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2 / 3)

徐子先也希望從礦工中提拔出一批有用的將領,衝淡府軍將領福建路籍貫過於濃厚的現狀。

秦東陽聞言大喜,軍方的大佬當然希望軍隊能快速撤充實力。當下他對徐子先道:“按原本的計劃,咱們是打算在年底再募二十營兵,現在要請君侯示下,是不是按原本的計劃來做?”

“先募四十營。”徐子先斷然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若銀財湊手,五六十營亦可。”

秦東陽大喜抱拳,南安侯府現在是水師四個營,騎兵一個營,步兵十二營,一共才十七個營的府軍。這一下等於擴充了好幾倍,而以建州礦工的素質,身體,還有組織,稍加訓練,幾個月後就是一支強軍。

若能募集六十營,加上原本的兵馬,南安侯府控製的軍隊近八十個營,四萬餘人。這可不是四萬廂軍,如果甲胄兵器也跟的上,這將是海上,陸上,在福建路俱是無敵的存在,足夠碾壓福建路現有的十萬廂軍和一萬多人的禁軍了。

四周的文官們俱是微微點頭,他們的利益可能會因為軍隊的極劇擴大而受損,但眾人心裏都是相當明白,此後亂世一至,哪一方勢力掌握的武力越強,其才能執掌真正的權力。在南安侯府,文和武的利益相同,彼此相連,自是沒有必要壓製武將擴大軍隊。

徐子先倒是和秦東陽一樣的興奮,四萬軍隊,有一萬人配給水師,多用閩人,而最少三萬人補充到步兵營和騎營,騎營可以擴大到三到四個營,組成一個騎兵軍。然後步兵可以擴大到五營為一軍,每一軍都有在福建路各州府單獨做戰的能力。

短期內將領還是用原本的將領,把礦工打散編入各營,並不獨立成營,與原本的將士混編。這些礦工來自附近各路,應該聽的懂閩人的方言,彼此溝通交流不會有困難。接下來是各自接受,可能會有些紛爭波折,但應該強行將這事做下來。

如果到年底前,財政狀態良性,徐子先會再於建州招募四十營左右,將軍隊擴充到六萬人的規模。

這並不是他太操切急迫,大量的離散礦工是寶貝,有一些礦工可能並不願當兵吃糧,這也很好,東藩的高爐很快也會需要大量的人手,正好趁機將建州礦工給吃下來。

大量的礦工,包括建州的普通百姓可以加入南安府軍之中,這會使南安府軍的實力急劇增長,如果在外人看來,徐子先把一年幾百萬貫投到軍隊和艦船上實在太蠢,除非他有造反的異誌,但憑著幾萬南安府軍,麵對北方幾十萬精銳禁軍,又豈有勝算?

旁人不知,徐子先自己心中卻是明白,數年之後,當東胡鐵騎南下之時,自己是否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這才是至關重要,關乎身家性命的大事。

……

傍晚時分,從棉田各處巡行的陳正誌返回碼頭,看到成堆的金銀銅錢後,這個昌文侯府的世子也沒有太多驚豔的表情,隻是略微調侃了幾句。

陳篤敬掏了不少私房錢用在東藩,但留給兒子的家資最少還是有二三百萬貫,加上未來的昌文侯的身份,陳正誌當然不會對一堆海盜遺留下來的錢財動心。

倒是陳正誌對徐子先善待采珠人的做法大加讚賞,並且吐槽道:“仁宗皇帝掛個仁字,還有若幹故事,比如養豬人敲登聞鼓的故事,叫人以為子真的在意田舍翁的一頭豬。其實不過是搏名罷了。仁宗時,詔令我福建加貢珍珠,詔使至福建路,斥責地方官員辦事不力,數日內征集三千多采珠人下海采珠,當時可是初冬,海水冰冷。幾時間采集夠了貢珠,給仁宗皇帝的嬪妃們享用,子當然高興了,他卻不顧我福建采珠人死了六百多,不過幾時間而已。要是真的仁,能幹出這等事來?”

“這便是皇帝。”徐子先笑了笑,道:“所謂仁不過是以上對下,是憐憫,是為了自家名聲,皇帝視下為自己私產,當他視所得大過名聲時,所謂仁字當然便是可以放在一邊,先不加理會。再,仁宗之仁並非對細民百姓,而是對士大夫罷了。”

“嗯,明達所言甚是。”陳正誌哈哈一笑,道:“這種哄人的玩意,我童生啟蒙時,那老學究怕是一輩子也沒的參透,提起仁宗來,仍然是滿口讚頌。”

“殺人誅心,文人的筆有時候比刀子還可怕。”

“明達你將來名聲應該是不差……”陳正誌笑道:“過一陣子,大中學堂都開學,這可是本朝,不,華夏有史以來的盛事了。若非子和兩府都是焦頭爛額,怕是要宣諭下,廣為告之,宣揚之後就成了子和兩府的德政了。”

“仍然可算上一筆。”徐子先笑道:“不過過猶不及,別叫人家把我往王莽身上靠才是。”

王莽篡漢時已經名聞下,以仁,德,孝聞名,就算如此,其還是大興太學,西漢末的太學生有好幾萬人,俱是朝廷資助學業,這是王莽要拉攏士人為其張目。事實上也是很成功,新朝順立成立,若不是王莽弄那些莫名其妙的複古把自己玩死,新朝代漢就成功了。

陳正誌知道徐子先不是無緣無故這些話,當下便正色道:“明達放心,福建路若有人敢傳這種無恥妄言,我們昌文侯府便是第一個不放過他。”

徐子先點頭一笑,也不在繼續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