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與記憶:
1.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
2.護士的法律地位。
3.醫療衛生違法行為及法律責任。
理解與分析:
1.醫療衛生法、醫療事故的概念。
2.護士與病人之間特殊的法律關係。
3.護士的法律責任。
4.舉例說明提高護士法律意識的策略。
綜合與應用:
準確理解護士和護生的法律責任、義務和範圍,自覺地維護自己和病人的合法權益。
護理工作是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護理實踐中,由於服務對象的特殊性、疾病的複雜性、職業的高風險性,以及醫療護理技術的局限性等因素,使護士麵臨的法律問題日益增多,也給護理學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學習有關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正確認識自己及服務對象應該享有的合法權益及應該承擔的法律義務,應用法律手段維護服務對象和自身的合法權益、規範和調整各種護理活動,更好地處理有關法律問題,才能避免法律糾紛,提高護理質量。
案例與思考
案例131:李女士,53歲,不慎摔倒,急診入院,臨床診斷蛛網膜下腔出血,急診手術後入ICU病房,特級護理。護士小陳負責該病人的護理。次日中午小陳因工作暫時離開病房,病人
躁動墜床,出血加重導致昏迷。
問題思考
生理1.李女士出血加重導致昏迷可能帶來哪些危險?
心理2.李女士墜床後可能給家屬帶來哪些問題?
社會文化3.李女士發生墜床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4.從法律角度判斷小陳離開病房是什麼行為?她是否應該為此承擔法律責任?
5.該案例是否屬於醫療事故或屬於哪種醫療事故?
一、.我國法律體係及立法程序
法律(1aw)是由國家立法機關製定的人們行為規範的準則,依靠國家強製力調整各種社會關係,其嚴肅性、公正性及強製性是其他手段都無法取代的。法律對調節和保障人們的社會、家庭、經濟生活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現代社會人們必須學法、懂法,以便更好地執法、守法及得到法律的保護。
(一).我國的法律體係我國的法律體係是由我國各個法律部門的現行規範所形成的有機聯係的統一整體。包括:憲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勞動法、刑法、訴訟法、軍事法等。其中,與護理實踐密切相關的法律體係有:刑法、民法及衛生法。
(二).我國的立法程序立法程序是指國家機關製定、修改和廢除法律、法規的步驟或階段。其基本程序有四個步驟:法律議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討論及審議、法律草案的通過、法律的頒布。
二、.醫療衛生法規概述
醫療衛生法規通過人們對醫療衛生與醫療實踐中各種權利和義務的規定,調整、確認、保護、發展良好的醫療法律關係和醫療衛生秩序。它反映出了醫療衛生領域內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一).醫療衛生法的概念醫療衛生法是我國法律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國家製定或認可的,並由國家強製力保證實施的醫藥衛生方麵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屬於特殊行政法,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等,以及與上述法律法規相應的一係列配套規定。醫療衛生法規表現形式既包括國家立法機關正式頒布的規範性文件,也包括許多非正式立法機關頒布發行的在其所轄範圍內普遍具有實效的規章,如衛生條例、規則、決定、標準、章程等,涉及憲法和其他法規中有關衛生的內容。
(二).醫療衛生法的特征
1.以保護公民的健康權利為宗旨醫療衛生法的主要作用是維護公民的身體健康。公民享有保障心理、機體和生理功能安全的基本權利。
2.調整的內容具有廣泛性醫療衛生法的內容對衛生行政組織、衛生行政管理、衛生行政監督、醫院管理、醫護資格、計劃生育、母嬰保健、衛生類學校的設置等都作了規定,其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涉及社會的多個領域和方麵,關係到社會的每一個人。
3.調節手段多樣化維護公民健康涉及複雜的社會關係及一係列技術問題,需要吸收並利用其他部門的法律,如民法、行政法、刑法、經濟法、環境法等多樣化的調節手段。
4.技術規範和法律規範有機結合醫療衛生法將保護公民健康、防治疾病的客觀規律加以法律化,使其成為規則,人人遵守,最大限度地趨利避害。不遵守醫療衛生技術規範,造成嚴重後果者,將受到法律的懲罰。
(三).醫療衛生法律關係法律關係是法律規範在調整人們之間的社會關係過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關係。包括主體、客體及以權利和義務為主要內容的三個相互關聯的基本要素,醫療衛生法律關係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