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典型經驗(1 / 2)

廣西柳州鋼鐵(集團)公司開展“和諧企業”建設

2010年9月17日來源:《廣西日報》

鐵水奔騰,焦爐流火,鋼花飛濺,管道縱橫……這就是充滿現代化氣息的柳鋼。曆經50多年的風雨曆程,廣西柳州鋼鐵(集團)公司現已建成年產千萬鋼規模,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鋼鐵基地,廣西最大的工業企業。

“生產經營已是一麵旗,和諧建設也要奪冠。”這是柳鋼董事長、黨委書記陳永南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這個職工總數1.5萬人的企業正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努力打造和諧企業,為廣西的和諧建設作貢獻。

強優柳鋼以人為本

“要把和諧創建融入轉型創業工作之中,人是最根本的因素。”柳鋼總經理梁景理說得斬釘截鐵。柳鋼今年出台了《柳鋼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活動實施意見》、《柳鋼進一步深化創先爭優活動實施意見》和《柳鋼黨組織建設年活動實施意見》三個意見,積極開展爭創“四強四好”黨組織、爭做“四帶四優”黨員活動,發揮黨組織政治優勢和黨員的帶頭作用。各級黨組織、黨員紛紛行動起來,聯係實際把日常工作難題作為學習主題,把轉型創業重點作為研究課題,營造了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濃厚氛圍。

柳鋼十分注重人才隊伍建設,為科技人員提供寬鬆的環境,讓他們能夠在學習、交流、培訓的過程中不斷補充新知識,提升新能力。柳鋼現有高級職稱者270多人、中級職稱者1200多人、管理人員4000多名,該集團製定的優秀專家、學科帶頭人、技師帶頭人、職稱評聘分開等製度,在全區和全國鋼廠都產生了較好的影響。

為降低焦比,柳鋼煉鐵廠廠長韋韜奮戰幾天幾夜,把各項技術指標分解到每座高爐、班組和個人,不少值班工長放棄節假日,硬是使焦比達標,年省成本數以億計。這樣的事在柳鋼數不勝數,每位職工都要成為改革創新的推動者、實踐者,在本職工作中,不斷尋找優化操作、指標、工藝質量、成本消耗的最佳結合點,在精細管理的嚴格要求下不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文明柳鋼溫暖家園

焦化廠某職工因患尿毒症急需換腎,中軋廠丘宗健的愛人羅娟聽說這一消息後,毅然把自己的腎捐了出去。羅娟說,我們都是柳鋼的人。

“多年來,柳鋼一直堅持在為員工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的過程中貫穿思想教育,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提高員工的精神境界,使廣大員工切實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從而產生向心力。”柳州鋼鐵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鍾海如此解釋。

柳鋼推行廠務公開,定期召開廠情發布會,並通過職工代表查詢活動、公開欄、宣傳媒體等方式,有效保證了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職工滿意率達99.5%。注重完善勞動用工規章製度,堅持平等協商集體合同製度,使涉及職工合法權益的合同條款得到有效實施。柳鋼還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為職工辦理“五險一金”,為職工建立了住房、物業、水電、交通等各項補貼,認真執行國家規定帶薪年休假等製度。

“和諧柳鋼”係列文化廣場活動,第八屆柳鋼職工運動會,多屆世界級女子乒乓球精英賽,“柳鋼杯”全國冶金職工羽毛球賽,2010年斯坦科維奇杯洲際籃球賽……大量群眾性文體活動,倡導著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

在企業發展的同時,柳鋼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在捐資500多萬元結束融水苗族自治縣雨卜村、中坪村扶貧任務後,今年開始了新的扶貧點融安縣橋板鄉古板村的扶貧工作,還對口捐資100萬元幫扶城鄉風貌改造工程,結對幫建點柳城縣馬山鄉托寸屯。

綠色柳鋼科學發展

7月23日,隨著連接老高爐和除塵器的煤氣下降管被切割斷開吊裝下地,柳鋼開始拆除3座425立方米高爐和1座306立方米高爐的工程。為進一步加快推進鋼鐵行業淘汰落後產能,柳鋼將在兩年內將這4座老式高爐拆除完畢,共計淘汰200萬噸煉鐵能力。

“綠色鋼鐵”是保證柳鋼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柳鋼認真執行《環境保護法》,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已投入20億元開展節能減排環境治理工作,以可持續發展為方向,以生態文明為目標,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2009年,柳鋼實際完成循環經濟項目有燒結機煙氣脫硫、幹熄焦、熱電機組、A區工業廢水集中處理站等。全年實現重大環境汙染事故為零,外排工業廢水達標率100%,外排廢氣達標率99%,工業水循環利用率97%,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共贏,獲得“中國節能減排二十佳企業”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