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善於用語調道情
“聽話聽聲,鑼鼓聽音。”我們從人說話的腔調中可以揣摩出真實的信息;我們也可以有意運用音調、音質、音量和音速(這些亦稱為“類語言”或“副語言”)去微妙地傳達各種情感。前麵事例中的趙丹就是這方麵的大師。無獨有偶,意大利影星羅西有一次出席有外賓參加的宴會,當客人請他即席表演一段悲劇時,隻見他用意大利語念了一段“台詞”,客人雖聽不懂,但聽到他悲傷的聲調,看到他痛苦的表情,都禁不住流下眼淚。席間一位意大利人卻借故跑出大廳,到走廊大笑不止。原來,羅西朗誦的哪裏是什麼台詞,而是宴會的菜譜。
語調是多種多樣的。輕柔、低音、共鳴音色、慢速、均衡的微向上升的語調,表示愛慕;柔和的音調表示坦率和友善;略顯低沉的聲調表示誠意和同情。我們在談話或演講時應多運用這些語調。善於從實際出發,靈活運用語音語調是許多傑出的宣傳教育者的特色。馬卡連柯說:“隻有在學會用15種至20種聲調來說‘到這裏來!’的時候,隻有學會在臉色、姿態和聲音的運用上能作出20種格調的時候,我就變成一個真正的有本領的人了。”
體語在說話過程中具有不容忽視的獨特表達功能,但它畢竟是手段,而不是我們追求的最終目的,因此它在勸說、教育中居從屬地位。這就決定了體語的運用必須服從內容表達的需要,符合對方審美標準,與場合情境協調一致。要自然、簡潔、適度而富有變化。孫中山先生在介紹他自己練習演說的經驗時曾說:“一練姿勢。身登演說台,其所具風度姿態,即須使全場有肅穆起敬之心;開口講演,舉動格式又須使聽者有安靜詳和之氣,最忌輕佻作態。處處出於自然,有時詞旨嚴重,喚起聽眾注意,卻不可故作驚人模樣。予少時研究演說,對鏡練習,到無缺點為止。二練語氣。演說如作文然,以氣為主,氣貫則言之長短,聲之高下皆宜。說到重要處,擲地作金石聲;……”細心揣摩,認真演練,使體語的運用得心應手,爐火純青,那麼,你勸導說服人就會別開生麵,魅力無窮。
2擬人幽默
例(1)
日本古都奈良處於青山環抱之中,風景優美。每年春夏兩季,遊人如織。四月以後,大群燕子飛來,爭相在房屋簷下築窩。由於燕子多,燕子的糞便沾在賓館明淨的玻璃窗上和清潔的走廊上,很不雅觀。盡管服務員不停地擦洗,仍不盡人意。客人們經常發現斑斑汙漬,感到不愉快。賓館經理絞盡腦汁,心生一計。某一日,客人們在告示欄內見到了一封“小燕子”寫給他們的信:
女士們、先生們:
我們是剛從南方趕到這兒來過春天的小燕子,沒有征得主人的同意,就在這兒安了家,還要生兒育女。我們的小寶貝年幼無知,很不懂事,我們的習慣也不好,常常弄髒你們的玻璃和走廊,致使你們不愉快。我們很過意不去,請女士們、先生們多多原諒。
還有一事懇求女士們和先生們,請你們千萬不要埋怨服務員小姐,她們是經常打掃的,隻是擦不勝擦,這完全是我們的過錯。請你們稍等一會兒,她們就來了。
你們的朋友小燕子
遊客們讀過這封信,都哈哈大笑,心中的怨氣也在笑聲中煙消雲散了。
賓館經理別出心裁以小燕子的名義給賓客寫信,風趣幽默取得了賓客的諒解,達到了宣傳的目的。這位經理的勸說妙招就是“擬人幽默法”。
擬人幽默法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比作人,賦予它們人的動作或思想感情,產生幽默感,從而取得預定的勸說效果。
擬人幽默法在勸說中可以發揮多種功能。
(1)化解消極的心態
奈良賓館經理沒有以通常運用的主人的口吻勸告客人諒解,而是變換角度,以“小燕子”的名義給客人致信,這就把客人的注意力轉移到燕子身上,使客人不再一味責怪賓館,而是聽“燕子”尾尾傾述它們的過錯:“習慣不好”、“小寶貝年幼無知”,就會產生新奇感、同情感和幽默感,於是怨氣、不愉快等消極心態便被衝淡和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