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建成和李元吉兩人並沒有因此罷休,相反更加緊了行動。雖然收買秦王府將領的陰謀沒有得逞,但在李淵的支持下,將房玄齡和杜如晦調出了秦王府,削弱了李世民的力量。在激烈爭奪繼承權的時候,恰逢突厥南侵,李建成和李元吉覺得時機到來,便由李建成建議讓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北伐突厥,李淵同意了。然後,他們就進一步提出,調秦王的部下大將尉遲敬德和秦叔寶等人隨同出征。還要求將秦王的精兵劃歸李元吉統領。這很明顯是想孤立李世民,然後再下手除掉。李淵也同意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密謀,想在出兵餞行的時候,派人將李世民刺死。太子李建成的一個屬官得知後,馬上向李世民報告了這個機密消息,李世民決定先下手為強。
於是,李世民向李淵報告了二人的陰謀,還趁機告發他們淫亂後宮之事,李淵答應第二天早朝時對質,處理此事。李世民並沒有將希望寄托在父親的處理上,因為先前父親總是偏袒他們。於是,他果斷部署了行動計劃。
第二天,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十員大將埋伏在玄武門內。李建成和李元吉進入玄武門,走到臨湖殿,發現殿邊有馬影閃動,心知不妥,撥轉馬頭,回奔東宮。李世民從後麵呼叫二人停下,李元吉回馬張弓連射三箭,但心慌意亂之下三次都沒能將弓拉滿,以致三箭均未射到李世民馬前便力衰而落。
相反,李世民卻勒停坐騎,穩穩當當地對準李建成一箭射出,當場將之射殺。那邊李元吉也被尉遲敬德射傷落馬,但並未致命。李世民的坐騎卻為流箭所傷,失去控製衝入林中,致使李世民被樹枝鉤住腰帶而墜馬。李元吉追過去欲奪他的弓將之絞殺,尉遲敬德及時趕到把他趕跑,最後也將之射殺。
隨後,李世民派尉遲敬德披掛全身,手持長矛直入宮中麵見李淵。李淵大驚失色,問:“今日亂者誰邪?卿來此何為?”尉遲敬德答道:“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舉兵誅之,恐驚動陛下,遣臣宿衛。”李淵眼看到此地步,也沒有別的辦法,於是便依言下旨,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之後,李世民正式在東宮顯德殿繼位為帝。
在這場權力爭奪的槍手博弈中,李世民采用了先發製人的博弈策略,才使他的利益得到了最大化。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往往不善於主動出擊,麵對絕好的機會,猶豫不決,結果錯失良機,空餘悔恨。在商業競爭中,在你不爭奪,別人就會把你吃掉的情況下,應該當機立斷,先發製人。
數年前,當互聯網先鋒Netscape推出劃時代的互聯網瀏覽器時,比爾·蓋茨並沒有重視,認為互聯網瀏覽器隻不過是一個上網的工具。在互聯網時代真正來臨的時候,Netscape竟然占有80%的市場份額,幾乎成為所有人通向互聯網的門戶,並且,Netscape展開了其通過瀏覽器來掌管操作係統和應用軟件的宏大戰略。那時,蓋茨方才醒悟,大呼不好,急忙調整戰略,動用人力財力,盡快推出了微軟瀏覽器。終於,仗著財大氣粗,經過幾年的奮戰,微軟瀏覽器搶下市場80%的份額,從而將Netscape一舉擊敗,並將微軟就此轉到以互聯網技術為核心的技術平台。
如果微軟當年沒能贏得瀏覽器之爭,今天的軟件業界也許就是另一番格局。蓋茨應該慶幸當年醒悟還算及時,但是,因為蓋茨的疏忽,微軟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巨大的開發費用和因免費在瀏覽器上失去的收入。從此,“先發製人”成了比爾·蓋茨的核心戰略,多年來,許多潛在的競爭對手均被蓋茨“先發製人”的戰略扼殺在搖籃之中。
博弈小貼士博弈論小貼士
當我們與對手勢均力敵時,能夠維護自己利益的最好方法就是先發製人、主動出擊,隻有采取先動策略,抓住時機,才能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