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姚明的戰績,其中有很多經典的片段。2007年年末,火箭隊主場迎戰猛龍隊。因為火箭隊缺少一員大將,所以,猛龍隊采取包夾姚明的戰術。但是姚明表現得很穩重,從容不迫,最終帶領火箭隊完勝。場下,教練阿德爾曼稱讚他的“毅力和信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並用他的頑強感染了其他的球員”。而姚明卻說:“這場比賽是對我們球隊士氣的一種振奮,也是對於團結、信心、默契的考驗,可以說是患難見真情吧。”這種謙虛使姚明贏得了更多人的好感,也贏得了隊友的尊重。正如火箭隊的高管所言:“他是個非常謙虛的人,非常謙虛,他是那種盡量避免引起注意的人。他所做的就是走出門,打籃球。”
曾有球迷將姚明和劉翔進行比較,當聽到這種對比時,姚明卻談起了自己對劉翔的崇拜:“雖然說成績隔行如隔山,但他能打破世界紀錄,當然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成績,我自己從來沒有想象過能做到這一點。”
姚明的爸爸從小就教育姚明要先做好人,才能打好球。如今,謙虛已成為姚明的一種生活態度。古人崇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隻有先做好了“修身”工作,才能夠勝任各種各樣的工作。姚明的成長正是如此。
但姚明的謙虛並不是一味地謙遜,他總是抓住每一次機會去提高自己的能力,賽場上的他英勇善戰、當仁不讓,是球隊的靈魂人物。當隊伍表現得好的時候,姚明和隊友們盡情地分享成功;當表現不佳的時候,他也能釋然一笑:“今天也許不屬於我們,但是下一次會不一樣。”
虛心但不自卑,沉著但不忸怩,負責但不悲觀,這就是姚明的大智慧。
身價從30元人民幣到10億美元
“到目前為止,姚明是中國最大的單個出口商品”,經濟學家曾用這樣一組數據來說明姚明的身價:“如果姚明在NBA打球打到38歲,他可以有2.7億至2.9億美元的收入,刨去所得稅和NBA球員基金,姚明的實際收入約為1.8億美元。這一收入還不包括他獲得的場外讚助、廣告等巨額商業收入。這一價值按目前的國際商品價格來說,相當於中國出口了102萬噸大米,或46萬噸鋼材,或239萬台電視機,或630萬輛自行車,或98萬噸原油……”
今天的姚明不僅僅是體育明星,更是經濟明星、社會明星,享有極高的知名度,已然成為中國“成功”、“財富”的一個顯赫標誌。“現在的姚明,就是一個中國符號、一個世界品牌。如果他想拍廣告,或是代言品牌,登高一呼,應者如雲。”商界人士這樣評價道。
姚明身上究竟埋藏有多少“礦藏”?NBA專家道爾曾撰文說,姚明所蘊藏的價值至少有10億美元。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當年上海徐彙體校將姚明從原先所在的小學選中時,付給該小學的轉會費僅為30元,如今這30元已經增值到了一個當年誰也不敢想的天文數字。
對於金錢,姚明的想法依然單純:“我想把我的錢堆在一起,一定很好玩。”他並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富翁,但是能夠用能力換回自己想要的東西,他感覺十分幸福。“現在錢能夠讓我覺得快樂的是,用錢買回了電腦與汽車,除此之外,我沒有想過別的。”
是真的沒有想過別的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事實上,姚明一直在用成功所帶來的號召力反饋社會。2003年,“非典”來襲時,姚明策劃參與了電視籌款,引來社會乃至全球的廣泛關注和支持。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姚明不僅慷慨捐款,到災區慰問孩子們,還成立了“姚基金”,動員美國NBA球星們為中國的災區重建出一份力。
此外,姚明先後擔任中華骨髓庫、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和國際預防艾滋病協會的形象代言人,他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協助拍攝公益廣告片,號召大家在精神和物質上支持那些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在2008年3月舉行的“2007年影響世界華人盛典”上,姚明榮膺“傑出華人”稱號。
姚明將拚搏得來的名譽、聲望和財富,毫不吝惜地和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分享。
姚明語錄: 尊敬是靠自己贏得的,不是別人給予的。
畫外音: 要想贏得別人的尊重,我們首先要尊重他人,姚明就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姚明小檔案:
出生年月:1980年09月12日
身高:2.26米
場上位置:中鋒
球衣號碼: 11號
個人愛好:電腦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