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塑造完美的團隊(1 / 1)

老子提倡少私寡欲,認為減少私心,減少欲望能夠讓內心得到寧靜,讓社會得到安定。欲望的膨脹,是商人走向成功的動力之一,但這也是導致失敗的原因之一。適當的減少自己的欲望,減少自己的私心,則可以使生意更久地持續下去,意識到這一點,商人的精神領域可謂上升到了一個層次。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道德經》第十一章)

三十根輻條集中在車轂的周圍,正是由於他們拱起一個空殼,所以才成就車的用處啊。

三十根輻條集中在車轂的周圍,也因此成就了車的用處,從這裏可以看到團隊力量的強大,合作所帶來的合力是某一個人無法超越的。經商最大的魅力的在於它所具有的挑戰性,但是要想做成任何大事都不是一個人所能完成的。

有句話不是在說嗎?“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一堆中國人是條蟲”,這就是在指出說中國人喜愛“耍單幫”,不善於協作配合,並且團隊協作的精神就更是不值一提。在許多團隊集體裏,不同的人對某問題的看法都是各執一詞的,喜歡搞“個人英雄主義”,往往用一個人的思維觀點和價值來衡量和顯示團隊的榮耀與力量,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看法與決定。

就像那個動物拉車的故事一樣:梭子魚、蝦和天鵝三個不知什麼時候成了好朋友,一天,他們同時發現一輛車,車上有許多好吃的東西。於是就想把車子從路上拖下來,三個家夥一齊負起沉重的擔子,他們鉚足了狠勁,身上青筋暴露,使出了平身的力氣,可是,無論他們怎樣拖呀、拉呀、推呀,小車還是老地方,一步也動不了。

原來,天鵝使的是往天上提的勁,蝦一步步向後倒拖,梭子魚又朝著池塘拉去,究竟誰對誰錯?反正,他們都使勁了。它告訴我們,一個企業有不同才能的人,即使他們都有為企業奉獻的精神,也需要將他們的才能用到一處,使眾人的力量形成合力,否則,也將是徒勞無功。

一個人的精力和經濟實力畢竟有限,而激烈的商業競爭既殘忍又充滿誘惑,一旦在商海裏被打倒,就很難站起來,所以,與其一個人打拚,不如依靠團隊的力量,合眾人的能力與智慧,成功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

如果把一個創意從它的最初發現者那裏,拿到另一個人那裏共同商討,這個創意會成長得更好。以寫書為例,如果由兩個人來共同執筆,光是在內容、情節的舍與取的問題上,雙方的探討與爭論,就會使創意變得更加精良、完美。

多數人在社交場合中,都會顯得很合群。而在事業上,卻都是獨行俠。在大公司裏。許多人都把同事當成自己的競爭對手。這種心態也會影響他對局外人的態度,會顯得頑固,喜歡吹毛求疵。

一個企業如果是一盤散沙,則會影響企業成員的目標一致性,甚至還有可能危害到企業的利益,下麵的人員常常會觀察上麵的人員是如何身體力行的。而一個不團結,心不往一處想,勁不向一處使,缺乏溝通與團結協作的團隊肯定做不成任何事情,其結果隻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一隻獅子帶領的一群羊一定要比一隻羊帶領的一群獅子更具有戰鬥力”。這就強調了一個團隊裏要有一個統領眾人的靈魂式的人物,這個人很大程度上是這個團隊的一把手,或是有威望、有能力、會管理的核心成員。但是團隊中並不倡導“個人英雄主義”,這個靈魂式的人物則不應當是充當這個人英雄主義的角色,而是通過群策群力後,把主導思想歸結在一起,把團隊成員團結在一起,然後告訴大家如何做得更好,並隨時糾正營銷目標實現時,執行有偏差的人。

一個團隊不允許有兩種截然相對的意見存在,如果存在分歧,則以驗證對的一方作為選擇實施。如果搞派別鬥爭,暗自拉幫結派,很容易使空虛的團隊後防線讓對手鑽了空檔。團隊內部的不和,也常常會成為對手抓住你的軟肋,這也是使團隊不能夠有所見長和作為的死穴,他們的“輸”(這裏主要是輸了自己和輸了客戶)恰恰就輸掉了團隊的銳氣,輸掉了團隊的士氣,輸掉了團隊的未來,那“贏”的可能就無從談起了。

經商一方麵是在做市場,而更深層的則是對自己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言行舉止以及自己人生的營銷。之所以有些人會成為專家、大家,有些則成為小家、普通人,甚至半途而廢或一事無成者,這就是不同的思維與行為背景下所造成的不一樣的結果。個人在贏得市場競爭的勝利後,有時候卻輸掉了尊嚴和人格,另一麵可能是贏得了自己,卻輸掉了客戶,常常徘徊掙紮在矛盾之中。這時應該求助團隊的幫助,因為隻有團隊的力量才是巨大的、無窮的,也隻有團隊才有可能解決在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團隊不是哪個人的斷然行事的功利場,更不是被對手輕易打倒的犧牲品,團隊就是團隊,企業真正“贏”的內在價值就在於團隊的勝利。團隊就是要贏在簡單、贏在團結一致、贏在對手毫無察覺的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