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警察努力把埋伏在電影院入口前的人群清除掉,因為上萬的影迷把百老彙大道擁塞住了……”
(三)
影片延續了卓別林一貫的喜劇風格,同時又增加了更為強烈的社會批判性,因而具有更加深刻的曆史意義。
片頭一開始就是經典的蒙太奇鏡頭:一大群羊衝過一扇柵欄門,緊跟著是一大群工人湧出地鐵到工廠去上班……
為了提高效益,董事長在廠房裏安裝了電視掛屏和攝像裝置,以監視裏麵的每個角落和每個工人。查理(卓別林飾)一刻不停地擰緊傳送帶上運送的大螺絲帽,他想搔搔癢,馬上其他工人就跟不上了。他想休息一下,去抽根煙,被經理從監控中看到,斥責他趕緊去工作……
一個發明家向經理推薦了自己發明的“自動喂飯機”,讓工人吃飯時還可以幹活。經理讓查理來試試這個新玩意兒,結果笑料百出:“自動喂飯機”運轉失靈,查理被強行喂進去3個螺絲,滾燙的湯澆了他一頭一臉……
顯然機器不好使,經理拒絕引進。查理工作的小組進度太慢,經理讓加快機器的運轉速度,查理隻能拚命地擰螺絲,他被卷進機器裏也渾然不覺。被救出來後的查理精神失常了,看到圓形的東西就想擰;看到女秘書衣服的紐扣,也追過去想要擰緊它……他被送到了瘋人院。
出院的查理誤打誤撞地又被投進了監獄,他在監獄裏立了功被提前釋放,又被介紹到造船廠工作,結果他把一條尚未造好的船放下了海……
到處都是失業的人群,查理想到隻有再回監獄才能吃飽飯。他開始想方設法犯法,在車上邂逅因偷搶食物被捕的流浪女郎(寶蓮·高黛飾),並愛上了她,兩人逃離了警車。
隨後,查理又在一家大百貨公司找到一份守夜的工作,他為了女友還兼穿滑輪鞋進行表演(此刻,卓別林的冒險天賦表現出來,他蒙上眼睛,在一處損壞的樓口進行表演),最後被當成竊賊入獄。而流浪女郎則找到了一份舞女的工作。查理出獄後,她推薦查理去當侍者,還要進行表演。為了糊口,查理隻得唱了一首《我在尋找蒂蒂納》。正好孤兒院的人又追趕到這裏,他倆逃出酒店,向更深的前方走去……
《摩登時代》是世界上最後一部無聲故事片。在拍攝這部影片中,卓別林依然是矛盾的。在影片行將結束時,他唱了一首歌,混用英、德、意、俄、西班牙語合成的這首歌至今為世人傳誦。
新聞媒體也把對影片的關注放在了這首歌上,甚至打出大字標題:
“夏爾洛終於開口!”
“流浪漢第一次發出了聲音!”
“卓別林以一首歌來告別了他的無聲時代。”
……
一個人不可能戰勝一個時代,即使如卓別林般智慧而富有才氣者亦然。卓別林用這首歌與他的無聲片做了最後的告別。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非常推崇卓別林的電影。一次,他在給卓別林的一封信中寫道:“您的電影《摩登時代》,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看懂。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偉人。愛因斯坦。”卓別林也給愛因斯坦回了一封信,信中寫道:“我更加欽佩你,因為你的相對論世界上沒有人能弄懂,但您已經成為一個偉人。卓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