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索現代企業製度下發揮職工民主管理作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有效途徑(1 / 3)

1.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製度。企業黨組織要支持和保證職工代表大會依法行使各項職權。企業重大決策必須及時向職工代表通報,企業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前必須廣泛征求職工意見,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必須提請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改製為非國有企業的方案,必須提交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其中職工安置方案要經過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後方可實施。企業領導班子和主要負責人必須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履行職責和廉潔自律的情況,並由職工代表進行民主評議。建立職工董事、職工監事製度,職工董事、職工監事由職工民主選舉產生。加強職工代表培訓,提高職工民主管理素質和水平。正確處理職工民主管理與企業負責人依法管理的關係,既要尊重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發揮職工民主管理和監督的積極作用,也要尊重維護出資人權益,支持企業負責人依法行使經營管理權力,發揮企業負責人在企業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關鍵性作用。

2.深入開展廠務公開工作。進一步健全廠務公開的領導體製和工作機製,完善廠務公開的內容和方式,提高廠務公開的實效。除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保密事項和企業科技、商業秘密外,企業重大事項都應向職工公開。從企業實際出發,從職工最為關心的問題人手,重點抓好企業改革發展穩定和生產經營中的重點難點、關係職工群眾切身利益、企業負責人廉潔自律等情況的公開。

3.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企業黨組織要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法律法規,依法保障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企業工會組織要積極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從維護職工根本利益出發,協調出資人、企業與職工之間的關係,處理好各種矛盾與糾紛。企業黨組織要監督勞動合同製度的執行,推行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製度,建立協調穩定的勞動關係和勞動關係預警協調機製。探索完善維權和幫困救助工作機製,注意傾聽職工呼聲,落實幫困救助各項措施,幫助職工特別是困難職工解決工作生活上的實際困難。

國有企業共青團工作的總體要求

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共青團工作的總體要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探索、創新國有企業團的組織形式和工作機製,推動國有企業團組織逐步實現“五個有”目標(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有一支能夠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的團員隊伍、有服務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工作並具有青年特點的活動、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製度、有保證工作正常開展的經費和陣地),不斷增強團組織的內在活力,團結帶領廣大青年職工為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國有企業共青團工作的基本原則

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共青團工作的基本原則:一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加強青年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二是堅持黨建帶團建,把企業團的建設納入黨的建設工作整體格局,在黨建的帶動下加強團建,以團建的成效服務於黨建。三是堅持以加強能力建設為重點,緊扣企業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青年成長成才的多樣化需求開展工作。四是堅持與時俱進,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刻變化,不斷增強團組織主動適應、自我完善、自覺提高的能力。

深化國有企業黨建帶團建工作

1.建立健全組織領導製度。國有企業黨委(黨組)要明確一名副書記或黨委(黨組)成員具體分管共青團工作,定期召集團的負責人和有關部門研究討論團的工作,協調落實黨委(黨組)對共青團和青年工作提出的要求,幫助解決有關問題。企業黨委(黨組)每年要召開1至2次專門會議,聽取團的工作彙報,研究和討論團的工作。基層黨組織負責人每年至少為團員青年上一次黨課,作一次形勢輔導報告。根據有關規定,團委(總支、支部)書記是黨員的,可以列席同級黨委(總支、支部)的會議。青年人數較多的企業,可以通過設立青年工作委員會、青年工作部,配備黨委青年委員等途徑,加強黨委對共青團工作的領導。

2.建立健全考核管理製度。要把團的基層組織建設納入企業黨建工作格局,實行工作目標管理,把團的工作開展情況作為評價考核同級黨組織工作實績的重要指標。要逐步建立團幹部工作責任製和考核製,並納入企業管理人員責任考核體係,其待遇和獎懲原則上與同一層次經營管理人員一致。黨組織要對團的建設提出指導性意見,製定具體工作措施,給團組織交任務、壓擔子、提要求,及時幫助解決團組織在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3.建立健全推薦優秀團員作黨的發展對象製度。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要堅持“28周歲以下青年入黨一般應從團員中發展”和“發展團員入黨一般要經過團組織推薦”的規定,指導團組織開展好“推優”工作。要把那些在深化企業改革、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經濟效益中湧現出來的優秀團員,特別是生產技術骨幹和優秀青年知識分子作為培養和推薦的重點對象。團組織向黨組織推薦優秀團員作黨員發展對象後,黨組織應及時回複推薦意見。要使“推優”工作逐步成為黨組織發展青年黨員的主要渠道,使團員成為黨組織發展青年黨員的主要來源,不斷為黨輸送新鮮血液。要鼓勵28周歲以下保留團籍的青年黨員積極參加團的組織生活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