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獨立製片人(2 / 2)

盡管《狗的生涯》獲得了成功,但報界對卓別林卻頗有微詞,甚至有人公開指責他說:

“查理,你為什麼不去參軍?”

其實,卓別林自己也做過體檢,他的體重118磅,身材矮小,要參軍根本就不合格。

除了個別尖刻的人,大部分民眾都是善良的,還有人替他辯護說:

“查理拍笑片比參軍更重要。”

戰事始終糾結著所有民眾的心,協約國的戰士們在血與火中堅持著自己的陣地。第三次自由公債募購運動,卓別林和他的朋友瑪麗·碧克馥和道格拉斯·範朋克等都被邀請了。趁此機會,卓別林也為美國出了一份力。

卓別林還利用他所掌握的演講技巧第一次公開講話,他與旁邊的一個高大英俊的海軍軍官交談起來,那位軍官幽默地對他說:

“您在台上講什麼都可以,但千萬不要講笑話。”

於是,卓別林跳上臨時搭起的台子,激動地對公眾大聲疾呼:

“德國人已經到了你們大門口!我們必須攔住他們!隻要你們買自由公債,我們就能夠攔住他們!記住了……每買一份公債,你就救活了一個士兵,一個母親的兒子!就可以早日打勝這一仗!”

由於過於激動,卓別林不慎從台上滑了下來,栽在那位海軍軍官的頭上。這位軍官就是後來的美國第三十一任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當時的海軍部長助理。

募捐結果十分理想,僅卓別林一人就募集了上百萬美元。後來,他們又受到了威爾遜總統的接見。

根據這一次的經驗,卓別林又想到了拍攝《公債》一片。

(三)

卓別林骨子裏是反戰的,他看到那些年紀輕輕的軍官士兵們要奔赴戰場,便又產生了新的想法,於是拍攝成了《夏爾洛從軍記》。

有人把《夏爾洛從軍記》稱作是一首“諷刺性的史詩”,這也是卓別林首次嚐試用影片來諷刺戰爭的殘酷性。

在這部影片當中,夏爾洛是個有家室的男人,他的妻子是個很厲害的角色。當他帶著幾個孩子回家,剛走到門口,畫麵上就出現一個大煎鍋,鍋子迎頭砸在他的腦袋上。雖然他的妻子沒有出現在畫麵上,但繩子上晾著的肥大如旗幟的女襯衫和母象都能戴的大乳罩,就已暗示出她有多麼高大……

雖然妻子很凶,但夏爾洛還是不願意去打仗。無奈,他還是被征入伍,離開了孩子、妻子,成為一名新兵。他不會扛槍,走路也總是慢半拍,還一拐一拐地外八字。當教官讓他把腳尖向內時,他又變成了內八字。在訓練中更是笑料百出,當夏爾洛被派去前方偵察時,他把自己偽裝成一棵樹。

夏爾洛參與了壕溝戰,在一場進攻德軍陣營的作戰中,他單槍匹馬成功地俘虜了13名德兵。當向敵軍戰壕射擊時,他從容而鎮定,打死一個敵人,就在黑板上劃一道。此時,他再也不是那個新兵夏爾洛了,而是開始成熟老練起來。當他發現他誤認為打死的士兵回敬他一槍時,他又從容地擦掉一筆。

最後,他又技巧性地活捉德軍前線司令,使得大戰結束。

此時,卓別林又打出了“世界和平——人類將會美好”的字幕,宣揚他的反戰主張。

就在夏爾洛成為英雄,並被眾人喝彩時,鏡頭突然一轉:夏爾洛還在軍帳中睡覺。忽然,他被人們用力搖醒,原來這一切都是他自己做的一場夢而已。

這部影片的細節相當真實,夏爾洛既可愛又傷感,讓人通過夏爾洛的經曆直麵戰爭殘忍和醜惡的一麵。

後來,影片還做了些許的改動。1918年10月20日,當它終於與觀眾見麵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那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接近尾聲,各國士兵在陸續撤回本土。因此,它也成為士兵們最愛看的電影。

《夏爾洛從軍記》的拍攝時間過長,也超出了預算。卓別林想要第一國家影片公司給他補助一些額外開銷,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公司的吸金石。但當卓別林提出“要求加錢隻是為了保持我的作品水平”時,吝嗇的公司董事們卻並不同意他的這個提議。

接著,雪尼又獲悉電影業開了一次會,即所有的電影製片公司要組成一個托拉斯,卓別林就和自己好友道格拉斯、瑪麗·碧克馥和格裏菲斯商量,他們聯起手來,在原財政部長、威爾遜總統女婿麥克·阿杜的支持下,於1919年4月成立了聯美影片公司。

有了自己的影片公司,他們就可以為擺脫大電影公司的束縛和剝削爭取到更多的創作自由和更大的利潤了。

有一次,某處舉行模仿卓別林演技比賽,參加的人有三四十人之多,卓別林自己也隱名參加,結果他得的竟是第三名,卓別林覺得這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大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