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拒絕“小聰明”(1 / 2)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道德經》第十九章)

不僅外表呈現純潔,內心也要保持質樸,減少私欲雜念,就能免於憂患。

老子認為,人如果不安守本份喜歡用小聰明,那就有災禍了。“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恢複人樸素的自然本性,揭去了虛偽的包裝,才能有實實在在的安定。生活中,總有一些經常耍小聰明的人,最終卻是落得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結局。

《紅樓夢》的工熙風便是一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典型。曹雪芹是這樣寫王熙風的:“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歎人世,終難定!”

在賈府,王熙鳳算是一個“巾幗英雄”了,她想盡多種辦法,使用種種計謀,想使賈府振興起來,或者至少維持大家的局麵,同時也積攢些家私。然而她的努力,她的“鞠躬盡瘁”,卻換來了賈府上下人的一片不滿,最終也沒有使賈家有什麼起色,死後甚至連女兒也保不住。

在曹雪芹的筆下,鳳姐“於世路上好機變,言談去得”,“心性又極深細,竟是個男人萬不及一的。”“少說著隻怕有一萬心眼子。再要賭口齒,十個會說的男人也說不過她呢!”“從小兒大妹妹玩笑時就有殺伐決斷。如今出了閣,在那府裏辦事,越發曆練老成了。”“真真泥腿光棍,專會打細算盤”,“天下人都叫你算計了去”,“嘴甜心苦,兩麵三刀。”上頭笑著,腳底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所有的“小聰明”,王熙鳳都占全了。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十分精明的人物,卻落得孤家寡人,身心勞碌至死最終又一無所得的下場,正應了“聰明反被聰明誤”那句話。

王熙鳳隻知耍小聰明,不知厚道待人,隻知損人利己,不知深藏於密。甚至連自己的丈夫也數落她,背叛她,她實在是活得好累好苦,而這一切的根源,卻在於她的愛耍小聰明。

一些商家,為了吸引顧客,慣於使用“小聰明”,用廣告誤導、以次充好、附贈假冒商品等一係列不正當手段欺騙消費者。雖然可能在一時得逞,但最終結果卻常常是害人必定害己,甚至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例如,一些商店為了引誘顧客,在廣告上打出低價。顧客看到這裏便宜,便來到商店,看到價格變了,售貨員便說廣告刊登的那批貨是一個月以前的,已經賣完,新的價格已經調整等。還有一些經營者自以為聰明絕頂,在商品的標價簽上,將重要的字眼隱藏豔情來。例如,一件T恤的售價是19.9元,但“1”字往往細小得近乎無,又或者用其他貨品將其掩蓋,令顧客以為隻售9.9元。這些小聰明偶爾用之,或許可以賺到金錢,但令顧客失去信心,而永遠不再光顧。以這樣的代價來換取暫時的利益,實在是太愚笨了。

有一家手機店是這樣做的:由於鋰電池和鎳氫電池的使用效果和價格相差很大,絕大部分顧客分不清。於是對手機基本常識不懂的顧客,他以鎳氫電池冒充鋰電池來賣給顧客,再贈些其他附件,顧客也就稀裏糊塗買走,如果有人找來,就說“拿錯了”來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