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宴請禮儀(3 / 3)

(2)飲酒。主人向客人敬酒時,客人應起立回敬。

當主人給客人斟酒時,有酒量的也要謙謝一下,不要飲酒過量,導致酒後失態;不善飲酒的可向主人說明,或喝一小口,表示對主人的敬意。無論主人還是客人,都不應強勸別人喝酒。

飲酒以及喝其他飲料時,要把嘴抹幹淨,以免食物殘渣留在杯沿,十分不雅。飲酒時,倒“八分”滿,要慢斟細酌,不要“咕嘟咕嘟”直往下灌。

(3)進餐。總的來說,進餐時吃相要文雅,舉止要得體,一般禮儀如下所述:①用餐時須溫文爾雅,從容安靜,不能急躁。②不要兩眼盯著菜隻顧吃,要照顧到別的客人,謙讓一下,尤其要招呼兩側的女賓。③與鄰座交談時,切忌一邊嚼食物,一邊與人含含糊糊地說話。④必須小口進食,不要大口地塞,食物未咽下,不能再塞入口。⑤閉嘴咀嚼,不要發出咀嚼聲。⑥湯、菜太熱時,不要用嘴去吹,要等稍涼後再吃;喝湯時,也不要發出聲音。⑦吃進口的東西,不能吐出來,如燙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衝涼。⑧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⑨在餐桌上,手勢、動作幅度不宜過大,更不能用餐具指點別人。⑩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時,均應避免跟人說話或敬酒。{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口就食物。食物帶汁,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則湯汁滴在桌布上,極為不雅。{12}切忌用手指掏牙,應用牙簽,並以手或手帕遮掩。{13}若要咳嗽、打噴嚏,將頭轉向一邊,用手帕捂住口鼻。{14}不要伸懶腰、打哈欠,毫無控製地打飽嗝。{15}喝酒宜各隨意,敬酒以禮到為止,切忌勸酒、猜拳、吆喝。{16}如欲取用擺在同桌其他客人麵前之調味品,應請鄰座客人幫忙傳遞,不可伸手橫越,長驅取物。

10.進餐時應付意外的禮儀

進餐過程中有時會遇到一些意外事件,如何處理好這些意外才能不失禮儀呢?以下列舉了一些常見的事件,供大家參考。

(1)自己的餐具掉在地上,可向服務員再取一副。

(2)不慎將酒、水、湯汁濺到他人衣服上,表示歉意即可,並遞上手帕或餐巾。不必恐慌賠罪,反使對方難為情。

(3)失手打翻了醬碟,應向注意到你的人婉言致歉,不要大聲嚷嚷,也不要沒完沒了地自責。

(4)席間一般關掉手機,或把手機調至振動。離席回電時,應向主人或左右的客人致歉,輕輕拉開坐椅離去。

11.離席

等主人宣布宴會結束時,客人才能離席。客人應向主人道謝、告別,如“謝謝您的款待”,“您真是太好客了”,“菜肴豐盛極了”,並向其他客人告別。如果客人有事要提前離席,則應向主人及同席的客人致歉。

12.宴會入席禮儀

一般來說入席時,應該按照請柬上的座次,不要隨便亂坐。但是不同情況要不同對待,在主人沒有到場的情況下,即使請柬上寫著你的桌次和座號,也應以聽主人招呼和安排為好;若沒有安排座次,你可以與你的朋友和熟人坐在一起。

就座時,要向其他客人表示禮讓,不要旁若無人地就座。就座後,要保持坐姿端正,與他人交談,聲音不可太高。對於夫妻同赴宴的情況,應該注意衣著的式樣、顏色,盡量注意保持和諧。這樣會為主人的宴會增加光彩,既贏得諸客人的歡迎與歡心,也會使主人內心欣喜。

宴會一般來說都會有上菜的空隙時間,在這段時間裏,通常主客之間常有簡短的交談。作為客人,要認真答對,不可一入座就隻等進食,或玩弄或敲打碗筷,或左顧右盼東張西望,要保持優雅和穩重。

13.商業午餐和晚餐中的禮儀

首先要掌握好出席時間。出席宴請時,抵達時間早晚、逗留時間長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對主人的尊重與否。遲到或逗留時間短,則常被視為有意冷落他人或是失禮的表現。應在主賓離席後,自己再告詞,確有事情需要提前退席,則應向主人說明後再悄悄離去。

到達宴請地點,先到衣帽間脫下大衣和帽子,然後前往主人迎賓處,向主人問好,如帶有禮品,應及時交給主人。

入座與進餐時應聽從主人的安排,如鄰座是年長者或婦女,應主動協助他們入座。取菜時,自己食盤內不要盛得太多,如遇本人不能吃或不喜歡的菜,服務員上菜或主人勸菜時,不要拒絕,可取少量放在盤內,並及時致謝。對不合口味的菜,切勿露出難堪的表情。吃東西時不要發出聲音,要閉嘴咀嚼,魚刺、骨頭、硬殼等,不要直接外吐,應用筷子取出(西餐時,吐在叉上),然後放在骨盤內,不要放在桌上。用過的牙簽等細小物品最後也都應放進食盤裏麵。

無論主人還是客人,都應積極參與同桌人的交談,特別是左右鄰座。不能僅同熟人或隻同一兩人交談。鄰座如不相識,可先作自我介紹。

祝酒時不要交叉碰杯。在主人和主賓致詞、祝酒時,其他人應暫停進食,停止交談並注意傾聽。碰杯時,目光要正對對方以表誠意。另外,主人為了便於工作和進食,還常常采用自助餐的形式來招待客人。吃自助餐時應注意以下禮儀,即進餐廳後,先看一圈,對菜點的擺布和服務設施有個了解,這樣取菜時可做到心中有數。每種菜點取用時都不要貪多,特別是大家都愛吃的東西更如此,寧可吃完後再取,也勿取滿滿一盤讓人笑話,甚至吃不下造成浪費。取菜時要有秩序,按順序排隊取,不要擠在一起取菜。人多時可禮貌地在一旁等一會兒。取菜點時要依菜點原來擺放的樣子順序取,不要在盤中翻來找去,這樣既不美觀,又不禮貌。熱菜、冷食要分開放入自己盤中,切勿堆成一團。取到自己盤中的菜點,即使不愛吃,也絕不能再放回去,可剩在盤中,放在邊桌上,待服務員取走。盡量做到吃什麼取什麼,吃多少取多少,不夠再取,避免浪費。如不小心取多了菜點而沒吃完,可待服務員收盤時道聲“對不起”。

14.中餐禮儀

舉行中餐宴會,應提前發出請柬。其內容包括活動形式、舉行的時間及地點、主人的姓名(以單位名義邀請,則用單位名稱)。請柬行文不用標點符號,所提到的人名、單位名、節日名稱都用全稱。請柬格式與行文,中外文本差異較大,注意不能生硬照譯。如果宴請外賓,則宴會時間的選定應避開外賓的忌諱,如對信奉基督教的人士不要選13日,伊斯蘭教在齋月內白天禁食,宴請宜在日落後舉行。此外,菜肴的選擇應兼顧外賓的飲食習慣和宗教信仰,如宴請印度教徒不能用牛肉;伊斯蘭教徒不飲酒,用清真席;佛教徒隻食素,不吃海參和動物內髒。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盤、碗、碟、筷、匙幾種。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和湯匙最好放在專用的小架上。醬油、醋、辣油等佐料應一桌數份,並要備好牙簽和煙灰缸。有時宴請外國賓客時,除放置筷子外,還應擺上刀叉,一桌數份。

上菜應按照下述順序,即先上冷盤,後上熟菜,最後上甜食和水果。宴會上桌數再多,各桌也要同時上菜。上菜的方式大體上有以下幾種:一是把大盤菜端上,由各人自取;二是由招待員托著菜盤逐一往每個人的食盤中分讓;三是用小碟盛放,每人一份。

用餐時要注意文明禮貌。對外賓不要反複勸菜,可向對方介紹中國菜的特點,吃不吃由他,不可強為他人夾菜。

一般在正式宴請時,應先用公筷或湯匙將所需菜肴接夾到自己的盤碟中,然後再用自己的筷子慢慢食用,而不能直接到菜盤中夾菜送入嘴裏。正確使用筷子用餐有八忌:

第一,每次一筷夾的菜不宜太多;

第二,夾菜後接夾到自己盤碟途中不能滴水不停;

第三,不能用筷子如“撥草尋蛇”似的在菜盤中胡攪一氣;

第四,不能在用餐前將筷子放入湯中“洗涮”;

第五,不能用嘴吮筷子的菜鹵;

第六,不能用筷子代替牙簽剔齒縫;

第七,不能用筷子敲打盤碗;

第八,不能用筷子指點人。

若同時需要使用湯匙時,應先將筷子放下。右手握筷,左手持匙的做法同樣是忌諱的。

假如遇有魚刺肉骨之類的雜物需要吐出時,也必須用筷子放在嘴唇間將雜物接送到自己的碟盤中,直接吐於桌布上的行為是不禮貌的。

另外還應注意,吃東西要把嘴閉上咀嚼,不要拿筷子和湯匙整個往嘴裏塞;喝湯不要發出聲音,湯若太燙,可過一會兒再喝,不要用嘴去吹;不要一邊吃東西,一邊找人聊天;用牙簽剔牙時,應用手或餐巾掩住嘴;不要讓餐具發出任何聲響。

客人入席後,不要立即動手取食,而應待主人打招呼,再與大家一同開始用餐。不要無故在中途離去。吃飽後,應等眾人都放下筷子,並見主人示意散席時,方可離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