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話很俏皮、輕鬆,可以讓你嗬嗬笑一場,而它同時也精確地告訴你他下麵將要講些什麼,使別人知道他將要發表退出競選的聲明。
不爭吵是格調高雅
有個男人是個禿頭,所以他總是戴著帽子。他跟夫人一起外出時,總是擔心夫人開車的技術不好。有一次他對開車的夫人說:“今天我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十二部車子撞成一堆。你知道怎麼回事嗎?原來是有個女人打了左轉方向燈,有十一個駕駛人相信她。”夫人說:“我知道,開車最差勁的就是那種戴著帽子的老頭子。”
這可以說是偏見對偏見,但他帶來的是笑聲,而不是爭吵。
在兩個親密的人之間,語言上的衝突不僅可以存在,而且對他們相互的關係還是有幫助的,十分必要。在夫妻、姐妹、父子、母女之間也是如此,不要片麵地理解衝突。我們相信,任何密友或情侶,隻要有誠意交往,對對方抱有強烈的希望,便會對對方有更高的要求,以此加強雙方的關係,滿足自己的願望。這種做法並不是每一次都能得到對方的理解,或者是完全的接受,所以就會產生衝突。在這時隻要彼此都能敞開心扉,通常衝突都不會升級,更不會動用拳頭和指甲;但若處理不好,可能會引起誤會,從而產生隔膜。在傳統的人群中間,這種合理的衝撞,很難保持在平衡的狀態,所以經常會出現大吵大鬧的現象。盡管這種大吵大鬧的事不值得欣賞,但是這往往表明,他們的生活中很少有謊言和壓抑,而且能摒棄成規。他們的共同生活的內在緊張感及挫折感會大大減少,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老一輩夫妻,他們既是經常絆嘴爭吵,又能長相廝守的原因。
有位先生的姑父姑母就是這樣一對可愛的老人。兩位老人每年都吵架,甚至一年吵好幾次。到了六七十歲還在說離婚,可他們是真正分不開的夫妻。1997年姑母病逝時,身體狀況良好的姑父,僅隔一個禮拜,就悄悄離開了人世。這是老一輩人的故事。
現代人對感情生活的要求更高了,有了矛盾和衝突不一定非表現為直接的爭吵,也不會過度地壓抑自己,而是利用更有品位、更有水平的語言來渲瀉,這樣既沒有傷害別人,又平衡了健康的感情。在諷刺、幽默、俏皮話和妙語之爭中,達到雙贏的結果,這就是現代生活的格調。
語言的表達有各種不同方法,人們常常因為說不好話而感到苦惱,有時為對方不知道自己的意思,或對方對自己所說的話沒有反應而擔心,我們探討語言不僅僅是為了傳達意思,而是用優美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說出品位。
這是每個家庭中經常發生的事情:
“喂,上班時間到了。”
“真的嗎?我不是告訴你,早點叫我起床嗎?”
“叫了老半天也不起來,還好意思說這種話!”
“你說什麼?”
相信每個人幾乎都有這種經驗,甚至於往往為了一點芝麻小事而導致夫妻間的爭吵。就丈夫心理來說他當然想多睡一會兒,但就太太來說,自己一大早起床做早餐,還要叫丈夫起床,但卻一定要等到來不及時才匆忙起床,卻還要怪她。
然而你隻要改變一下方式:
“喂,上班時間到了,你看,已經七點三十分了,到現在才叫你,想叫你多睡會兒……”
“那我豈不是沒有時間吃早餐了。”
“我想……”
“算了,我動作快點。”
“現在就吃早餐好嗎?”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