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秀
1緩和關係技巧
在論辯中,虛心地恭維對方,維護和提高對方的自尊心,可以緩和論辯雙方的關係,麻痹對方的意誌,從而達到你要達到的目的,這就是“虛心恭維”的雄辯技巧,這種方法對那些貌似強大的對方尤為管用。
1671年5月,倫敦發生了一起迄今為止英國曆史上最大、最著名的刑事犯罪。一個以叫做布勒特為首的五人犯罪團夥,蒙騙了倫敦塔副總監,混入馬丁塔裏,搶走了英國的“鎮國神器”——英國國王的皇冠。然而,這夥罪犯運氣不佳,剛剛衝出倫敦塔,就被衛隊圍住,經過一番搏鬥,五名罪犯全部被擒。
國王查理二世對這些目無法紀、膽大包天的歹徒非常感興趣,決定親自提審為首分子布勒特。在審問時,布勒特充分發揮了他的雄辯才能,靈活而巧妙地運用“虛心恭維”而贏得國王的賞識:
查理二世:“你在克倫威爾手下時誘殺了艾默思,換來了上校和男爵的頭銜?”
布勒特:“陛下,我隻是想看看他是否配得上您賜給他那個高位。要是他輕而易舉地被我打發掉,陛下就能挑選一個更適合的人來接替他。”
查理二世沉吟了一會,仔細打量著囚徒,覺得他不僅膽子大,而且口齒伶俐,於是又問道:“你越來膽子越大,這回竟然偷起我的皇冠來了!”
布勒特:“我知道這個舉動太狂妄了,可是我隻想以此來提醒陛下關心一下一個生活無著的老兵。”
查理二世:“你不是我的部下,要我關心什麼?”
布勒特:“陛下,我從來不曾對抗過您,英國人之間互相兵刃相見已經很不幸了,現在天下太平,所有的人都是您的臣民,我當然也是您的部下。”
查理二世盡管覺得他是個十足的無賴,但還是繼續問道:“你自己說吧,該怎麼處理你?”
布勒特:“從法律角度來說,我們應當被處死。但是,我們五個人每一位至少有兩個親屬會為此落淚。從陛下您的立場看,多十個人讚美你總比多十個人落淚好得多。”
查理二世絕沒有想到他如此回答,他幾乎感覺不到地點了點頭,然後又問:“你覺得自已是個勇士還是懦夫?”
布勒特:“陛下,自從你的通輯令下達以後,我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安身,所以去年我在家鄉搞了一次假出殯,希望警方相信我已死亡而不再追捕,這不是一個勇士的行為。因此,盡管我在旁人麵前是勇士,但是在您——陛下的權威下隻是一個懦夫。”
查理二世對他的這番話非常滿意,不但免除了布勒特的死刑,還賞給他一筆不小的年金。
這可真是三寸不爛之舌辯掉了一個死罪。觀其技巧,原是“虛心恭維”。布勒特始終采取對查理二世畢恭畢敬的態度,以換取國王對他的好感及寬容。而對自己的犯罪則輕描淡寫,果然,國王“中計”不僅免刑,而且還賞給他一筆不小的年金。
2自我鎮定技巧
雄辯家一忌慌亂,二忌狂躁。一慌一躁,陣腳不穩,頭腦發脹,言詞過激,語無倫次,漏洞百出,就會給論敵以可乘之機,陷已於被動之中。
因此,在論辯形勢緊迫或不利時,要及時采用“自我鎮定”法,以穩定情緒,思謀對策,伺機反擊。
最簡單的“自我鎮定”法是在演講上略為停頓一下,如整理一下講稿,扶一扶話筒,品一口茶,微微地笑一笑,看一看表,踱一下步,斟酌一下語句,為思考對策留下一點必要的時間。
不論是由群體交際的恐懼感造成的心慌意亂,還是由論敵的攻擊引起的狂怒暴躁,都是一種產生負效應的心理活動。因此,不論采取何種鎮定方式,最重要的是控製自己的情緒。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而情緒波動,激情噴發,卻往往如野馬脫韁,黃河決堤,導致說出一些不應說的話,做出一些不應做的舉動而後悔莫及。
狡猾的論敵有時會故意用一些挑釁性、侮辱性、甚至是誹謗性的言詞激怒你,若你照樣鎮定自若,口若懸河,引經據典,逐一批去,他就無計可施了;若你火冒三丈,出言不慎,則可能由主動轉為被動,被論敵牽著鼻子走。
總之,聰明的雄辯家從來不會做正中論敵下懷的蠢事,他們不會做激情的俘虜,讓感情牽著鼻子走。他們善於在震驚、震怒、羞憤之萌的一刹那冷靜下來,審時度勢,妙言應付,化險為夷。這正是“自我鎮定”法雄辯技巧的要義。
在論辯中運用“自我鎮定”法使你在各種不利的狀態下擺脫困境,由被動轉為主動。因為,隻有保持鎮定自若的心態,才能以機智的語言打破對方原有的心理平衡,建立新的心理平衡,達到辯勝的目的。
3當頭棒喝技巧
“棒喝”原是佛教禪守用語。禪宗師父常趁撣僧提問時予以當頭一棒,或厲聲一喝,以考驗其對佛理的理解程度及有無慧根。
後來,“當頭棒喝”又有了轉義,即借施予嚴重警告或打擊,以警醒執迷不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