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C一向不與人爭,在眾人麵前和顏悅色。因此,A和B沒有把C當成競爭對手並忽視了他的存在。當A和B為取得經理一職鬥得不可開交時,C卻發揮出了超乎尋常的表現,這讓昔日的領導對他刮目相看,尤其對C在這次職位競爭中的灑脫表現大為欣賞。因此,平日裏看起來工作能力並不特別出色的C,在關鍵時刻的超常發揮最後卻促成了他的成功。
這個例子證明了槍手博弈的規則:一個人在競爭中的勝出機會不僅取決於其本事的大小,還要看在競爭格局中的微妙地位。如果威脅性太大,最好要學會掩藏自己的實力。作為強者,不可忽視弱者的存在。作為弱者,要學會保存自己的實力,等待屬於自己的時機。
強者鋒芒畢現,很容易成為別人首先攻擊的靶子,如果不懂得掩蓋自己鋒芒,當你對別人構成了威脅時,別人就肯定會將矛頭指向你了。在中國曆史上,許多能力非凡、本領高強的功臣,往往就是由於自身的能力和聲譽威脅到了皇帝的地位,最終走向了悲劇的結局。漢朝周亞夫即為此例。一次,文帝到周亞夫所在的細柳軍營慰勞將士,浩浩蕩蕩的皇帝車駕卻在周亞夫的營前吃了閉門羹。守門的營軍說:“軍中隻有將軍的命令,不知有天子的詔書!”文帝隻好派出使臣至軍營中向周亞夫宣詔:“天子聖駕親來勞軍。”周亞夫才傳令打開營門。入得營內,周亞夫也沒向皇帝行大禮,隻是躬身一揖,說:“軍營之中,甲胄在身,請允許以軍禮叩見!”威嚴的軍紀讓漢文帝大為讚歎:“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啊!這樣的軍隊,誰能侵犯的了啊!”由於周亞夫治軍嚴明,使得匈奴對漢一直不敢輕舉妄動。一朝天子一朝臣,景帝即位後,周亞夫雖屢立軍功,卻因堅持己見得罪了景帝的弟弟梁王,進而得罪了竇太後,使景帝對其心存不滿。隨後,周亞夫因直言勸諫景帝廢立太子,使景帝很沒麵子,又因他以宰相身份勸阻景帝隨意封侯,使漢景帝一怒之下辭了他的宰相職務。
生物學家達爾文說:“並不是最強壯的物種可以生存,也不是最有智力的物種可以生存,而是對變化最具反應性的物種可以生存。”眾所周知,恐龍夠大,但是卻滅絕,倒是身材渺小的狼卻世世代代生存下來了。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人類的遊戲規則。美國通用公司前任總裁傑克·韋爾奇就說過:“這個世界是屬於弱者的,因為弱者最懂得適應。”強與弱是相對的,唯有在多方製衡中,洞悉自己的處境地位,進行理性的分析,做出有利於自己的行為,強者要隱藏自己的過強能力,弱者要掩飾自己的潛在威脅,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最終的勝出。
博弈論小貼士
在多人博弈中常常由於複雜關係的存在,而導致出人意料的結局。一位參與者最後能否勝出,不僅僅取決於自己的實力,更取決於實力對比關係以及各方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