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江米製品(二)(1 / 1)

切糕

別具北京特殊風味的一種甜點小吃,花樣品種豐富多彩。傳統的做法,除用江米麵外,還有直接用江米的、黃米的、高粱米的;兩層米麵之間除夾有豆沙餡外,還夾有棗泥、豌豆粉、綠豆粉、山藥、白薯等餡料的。因這種糕現製現售,現吃現用刀切條或切塊,故名“切糕”。夏季,吃盤“切糕”,頓覺甘甜清新,涼爽快活。

(原料)

江米麵5000克,紅棗500克,豆沙餡2000克,瓜條250克,核桃仁200克,桔子100克,金糕條500克,瓜子仁50克,青紅絲25克,白糖1000克。

(做法)

1.江米麵倒入缸內或大盆內,用清水調勻,不要過稀,可稍幹一點兒。然後倒入鋪有幹淨屜布的大屜內用旺火蒸熟。

2.紅棗選好,洗淨備用。白糖裝盆。

3.將蒸熟的江米麵晾至溫熱時,倒在案板上,均勻地分成兩團。拍上一層江米麵,鋪一層豆沙餡,再拍上一層江米麵,成圓形。糕麵上均勻地撒上紅棗、瓜條、核桃仁、桔子、金糕條、瓜子仁、青紅絲,或碼成圖案。

4.順糕的一麵,用刀切成條狀或塊狀,100克或200克一份裝盤,上撒些白糖,蘸白糖吃或者將切好的糕條、糕塊,在盆中灑上白糖再裝盤,即為“切糕”。

塔切糕

是隆福寺廟會上的名家小吃之一,為“切糕虎”一家所創製的一種新花樣。當年,到他這兒來吃塊切糕,感到特別涼爽暢快。他家自製的“塔切糕”非常招人,層層江米,層層豆沙,紅白分明,紅白映襯,狀如塔形,切塊出售,因此而得名。這種糕的特點是鬆軟香甜,清涼可口。

(原料)

江米麵7500克,豆沙餡5000克,密雲小棗500克,白糖1500克。

(做法)

1.小棗選好洗淨,白糖裝盆備用。

2.和麵、蒸製方法同“切糕”。

3.將蒸熟的江米麵晾涼後,倒在案板上,拍成一層江來麵,鋪一層沙餡;再拍一層江米麵,姑上一層豆沙餡;如此,越往上越小,拍成小寶塔似的。最高一層塔糕上均勻地碼上小紅棗兒。

4.將拍好的塔形切糕盛在一個大瓷盤裏,切一塊,轉動一下瓷盤,轉著切,切著轉,100克或200克一份裝在小盤中,撒上些白糖。即可食用。

果料扳糕

為北京江米製品中,在傳統基礎上挖掘、開發的一種風味小吃。它是用江米和豆餡,選用平整光滑的小案板擠壓而成。食用時切成小塊,蘸白糖吃。形狀方整光滑,味道軟糯香嫩,甜中帶些酸味,具有豆餡、百果的清香。

(原料)

江米5000克,豆餡2000克,金糕條500克,瓜條300克,蘋果條300克,梨片300克,蜜棗200克,小紅棗250克,青紅絲25克,白糖1500克,花生油100克。

(做法)

1.江米洗淨,放入缸中或大盆中用清水浸泡八至十小時,中間換水一至二次。然後用清水再淘洗一次,瀝幹水分,倒入鋪有幹淨屜布的大籠屜中,用手抹平,放在開水鍋上用大火蒸熟。離火後稍晾一會兒,趁熱倒在案桌上。

2.選用長約三尺、寬約二尺的平整光滑的小案板兩個。先把一個放在大案桌上,刷上一層花生油,拍上一層江米,與案板間樣長短大小,厚約二厘米。用另一塊小案板壓平,四周也壓好。江米上鋪上一層備好的豆餡,用板壓平,也厚約二厘米。豆餡上再拍上一層江米,用板壓平,壓實,四周的邊也壓好壓齊。最後在上層的江米上撒勾金糕條、瓜條、蘋果條、梨片、蜜棗、小紅棗、青紅絲,用板再壓一壓,使之平整、美觀。連同案板一起端上鋪麵。

3.出售時,先用刀均勻地切成長條,再切成方塊或長方塊裝盤,每盤200克或250克,撒上一層白糖,即為果料板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