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趣之美1(3 / 3)

福爾遜:“充分肯定,因為我回屋看了鍾那時是11時15分。”

林肯問到這裏,就轉過身來,發表了一席驚人的談話:“我不能不告訴大家,這個證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子。他一口咬定看清楚了當事人。可是,10月18日那天是上弦月,晚上11時是沒有月光的。退一步說,也許他時間記得不精確,時間稍有提前,但那時,月光是從西往東照,草堆在東,大樹在西,如果被告的臉麵對草堆,臉上是不可能有月光的!”

大家先是一陣沉默,緊接著掌聲、歡呼聲一起迸發出來。福爾邇傻了眼,達到了化害為利的效果。

1972年美國總統訪華,周總理在歡迎宴會上祝酒時說:“由於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中美兩國隔斷了20多年。”這句話非常婉轉,既暗示了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在於美國,但又沒有正麵指責美國,沒有傷害美方的感情,正如尼克鬆在《上海公報》中有這樣一個詞組:

“台灣海峽兩岸的同胞。”據說這是聰明的基辛格想了一夜才想出來的,這樣既保持了中美立場,又沒有得罪台灣當局,可謂用心良苦,這種靈活變通,政治家婉轉的語言,可稱得上典型的範例。

例(1)

在美國20世紀30、40年代有個政界要人叫凱升,他首次在眾議院裏發表演說,打扮得土裏土氣,因為他剛從西部鄉間趕來。一個善於挖苦的議員,在他演講時插嘴說“這個伊利諾斯州來的人,口袋裏一定裝滿了麥子呢”。這句話引起哄堂大笑,凱升並未怯場,他以退為進坦然地回答:

“是的,我不僅口袋裏裝滿了麥子,而且頭發裏還藏著許多菜籽呢。我們住在西部的人,多數土裏土氣的,不過我們雖然藏著是麥子和菜籽,卻能夠長出很好的苗子來!”

這句話立刻使凱升的大名傳遍全國,大家給他一個外號,“菜籽議員”。

像這個例子,西部土裏土氣的凱升,不隱瞞自己的特點,以退為進,承認自己土裏土氣,然而以自己來自艱難創業的西部為榮,以自己的土氣為豪,取得演講的意外成功。

例(2)

邱吉爾既以政治手腕聞名,又以能言善辯著稱,尤其是他巧言解難的佳話頗令人折服。

20世紀30年代,邱吉爾訪問美國,一位反對他的國會女議員當眾發難:“如果我是你的妻子,我會在你的咖啡裏下毒藥。”邱吉爾狡黠地一笑,接口答道:“如果我是您的丈夫,我會喝下您的那杯咖啡的。”那女議員竟一時語塞,無言以對。

有一次,一位美國婦女在會議廳大聲問道:“邱吉爾先生,當您知道您每次發表政治演說,大廳裏總是擠得水泄不通時,您會興奮激動嗎?”邱吉爾自我解嘲笑道:“承蒙誇獎,不過每當我有此感覺時,我通常提醒自己,要是我在受刑的話,恐怕觀眾會再多一倍呢!”

例(3)

著名文學家蕭伯納對邱吉爾可沒什麼好印象,甚至還設計捉弄他。蕭伯納曾派人送給邱吉爾兩張戲票,並附言道:“親愛的溫斯頓爵士,奉上戲票二張,希望閣下能帶一位朋友前來觀看拙作《茶花女》的首場演出,假如閣下這樣的人也會有朋友的話。”蕭伯納如此奚落邱吉爾,可謂幽默尖刻到極點。邱吉爾毫不示弱,立即寫回條予以還擊:“親愛的蕭伯納先生,蒙賜戲票兩張,謝謝美意!我與朋友有約在先,不便分身前往觀賞演出。但是我們一定會趕來看第二場演出,假如你的戲也有第二場的話。”

巧言善辯如果做到恰如其分,往往會造成某種令對方心悅誠服的交際氛圍,而不是加劇難堪與對立的局麵,甚至可能促成友誼的建立,抑或是增進雙方的親密關係。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邱吉爾訪問白宮,向美國總統尋求軍事援助。他有一個嗜好,口叼一支大號雪茄泡在浴缸裏休息。有一天,當他正從浴缸裏大腹便便露出水麵時,羅斯福踱步走進浴室。這位英國首相見自己出了洋相,慌忙自我解嘲說:“您瞧,大不列顛的首相可是絲毫沒有對美利堅總統隱瞞什麼啊!”兩位不拘小節的偉人相視哈哈大笑起來。

風花雪月之美

任何一個作家都有一定的口才,是社交生活中最容易做“秀”的人,常常從他們口中吐出來的語言像山間的清泉那般迷人。他們好象是雲中白鶴,笑罵自如,沒有一個作家真正做到知雄守雌,與人無爭,或者屈一伸萬。然而他們留給別人的印象是出口成章,脫口成秀,在這一節裏我們對文人的妙語,俏皮話進行分析,使大家對文人的硬功夫有個大致的認識,也可以從中窺視作家文人的水平和博得喝彩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