奇境珍藏
【布魯塞爾大廣場】
布魯塞爾大廣場位於布魯塞爾市中心,始建於12世紀。大廣場呈長方形,長110米,寬68米,占地3400平方米,整個地麵由清一色的花崗石鋪就。廣場四周矗立著40多座哥特式、文藝複興式、路易十四式等風格迥異的建築。
廣場一側有一座5層的天鵝咖啡館,它曾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當年居住和工作過的地方。在大廣場的右側是獨具風格、雄偉恢宏的布魯塞爾市政廳。此外,矗立在廣場周圍的還有17世紀各種職業行會會址、公爵官邸、中世紀時代的石質建築、路易十四的行宮等素負盛名的建築物。
【滑鐵盧古戰場】
滑鐵盧是布魯塞爾南郊18千米處的一個小鎮。1815年6月18日,舉世聞名的滑鐵盧戰役便在小鎮南麵5千米外的田野上展開。
滑鐵盧古戰場的中心是一座45米高的土山,這是1826年比利時婦女用背簍運土堆成的。從山腳到山頂共有226 級台階。山頂環形大平台的正中,有一隻長4.5米、高4.45米、重28噸的鐵獅子雄踞於高6米的底座上,它右前爪踩著一隻圓球,麵朝法國方向,表示“威震”拿破侖。鐵獅子是用遺留在戰場上的廢鐵鑄造成的。山頂平台一側還有一塊巨大的金屬盤,上麵標刻著當年滑鐵盧戰役作戰路線和主要戰場。
⊙尋幽探秘:
1.滑鐵盧戰役是一場怎樣的戰役?
1815年6月18日,英、普、奧、俄等國結成第七次反法聯盟,由英國將軍威靈頓指揮於拿破侖率領的法國軍隊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南的滑鐵盧進行戰鬥,最後拿破侖戰敗。
滑鐵盧戰役是聯軍統帥威靈頓公爵以少勝多的戰役,這場戰役標誌著拿破侖這位不可一世的法國皇帝政治生命的終結。因此,滑鐵盧戰役被稱為是對歐洲曆史起“轉折作用”的一場大戰。而“滑鐵盧”一詞從此也成為了失敗的同義詞。
【布魯塞爾國王宮】
布魯塞爾國王宮坐落在布魯塞爾大廣場上,這是一座建在十根柱子上的用最纖細的石網狀花紋編成的建築,最早建於13世紀。
今天的國王宮看起來令人神往,青銅裝飾、精致輕巧的柱子、光線充足的長廊、細膩的鏤花石雕、精致小塔樓,這些都給這座宮殿塗抹上了童話的色彩。現在,“國王宮”裏是布魯塞爾曆史博物館,展廳裏詳細陳列了城市從創建之初以來的發展情況。
【原子球塔】
原子球塔位於布魯塞爾西北郊的海塞爾高地,有“比利時的埃菲爾鐵塔”的美稱。該塔建成於1958年,由比利時著名的建築大師昂·瓦特凱恩設計,這是比利時政府為當年在布魯塞爾舉辦的世界博覽會而興建的一座標誌性建築。
它高約102米,重達2200噸,由9個巨大的不鏽鋼圓球聯貫而成。每個圓球直徑約18米,圓球內又分為上下兩層。圓球和圓球之間由長26米、直徑約3米的不鏽鋼管相連接。從地麵到頂端最高的圓球之間設有快速直達電梯,而在其他各個圓球內都裝有自動電扶梯,每個圓球之間都可以自由往來。
典故傳說
【勇敢的“尿尿小童”】
在布魯塞爾市中心大廣場北麵,恒溫街及橡樹街的轉角處,豎立著世界著名的“尿尿小童”的銅像。銅像高半米左右,是個叉腰撒尿的兒童。這尊青銅小於廉像建於1619年,由比利時雕刻家捷羅姆·杜克思諾打造。
而關於小於廉撒尿的故事有好幾個版本,其中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當時,古代西班牙入侵者在撤離布魯塞爾時,準備用炸藥炸毀這座城市。小於廉半夜起來撒尿,剛好看見了正在燃燒的導火線,於是他一泡尿下去澆滅了導火線,拯救了整個城市的人。
為了紀念小男孩拯救城市的舉動,人們便製作了這尊銅像,並將之豎立在當年小於廉澆滅導火線的那條街上。
知識百科
【歐洲聯盟】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總部設在布魯塞爾,是由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又稱歐洲共同市場)發展而來,主要經曆了三個階段:荷盧比三國(荷蘭、盧森堡、比利時)經濟聯盟、歐洲共同體、歐盟。
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馬斯特裏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1993年11月1日,條約正式生效,歐盟正式誕生。歐盟其實是一個集政治實體和經濟實體於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
歐盟現有27個成員國,其宗旨是“通過建立無內部邊界的空間,加強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建立最終實行統一貨幣的經濟貨幣聯盟,促進成員國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通過實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國際舞台上弘揚聯盟的個性”。
16.梵蒂岡城
名城概覽
梵蒂岡是世界上一個特殊的城國,梵蒂岡城就是梵蒂岡城國的首都,這裏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也是羅馬教廷的所在地。
梵蒂岡城位於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市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梵蒂岡城區就是梵蒂岡國家的疆域,在這個麵積僅為0.44平方千米的地區內,集中了一批舉世無雙的藝術品和建築經典。城內名勝古跡眾多,宗教色彩濃厚。
198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梵蒂岡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尋幽探秘:
1.梵蒂岡城國是如何形成的呢?
早在8世紀時,梵蒂岡城就成為了教皇國的中心。1870年,意大利王國吞並了教皇國,教皇退居到梵蒂岡城。1929年,意大利政府與教皇簽訂了《拉特蘭條約》正式承認梵蒂岡屬於教皇,成為獨立的教皇國。
奇境珍藏
【梵蒂岡宮】
梵蒂岡宮位於聖彼得廣場的對麵,自14世紀以來一直是曆代教皇的定居之地,數百年來已幾經改建。
梵蒂岡宮是世界天主教的中樞,宮內有禮拜堂、大廳、宮室等,並有舉世聞名的西斯汀小教堂。西斯汀小教堂過去是教皇的私人用經堂,牆壁和天花板上的壁畫是由意大利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花費了4年時間繪製而成的《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這些畫的內容取材自《聖經》裏的故事,神態逼真,畫麵栩栩如生。其中的《創世紀》描繪了舊約中創世紀的9個場景,氣勢恢宏,人物眾多。西斯汀小教堂長40.5米,高20.7米,寬13.3米,是世界公認的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傑作。
⊙尋幽探秘:
2.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在壁畫《創世紀》中都描述了《聖經》裏的哪些故事?
這幅壁畫的畫題均取材於《聖經》的開頭部分,從開天辟地直到洪水方舟的故事。它們分別為《神分光暗》、《創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陸》、《創造亞當》、《創造夏娃》、《原罪——逐出伊甸園》、《諾亞獻祭》、《大洪水》和《諾亞醉酒》。整個畫麵由這9幅畫和眾多的裝飾畫組成,共繪有人物300多個。
【聖彼得大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是世界第一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它位於梵蒂岡中心的聖彼得墓地上,這裏是梵蒂岡教皇的教廷,也是歐洲天主教徒的朝聖地。
教堂最初由君士坦丁大帝建於326—333年,16世紀時教皇朱利奧二世決定將其重建,自1506年破土動工曆時120年,至1626年11月18日才宣告落成。
聖彼得大教堂為文藝複興式和巴羅克式建築風格,整座建築呈希臘十字架結構,造型傳統而神聖。教堂總麵積為2.3萬平方米,主體建築高達45.4米,長約211米,可容納近6萬人同時祈禱。
它不僅僅是一座華麗精美的建築聖殿,而且擁有數百件藝術瑰寶。登至教堂的圓穹頂部可以眺望全城,在圓穹內環形的平台上俯視,可以欣賞到教堂內壁的大型鑲嵌畫,有著名畫家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人的壁畫和雕塑藝術。
【梵蒂岡教皇圖書館】
梵蒂岡圖書館早期是教皇圖書館兼檔案館,後來被命名為“梵蒂岡教皇圖書館”。這裏是世界著名的人文科學圖書館,主要為神學圖書,非宗教類的圖書有曆史哲學、文學、藝術、建築和科學等諸多門類。
圖書館內珍藏有大量的古代手抄本、原稿書籍、印畫、書信以及法典等文獻。許多古典著作在古希臘和羅馬文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們記錄了文化與藝術的發展、複興與進步。因此,梵蒂岡教皇圖書館是西方世界最著名的圖書館之一。
典故傳說
【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的繪畫故事】
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是一對好朋友,他們都曾為梵蒂岡宮繪製壁畫,他們互相取長補短,水平難分高下。
一天,他們一起討論作品,由於見解不同,於是相約各自作一幅畫,讓大家來評價,看看到底誰高誰低。
約定的時間到了,那天廣場上擠滿了人,大家都想目睹兩位花壇巨匠的風采。
拉斐爾首先把畫板上的擋布揭開,他畫的是一個孩子頂著一筐葡萄。人們不約而同地驚歎起來,那畫上的葡萄如此逼真,竟引來了幾隻小麻雀去啄。米開朗基羅被冷落在一旁,默默地站在自己的畫後。觀眾們向他喊道:“快把你的擋布取下來,讓我們看看你的那幅畫。”可是,米開朗基羅仍然站那發愣。
拉斐爾見狀也不免為之著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他走上前去說:“你磨磨蹭蹭地在做什麼?快把擋布取下來讓我們看看呀!”說著就去扯那塊布。突然,他像被電擊一般愣住了,然後轉身向觀眾宣布:“我輸了。”
原來,那塊擋布就是米開朗基羅畫的,拉斐爾騙了麻雀,而米開朗基羅的畫連人也騙了。
知識百科
【天主教】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派別之一,又稱為公教。天主教的名字取自中國人根據明朝末期時耶穌會傳教士的翻譯,以及中國的一句古話——“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
據2000年統計,全世界的天主教信徒約為10多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7%,是目前基督教的教會中最為龐大的教會。
17.佛羅倫薩
名城概覽
佛羅倫薩是意大利中部的一座城市,位於亞平寧山脈中段西麓盆地中,是意大利托斯卡納區的首府。同時,這裏還是連接意大利北部與南部鐵路、公路網的交通樞紐。1860年意大利統一後,佛羅倫薩曾作過11年首都。
佛羅倫薩是一座具有悠久曆史的文化名城,它最早興建於羅馬共和國愷撒大帝(前102—前44)在位時期。市區仍然保持著古羅馬時期的城市格局,城中有大量中世紀的建築。這裏既是意大利文藝複興運動的發源地,又是歐洲文化的發源地。全市有40多個博物館和美術館、60多座宮殿及大小教堂,收藏著大量的優秀藝術品和珍貴文物,因而又有“西方雅典”之稱。
另外,佛羅倫薩還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詩歌和繪畫的搖籃,偉大詩人但丁就出生在這裏。
⊙尋幽探秘:
1.說起意大利佛羅倫薩,就不能不說但丁。那麼但丁又是誰呢?
阿利蓋利·但丁(1265—1321),意大利詩人、現代意大利語的奠基者,也是歐洲文藝複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之一。但丁一生著作甚豐,其中最有價值的是《神曲》,此外,他還寫了《新生》、《論俗語》、《饗宴》及《詩集》等著作。
奇境珍藏
【花之聖母教堂】
花之聖母大教堂又叫聖母百花大教堂,位於佛羅倫薩大教堂廣場的中心。大教堂1296年開始建造,花了175年的時間才最終建成。
這座大教堂以綠、白、紅三色大理石裝飾,教堂的主體采用哥特式建築的形式,巨大的圓形天頂則采用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形式。這個圓頂是1463年完成的,設計師布魯內雷斯基(1377—1446)在建造這座圓頂時,模仿了羅馬萬神殿圓頂的建造技巧。圓頂內部是意大利畫家瓦薩裏(1511—1574)所繪製的穹頂畫《末日審判》,大廳牆壁上有壁畫《喬凡尼·阿古托紀念碑》和為紀念但丁誕辰200年所繪的《但丁與神曲》,另外還有許多浮雕作品。教堂北側有463級台階通往圓屋頂的頂端,在那裏可以俯瞰整個佛羅倫薩老城區的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