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一)(1 / 3)

一、秦皇巡海與徐福東渡

看過《史記》的人恐怕都還會記住其中這樣一段饒有趣味的情節:秦始皇第五次從江蘇省鎮江附近到山東琅琊的巡海途中,曾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與海神大戰。當占夢博士聲稱海神變成一條大鮫魚時,秦始皇便下令隨從武士攜帶漁具和弓弩下海搜捕。到了芝罘後,果真發現海中浮遊著一條龐碩無比的海魚,秦始皇親自挽弓搭箭,將它射殺了。不論秦始皇當時出於何種心態和動機,僅從他敢於射殺海神化的鮫魚這一點,足見他不信神鬼,敢於爭奪的決心和積極向海外進取的精神。

秦始皇贏政用了十年時間,相繼攻滅了韓、魏、楚、燕、趙、齊六國後,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割據的局麵,建立起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王朝。當時秦國的疆域東至大海,西至甘青高原,南到嶺南,北延伸到河套、陰山、遼東等地。

秦始皇深知交通運輸對鞏固其政權統治至關重要。因此統一全國後不久,即下令修築以鹹陽為中心,通向全國各地的馳道,以溝通全國的陸上交通。與此同時,他還下令決通各諸侯領地內河渠上的截水堤壩及攔阻水道的設施。此外,又在原吳、楚、齊、蜀等國內大興水利,跋山開鑿靈渠溝通了珠江、湘江、長江等水係,發展通航和灌溉,並派人出海,將內陸馳道與江、河、湖、海的航路互相銜接,構成全國一體的水陸交通網。

秦始皇稱得上是我國航海事業的積極推行者,曾對中國航海事業作出過有益的貢獻。他在位12年(統一中國後),曾先後五次出巡,其中就有四次到過沿海。在每次巡海途中,秦始皇總念念不忘視察各地海港。尤其琅琊港,他一住就是三個月。為了擴大港口規模,他下召從內地向琅琊移民3萬戶,免征賦稅12年。後來,他又在琅琊建台立碑,歌功頌德,宣揚自己的功績。在短短的幾年內,他又接連兩次巡視了琅琊港。在他的精心策劃和扶持下,琅琊港蓬勃發展,規模空前,成為當時北方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長期以來史學界對秦始皇褒貶不一、評說各異。相當多數的古代史學家認為他巡海是為了尋找海外神山,求取長生不老之藥。然而,從他巡海時在各地所立的碑文不難看出:秦始皇本人並不篤信神鬼之說,並且對古代帝王以神道設教騙人民的行為,表示了否定的態度。他恥笑五帝三王“借威鬼神,以欺遠方”是政治上無能,終至傳世不久便國破身亡。因此,若僅僅把秦始皇派人出海說成是尋仙求藥,未免失之偏頗。

可以說秦始皇四次巡海有著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麵的因素。其實,早在戰國時期,蘇秦遊說趙王時,就曾提出過利用渤海的海上聯係合縱抗秦的主張。秦始皇深知渤海航路在北方各國交通和軍事上的作用,因而不辭辛苦,三至琅琊、芝罘,二去成山,一到黃、碣石這些燕齊濱海港口重鎮。秦朝大將蒙恬領兵30萬出擊凶奴,收複黃河以南河套地區駐軍北河以後,為了解決駐軍的糧餉,秦始皇當機立斷,以黃為後勤港,迅速征調船隻、糧草,從山東渡渤海,自天津進入黃河,溯流而上運抵北河防地。

地處濱海的燕、齊、越三國,是秦始皇統一六國戰爭中最後平定的國家。它們雖然無法和秦國抗衡,但相對來說仍算得上疆域遼闊、兵多將廣,所以都曾對秦進行過堅決的對抗。即使在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這三國仍時常爆發反抗和局部戰事。秦始皇毫不手軟,堅決鎮壓。比如對待越國,他一麵強令越人遷徙到江、淮、徐、泗地區,隔絕越人與本土的聯係;一麵又將內地囚徒遷到越國屯戍。從秦始皇對沿海新侵並各國所采取的各項措施中,可以看出他大膽實行移民改俗,鞏固統一的良苦用心。

秦王朝是在六國新興商人地主的支持下,推翻舊封建領主的割據,實現統一的。統一後的商品交換,自然不僅要積極占領中原以外的市場,而且試圖通過沿海港口大量向海外發展。秦始皇作為商人地主的總代表,多次巡航,與這種經濟要求自然有著相當複雜的內在關係。

就在秦始皇第一次巡海時,中國航海史上出了一位傑出的人物——徐福。他揭開中國古代遠洋航行活動中的光輝篇章,成為中日航海交往史上第一人。

據司馬遷在《史記》的《秦始皇本記》、《封禪書》、《淮南衡山列傳》等有關篇章中介紹,徐福東渡的傳說是相當美麗動人的:

春秋戰國時代,我國的燕(今河北)、齊(今山東)東麵的大海中,在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山上遍野長滿瑤花芳草,住著天仙海神。神仙們飲著瓊漿玉液,吃著靈丹妙藥,可以仙壽永昌、長生不老。當時沿海國家的一些國君幻想“萬壽無疆”,永霸寶座,曾三番五次派人乘船到海裏去尋訪神仙,探求仙藥。據有些歸來的航海者講,這些神山在茫茫的大海之中,真是無影無蹤,難尋難覓!但有時卻不知從哪裏刮來一股大風,掀起一股海流,就使船隻得以駛近神山。這時站在船頭舉目望去,隻見神山上雲霞掩映,瑞氣浮騰,用黃金和珠寶堆砌而成的宮殿屋宇在漂渺的輕霧雲中光芒四射,遍體雪白的珍禽異獸在奇花怪木之中奔騰飛躍,好一派綺麗美妙的神仙景象。然而令人奇怪的是,當船家真的將船駛近神山時,這一切卻又忽然沉入茫茫的碧波之中了。這一類奇聞怪事強烈地誘惑著許多勇敢的航海者駕舟入海去探勝求寶。然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始終沒有一個幸運兒的足跡可以踏上那神仙島,給他們的隻是一片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樓。

到始皇28年,秦始皇第一次巡海出遊,北至山東琅琊,麵對濤濤蒼海,想起了燕齊時代的神山仙藥傳說,為了滿足他夢想長生不死,永享驕淫的天子欲望,廣派方士四處探尋。適巧山東方士徐福上書願意入海,為他去尋神山,取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