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道德經》第四十三章)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穿透天下最堅硬的東西。
老子崇尚柔弱,認為柔弱才是萬物具有生命力的表現,也是真正有力量的象征。
我們先來聽聽老子與商容的一段對話:
商容是殷商時期的一位貴族,也是當時一位很有學問的人,老子曾從他求過學。商容生命垂危的時候,老子來到他的床前問候說:“老師,您還有什麼要教誨弟子的嗎?”
商容張開嘴讓老子看,然後說:“你看我的舌頭還在嗎?”
老子大惑不解地說:“當然還在。”
商容又問道:“那麼我的牙齒還在嗎?”
老子說:“已經全部掉光了。”
商容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老子,說:“你明白這是什麼道理嗎?”
老子沉思了一會兒說:“我想這是剛強的容易衰亡,而柔弱的卻能長存不壞吧?”
商容滿意地笑了笑,對他這個傑出的學生說:“天下的道理已經全部包含在這裏了。”
剛強與柔弱這一對矛盾,在常人看來,剛強勝柔弱,這是常理。因此人們往往形成思維定勢,重剛強而輕柔弱。殊不知,剛強者,顯露突出,當有外力衝擊時,首當其衝,很容易折毀。而柔弱者,反倒難以摧折。正如老子所說的“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當堅強的牙齒全部掉光以後,柔弱的舌頭還保存完好。
在自然界,水是軟的,風也是柔的,他們無處不在,無相無形,象征著大道的德行。但是水是剛健的,水滴石穿,證明了水的力量,洪水可以使房屋倒塌,樹木摧毀。風也是剛健的,風可以將樹木卷向天空,也可以將堅硬的岩石變得觸手就碎。
在生活中,很多人崇尚剛強不屈,蔑視柔弱,這種人往往固執己見,不知退讓,不會變通,結果弄出不少笑話。
從前,有父子二人,性格剛強,生活中絕不對人低頭。有一天,家裏來了客人,父親讓兒子去集貿市場買肉。兒子拿著錢在屠夫處買了幾斤上好的肉,用繩子串著轉身回家,來到城門時,迎麵碰上一個人,雙方都不讓路,既不後退,也堅決不避開。於是,兩人麵對麵地挺立在那兒,相持了很久很久。
到中午了,家中還在等肉下鍋待客飲酒,父親不由得十分焦急起來,便出門去找買肉未歸的兒子。剛到城門處,看見兒子還僵立在那兒,半點也沒有讓人的意思。父親特別高興,誇讚兒子:“這真是我的好兒子。”然後又怒斥對方:“你是什麼人,竟敢如此放肆。”
他躥步上前,大聲說道:“好兒子,你先將肉送回去,陪客人吃飯,讓為父的站在這兒與他對抗!”
話音剛落,父親與兒子交換了一個位置,兒子回家去烹肉煮酒待客,父親則站在那個人的對麵,如怒目金剛般挺立不動。惹得眾多的圍觀者大笑不止。
很多時候,剛硬的東西並不怕剛硬的東西,相反,它恰恰害怕的是柔弱的東西,就是這些柔弱的東西侵入到剛強事務的內部,從裏麵將他們征服,使它們失去抵抗能力。例如,在對付一個大發脾氣的人時,如果對方愈是發怒,你愈發鎮定溫和;場麵愈是緊張的場合,愈應保持頭腦冷靜。這樣,你才能發覺對方的種種弱點,而一一加以擊破。
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社會秩序特別亂,經常有暴力案件發生。有一位17歲的姑娘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高級珠寶店當售貨員的工作。
這一天,姑娘不小心把一個碟子碰翻,六枚精美絕倫的金戒指落到地上。她慌忙撿起其中的五枚,但第六枚怎麼也找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