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全國職工素質建設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全國工會係統職工素質建設工程的總體規劃、統籌協調和工作實施,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由宣教部負責。各地工會要在黨委的領導下,結合本地工作實際,建立領導機構,製定工作目標,並協調各方麵的力量和資源共同推動職工素質建設工程,努力形成黨委領導,政府支持、工會牽頭、社會參與的職工素質建設工程工作格局。
2.完善管理機製。加強對職工素質建設工程的全過程管理,逐步形成績效考核一體化的管理模式。積極參與製定各類鼓勵職工提升素質的政策法規,為職工學習成才提供法律依據和製度保障。逐級量化工作目標,明確工作內容、規範職責分工,並納入各級工會領導幹部管理考核範圍。要從轉變工作方式入手,積極主動爭取黨政重視和支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整合工會內部資源,堅持區別情況,分類指導,以點帶麵,務求實效。定期表彰獎勵在職工素質建設工程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及時推廣交流基層創造的新經驗、新成果。
3.抓好陣地建設。整合各類教育培訓資源,辦好工會各類職工院校、企業職工學校、農民工學校、女職工培訓示範學校和職工技能培訓基地,為增強職工的崗位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打造多樣化、廣覆蓋、開放式的晉級平台。積極爭取將工人文化宮、體育場、俱樂部、職工學校、“職工書屋”等工會文化教育培訓陣地納入公共文化教育管理體係。充分發揮各類工人報刊和工會網站的作用,建設一支職工網絡評論員隊伍,使之成為職工教育、輿論宣傳和維護職工權益的重要陣地和力量。
4.加大資金投入。加大對職工素質建設工程的專項資金投入,各級工會要從本級工會經費預算中安排一定數量的專項經費用於職工素質建設工程,重點用於職工文化教育、技能培訓和陣地建設。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對職工教育培訓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文件規定,推動和督促企業把工資總額的1.5%-2.5%的職工教育培訓經費的足額提取和使用納入集體合同,通過職代會、廠務公開等形式,加強職工群眾監督,確保經費總額的60%以上用於一線職工教育培訓。
5.創新工作方式。運用現代遠程教育,建設以衛星、電視和互聯網等遠程開放繼續教育服務平台,為職工提供方便、靈活、個性化的學習條件。大力推動職工繼續學習和終身學習,滿足職工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要,探索繼續教育學分積累與轉換途徑。建設以中工網為依托的全國職工教育專題網站,開辦職工教育培訓專題網頁和欄目。組織編寫製作適合職工素質提升需要、體現工會特色的職工教育培訓教材和職工讀物。建立適應多層次需求的師資骨幹隊伍。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和督促檢查活動,努力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6.擴大輿論宣傳。積極協調各類主流媒體,加大對職工素質建設工程的宣傳力度,擴大職工素質建設工程的社會影響力。充分發揮以工人日報為龍頭的工人報刊、網站的輿論引導作用,廣泛宣傳職工素質建設工程中的先進經驗和先進典型,加大對有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的宣傳表彰力度,形成人人參與素質工程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
國有企業班組建設的指導思想
班組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或管理工作最基層的組織單元,是激發職工活力的細胞,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構建和諧企業的落腳點。加強班組建設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改革創新,不斷完善加強班組建設管理機製,堅持以落實崗位責任製為核心,以高效安全完成各項生產(工作)指標(任務)為目標,以不斷提升班組管理水平和員工隊伍素質為重點,增強班組團隊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切實加強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基礎管理,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和諧發展、共同進步,為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打牢堅實的基礎,推動國有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國有企業班組建設的總體目標
適應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的總體要求,在班組建設和班組長隊伍建設中,做到工作內容指標化、工作要求標準化、工作步驟程序化、工作考核數據化、工作管理係統化,奠定企業紮實的管理基礎。把班組長培養成為政治強、業務精、懂技術、會管理和具有現代意識的企業基層管理者;提升班組成員的綜合素質,把班組員工培育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敬業、勤奮、創新、踏實,熱愛本職崗位的勞動者。把國有企業班組建設成為“安全文明高效、培養凝聚人才、開拓進取創新、團結學習和諧”的企業基層組織,為職工搭建不斷提升技能水平,充分展示自身能力和抱負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