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美德(2 / 3)

——[法國]馬丹·杜·加爾《蒂博一家》

尊敬偉大人物的最好的方法,莫過於把他的缺點就像他的美德一樣仔細認真地揭示出來。

——[德國]海涅《論浪漫派》

謙虛者對自己的功績從來都是閉口不談的。

——[英國]小喬治·科爾曼《法定繼承人收場白》

忘了自己的缺點,就產生驕傲的自滿。

——[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尊敬的基礎是所選擇,尊敬一切人等於誰也不尊敬。

——[法國]斯湯達《關於反對實業家的一個新陰謀》

對勝過自己的人表示敬仰,這就是人類最崇高的情感。

——[英國]卡萊爾《英雄與英雄崇拜》

尊重意味著能夠按其本來麵目看待一個人,能夠意識到他的個性和惟一性。

——[美國]弗洛姆《為自己的人》

謙虛對才華無奇的人來說隻是一種誠實,對才華絕頂的人來說,是一種虛偽。

——[德國]叔本華《格言》

經常受到人們的尊敬比讓別人讚美數次要強過百倍。

——[法國]盧梭《懺悔錄》

對驕傲的人不要謙遜,對謙遜的人不要驕傲。

——[美國]傑弗遜《在裏奇蒙的演說》

真正的謙虛是最崇高的美德,是美德之母。

——[英國]丁尼生《聖杯》

一個人在受到責備而不是受到讚揚之後,仍能保持謙虛,那才是真正的謙虛。

——[德國]讓·保·裏克特《金星》

彬彬有禮是富貴的品格中最美麗的花朵。

——[英國]溫特《一個演員和他的義務》

禮貌是博愛的花朵,不講禮貌的人談不上有博愛思想。

——[法國]茹貝爾《名言集》

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偉大的時候。

——[印度]泰戈爾《飛鳥集》

尊重的表示,對那些富於高尚思想和有榮譽感的人有很大的力量。

——[古希臘]德謨克裏特《著作殘篇》

驕傲的人甚至對助他前進的人惱怒——他很生氣地看著拉他馬車的馬。

——[德國]尼采《快樂的科學》

舉止彬彬有禮的人,一定能贏得好的名譽。

——[英國]弗培根《培根隨筆選》

真正正派的人決不無中生有地吹噓自己。

——[法國]拉羅什福科《道德箴言錄》

最大的驕傲與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靈的最軟弱無力。

——[荷]斯賓諾莎《倫理學》

越是本領超人一等,越是口口聲聲不滿意自己的才幹。

——[英國]莎士比亞《無事生非》

一個真正的和偉大的東西,都是純樸而謙虛的。

——[俄國]別林斯基《別林斯基論教育》

世上再沒有比驕傲自大更可怕的,驕傲自大會毀滅英才和天才。

——[日本]木久村一《早期教育和天才》

忍辱偷生的人,絕不會受人尊重。

——[法國]高乃依《熙德》

禮貌是博愛的花朵

——[法國]儒貝爾《箴言集》

溫和,謙遜,多禮的言行,有時能使人回心轉意。

——[波斯]薩迪《薔薇園》

尊重的表示,對那些富於高尚思想和有榮譽感的人有很大的力量。

——[古希臘]德謨克裏特《著作殘篇》

上帝立誓要抬舉的正是那些甘居人下的真正的謙卑者。

——[英國]約基布爾《在胡克的墓旁》

禮貌之於人性如同熱量之於蠟燭。

——[德國]叔本華《有關人生智慧的格言》

禮貌是行動的黃金準則。

——[美國]皮爾《美國人談生活的藝術》

禮儀周全能寧人息事。

——[法國]儒貝爾《箴言集》

經常受到人們的尊敬比讓別人讚美數次要強過百倍。

——[法國]盧梭《懺悔錄》

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

——[西班牙]鬆蘇內吉《合同書》

要麼沉默,要麼讓你的談吐勝過沉默。

——[古希臘]斯托巴歐《名詩選》

禮貌無需花費一文,卻能贏得一切。

——[英國]瑪·沃·蒙塔古《書劄》

有禮貌不一定是智慧的標誌,但是不禮貌總使人懷疑其愚蠢。

——[英國]蘭道《人生隨想錄》

你尊重人家,人家尊重你,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公平交易。

——[印度]泰戈爾《家庭與世界》

如果我們自己毫無驕傲之心,我們就不會抱怨別人的驕傲。

——[法國]拉羅什福科《道德箴言錄》

謙虛是映照功德的燭光。

——[英國]亨·菲爾·丁《悲劇的悲劇》

溫和談吐源於仁慈的心。

——[古希臘]荷馬《奧德修紀》

對勝過自己的人表示敬仰,這就是人類最高的情感。

——[美國]卡萊爾《英雄與英雄的崇拜》

尊重是一道柵欄,既保護著父母,也保護著子女,使父母不用憂思,使子女不用悔恨。

——[法國]巴爾紮克《家族複仇》

隻有尊敬他人,自己才能夠受到尊敬。

——[美國]愛默生《演講與傳記小品集》

尊重別人的長處,在任何情況下都平等對待的人,才是道德高尚的人。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青年一代的道德理想》

人因為博學才謙遜,因為勇於犧牲才力量無比。

——[英國]拉·吉卜林《島上的居民》

謙遜可以使一個戰士更美麗。

——[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演講·論文·書信集》

禮貌是一個人在自己的真實思想中進行選擇的藝術。

——[美國]阿·史蒂文斯《德·斯蒂爾夫人傳》

我們的驕傲多半是基於我們的無知。

——[德國]萊辛《萊辛寓言》

禮貌是一種回收有禮貌的尊重的願望。

——[法國]拉羅什富科《道理箴言錄》

尊敬的基礎是有所選擇,尊敬一切人等於誰也不尊敬。

——[法國]司湯達《關於反對實業家的一個新陰謀》

隻有尊敬他人,自己才能夠受到尊敬。

——[美國]愛默生《演講與傳記小品集》

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麵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

——[德國]歌德《格言和感想集》

謙遜是一切美德的基礎。

——[法國]菲·貝利《浮士德·家》

人越是富貴,對自己的評價就越是謙虛。

——[英國]查·斯珀吉翁《拾遺集·正確的估計》

對於偉人來說,沒有什麼能比禮貌和節製更合適的了。

——[古羅馬]西塞羅《論責任》

講禮貌就是以最和氣的方式說最客氣的話,或做最善良的事。

——[法國]盧易森《禮貌》

開門迎客卻又怠慢他,這樣你什麼也得不到。

——[英國]弗·培根《學識的增長·社會知識》

5.勤勞與儉樸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左傳·宣公十二年》

意譯:老百姓的生計在於辛勤勞動,隻有勤於勞作,財物才不會匱乏。

儉而不吝,可矣。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

意譯:人能做到既節儉又不吝嗇,就可以了。

有德者皆由儉來也。

——[宋]司馬光《司馬溫公集·訓儉示康》

意譯:有道德的人都是因為重視儉樸而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意譯:從節儉變得奢侈容易,從奢侈轉到節儉則很困難。

儉則寡欲。

——[宋]司馬光《司馬溫公集·訓儉示康》

意譯:節儉就少欲望。

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

——[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

意譯:儉樸就能節約,節約就能使各種好事層出不窮,奢侈就會放縱,放縱就會使各種壞事接踵而來。

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唐]李商隱《李義山集·詠史》

意譯:縱觀曆史上的賢人、國家與家庭,都是因勤學儉樸而成功,因奢侈而失敗。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意譯: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

儉則足用,儉則寡求,儉則可以成家,儉則可以立身。

——《古今圖書集成·家範典》

意譯:節儉可以使家用充足,節儉可以少向別人求借,節儉可以使家庭興旺,節儉可以使自身發展上進。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朱柏廬《治家格言》

意譯:即使一頓粥、一頓飯,也應當想到它來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絲、半根線,也要想到勞作的艱半。

惟儉可以惜福,惟儉可以養廉。

——[清]錢泳《履園叢話·安安先生》

意譯:隻有節儉才可以維護幸福,也隻有節儉才可以培養廉潔。

奢者富不足,儉者貧有餘。

——[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

意譯:奢侈的人雖富而常嫌不足,儉樸的人雖貧而常覺有餘。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張衡傳》

意譯:人生勤勞,不去求索怎麼會有收獲。

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裏得。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徐老仆義憤成家》

意譯:富貴不是長出來的,而是勤勞得來的。

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

——《荀子·修身》

意譯:遇到勞苦的事情就爭著去做,碰到享樂的事情就讓給別人。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尚書·大禹謨》

意譯:在國家事業上要勤勞,在家庭生活上要節儉。

勤能補拙,儉以養廉。

——[清]《格言聯璧·從政》

意譯:勤奮能夠彌補笨拙,節儉可以養成廉潔。

君子以儉德避難。

——《周易·否》

意譯:君子用儉樸的德行來避免危難。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意譯:憂患操勞,偏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逸享樂,就會促使自己滅亡。

凡不能儉於者,必妄取於人。

——[清]魏禧《日錄裏言》

意譯:自己不能儉樸的人,必定會非分地向別人索取。

習閑成懶,習懶成病。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

意譯:習慣於清閑就是懶,習慣於懶就是毛病了。

仁以厚下,儉以足用。

——[北京]司馬光《資治通鑒》

意譯:對百姓仁愛之心,百姓就可以富足;以節儉辦事,財力就能充足。

凡言節用,非偶節一事便能有濟,當每事以節儉為意。

——《宋史·卷三四二·梁燾列傳》

意譯:講節儉費用,不是偶爾在一件事上節儉就能起到節儉的作用,應當每件事都要講究節儉。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

——[北京]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二百三十四

意譯:有計劃地索取,有節製地消費,就會常保富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紳《憫農二首》之二

意譯:耘田在烈日當空的中午,汗珠滴在禾苗下的泥土;誰知盤中的米飯嗬,一粒一粒都來自辛苦。

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範純仁列傳》

意譯:隻有節儉可以使人廉潔奉公,隻有寬容可以使人養成好的品德。

儉以寡營可以立身,儉以善施可以濟人。

——《古今圖書集成·家範典》

意譯:節儉少去營求可以立身於世,節儉並合理地施惠可以救濟他人。

滯財之致貧,共害烈於侈靡。

——嚴複《原富》

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

——薛弇《讀書錄》

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

——葉劍英《攻關》

我們平時說“勤學苦練”。苦,並不是“傻”的意思,而是說:練功時,第一,不要怕吃苦;第二,要苦思。

——蓋叫天《粉墨春秋》

積極勤奮地努力和不計成敗的灑脫是成功的雙翼。

——羅蘭《羅蘭小語》

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方誌敏《可愛的中國》

世界上沒有直路,要準備走曲折的路,不要貪便宜。

——毛澤東《關於重慶談判》

天賦雖然重要,但是離開勤奮苦練,天賦也就發揮不出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天賦就是勤奮。

——劉海粟《宏約深美》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華羅庚《題〈神機妙算〉》

知識是從刻苦勞動中得來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

——宋慶齡《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愛儉樸限製了占有欲。

——[法國]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節約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英國]約翰·雷《英國諺語大全》

天才是勤勉之果。

——[美國]漢彌爾頓《書簡》

勤奮可以贏得一切。

——[古希臘]米南德《殘篇集》

勤奮是吉利之母。

——[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節儉是哲學家的基石。

——[英國]托·富勒《箴言集》

集腋成裘,積少成多。

——[英國]艾迪生《旁觀者》

奢侈不應無度。

——[美國]埃·哈伯德《庸人》

節儉財自來。

——[英國]雷·約翰《英國諺語大全》

節儉中蘊藏著一切美德。

——[古羅馬]西塞羅《圖斯卡盧姆談話錄》

掙了錢卻不知道節省的人隻能勞累終生。

——[英國]切斯特菲爾德《書簡》

浪費無度,必然會窮途末路。

——[阿拉伯]《一千零一夜》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

——[美國]愛迪生《會見新聞記者》

人懶事事難,人勤事事易。

——[美國]富蘭克林《格蘭曆書》

節儉是窮人的造幣廠。

——[加拿大]塔珀《諺語的哲於是論社會》

傻瓜隨隨便便花掉一分錢,聰明人卻把它攢起來。

——[英國]富蘭克林《致本傑明·沃恩的信》

保住一件東西和搞到一件東西同樣費勁。

——[英國]喬叟《特羅伊拉斯和克萊西德》

任意的浪費必然導致令人苦惱的匱乏。

——[英國]托·富勒《箴言集》

當囊空如洗時才開始節約就為時太晚了。

——[古羅馬]塞內加《致魯西流書信集》

誰的用度超過自己的資產,誰就破落在即。

——[英國]博恩《諺語手冊》

勤勞工作,誠懇待人是邁向成功的惟一途徑。

——[日本]鬆下幸之助《談人生》

不幸女神降臨於怠惰者之屋,財富女神常住在勤勉者之家。

——[印度]瓦理瓦爾《吉拉爾箴言》

勤奮是一種可以吸引一切美好事物的天然磁石。

——[英國]羅·伯特《憂鬱症剖析》

節約是避免不必要開支的科學,是合理安排我們財富的藝術。

——[古羅馬]塞內加《論恩澤》

誰在適當的時候節約了什麼東西,以後遇到困難就有什麼東西。

——[德國]格林兄弟《夢德爾和小小特裏斯》

簡單淳樸的生活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在精神上,對每個人都是有益的。

——[德國]愛因斯坦《思想和見解》

與其大手大腳臨了向人乞討,不如省吃儉用而求終年暖飽。

——[美國]富蘭克林《格言曆書》

掙了錢卻不知道節省的人隻能勞累終生。

——[英國]切斯特菲爾德《書信錄》

對必需的需求總是夾雜著對享樂的奢望。

——[美國]梭洛《文集》

知道什麼時候該花錢,什麼時候該節約,你就不必整天忙忙碌碌,也就永遠不會變成窮光蛋。

——[英國]托·富勒《箴言集》

6.堅忍與勇敢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

意譯:力量雖小,但隻要堅持不懈,事情總會成功;也比喻柔可克剛,軟可攻堅,弱可製強。

視死如歸。

——《管子·小匡》

意譯:麵對死亡要像回家一樣從容。

一人投命,足懼千夫。

——《吳子·勵士》

意譯:一個人不要命了,一千個人都害怕他。

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禮記·中庸》

意譯:努力去做事則接近於仁,知道羞恥則接近於勇。

小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

意譯:小事不能忍,就能敗壞大事。

寧耐,是思事第一法。

——[明]呂坤《呻吟語》

意譯:寧靜忍耐是考慮問題的第一方法。

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明]王驥德《題知記》

意譯:天下沒有困難的事,隻要人用心去做。

忍貧心似鐵。

——[宋]陸遊《劍南詩稿·春薺》

意譯:忍受貧困的心像鐵一樣堅強。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

意譯:不經曆一番寒冷的洗禮,梅花怎麼會香氣襲人。

率義之為勇。

——《左傳·哀公十六年》

意譯:遵循道義叫做勇敢。

精衛銜微術,將以填滄海。

——[晉]陶淵明《讀山海經》詩其十

意譯:隻要有恒心,精衛鳥銜,小木棒也能將大海填滿。

懲忿窒欲,得力於一個忍字;

遷善改過,得力於一個悔字。

——[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

意譯:克製憤怒,抑貪欲,靠一個“忍”字得益;改正錯誤,轉做好事,靠一個“悔”字見效。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論語·憲問》

意譯:有德行的人不會憂慮,有智慧的人不會迷惑,有勇氣的人不會畏懼。

事危則銳,情苦則慮深。

——《新唐書·卷一一八·張廷列傳》

意譯:事情越難辦,誌向越堅決;遭受的苦難越多,思考越深刻。

成事在膽。

——[清]葉燮《原詩·內篇下》

意譯:辦成事情在膽量。

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強禦。

——《詩經·大雅·胠民》

意譯:柔軟的東西不輕易去吃,堅硬的東西也不輕易吐出來;不欺侮弱小的人,也不懼怕強權的威脅。

泰山崩於前而邑不變。

——[宋]蘇洵《心術》

意譯:勇敢的人,即使泰山在他眼前倒塌他也不害怕。

騏驥一躍,不能千裏,駑(nú)馬十駕,功在不舍。

——《荀子·勸學》

意譯:駿馬一跳,不能躍及千裏;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功成就在於走個不停。

一卒畢力,百人莫當;萬夫致死,可以橫行。

——《後漢書·卷三八·張法騰馮度楊列傳》

意譯:一個兵士使出全身膽力,一百個人都難以抵擋;一萬個人拚死而戰,就可以橫行無敵。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

——《孟子·告子上》

意譯:(植物)曬一天太陽,再把他凍上十天,那就沒有能夠活下去的。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清]《鄭板橋集·題竹》

意譯:遭千磨萬擊我依然堅強有力,任憑你刮什麼風都奈何不了我。

百煉鋼化為繞指柔。

——[晉]劉琨《重贈盧諶》

意譯:隻要堅持,鐵經在百煉後能軟的纏在手指上。

忍小忿而就大謀。

——[宋]蘇軾《留侯論》

意譯:把小的氣憤忍耐住,去成就遠大的謀劃。

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意譯:小勇隻是血氣的一時衝動,大勇則需要道義來激發。

有義者不可欺以利,有勇者不可怯以懼。

——[漢]劉安《淮南子·繆稱訓》

意譯:正義在胸的人用利益誘惑不能欺騙他,勇敢堅強的人用恐嚇威脅也不會嚇倒他。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唐]賈島《劍客》

意譯:潛心磨煉十年,尚未試過鋒芒。比喻長期精心鑽研,等待時機準備幹一番事業。

智者不妄為,勇者不妄殺。

——[漢]劉向《說苑·說叢》

意譯:聰明的人不胡作非為,勇敢的人不亂殺人。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先秦]《荀子·勸學》

意譯:用刀刻金石,如果不堅持,連腐朽的木頭都刻不斷;如果堅持下去,金石就可以雕刻。

見義不為,無勇也。

——《論證·為政》

意譯:麵對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而不敢去做,是懦弱的表現。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後漢書·班超列傳》

意譯:不進入虎穴,就得不到小老虎。

知而好問者聖,勇而好問者勝。

——《文子·自然》

意譯:智慧而又虛心向別人學習的人會成為聖賢,勇敢而又虛心向別人學習的人會獲得成功。

“不恥最後”,即使慢馳而不息,縱命落後,縱命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往的目標。

——魯迅《魯迅全集》

學習好像馬拉鬆賽跑一樣,貴在堅持和耐久。

——楊樂《功到自然成》

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

——毛澤東《毛澤東詩詞》

昨天的坎坷教訓,成了映照今天,投射未來的鏡子。

——冰昆《王維舟傳》

困難和挫折也許是有好處的,這是一種鍛煉,這是推動我繼續前進的動力。

——冼星海《冼星海傳》

不患不能柔,惟患不能剛;惟剛斯不懼,惟剛始有為

——羅學瓚《自勉》詩

患難困苦,是磨煉,人格之最高學校。

——梁啟超《人生珍言錄》

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郭小川《郭小川文集》

震駭一時的犧牲,不如深沉的韌性的戰鬥。

——魯迅《墳》

勇者並不是蠻勇之謂;凡見義不為非勇,欺淩弱小為非勇。貪圖便宜,使乖取巧,自私自利皆為非勇。

——鬱達夫《戰時教育》

堅持到底,一倒能起,再倒再起。

——馮玉祥《馮玉祥詩選》

遇棘手之際,須從耐煩二字痛下功夫。

——蔡鍔《蔡鍔集》

一個人能夠容忍別人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英雄!

——葉劍英《滿目青山夕照明》

真正勇敢的人,應當能夠智慧地忍受最難堪的屈辱,不以身外的榮辱介懷,用息事寧人的態度避免無謂的橫禍。

——[英國]莎士比亞《雅典的泰門》

堅韌這一美德,經常與頑固混同一氣。

——[德國]科策布《新戲曲》

人們常常是通過軟弱而達到堅強,通過怯懦而達到勇敢

——[法國]拉羅什福科《道德箴言錄》

曆經滄桑的人不會輕易氣餒的。

——[英國]約翰遜《拉塞勒斯》

卓越的人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裏百折不撓。

——[德國]貝多芬《我將扼住命運的喉嚨》

英勇頑強,敢於戰鬥的人即使慘敗,也不會名譽掃地。

——[英國]塞·巴特勒《休迪布拉斯》

將無法實現之事付諸實現正是非凡毅力的真正標誌。

——[奧地利]茨威格《拜占庭的陷落》

忍耐和堅持是痛苦的,但它會逐漸給你帶來好處。

——[古羅馬]奧維德《戀歌》

成功最終屬於耐心等待的人。

——[英國]約翰雷《英國諺語大全》

在接近目標時,不要回頭。

——[古希臘]普盧塔克《關於培養孩子》

正在巨大的危難之中,我們才看到巨大的勇氣。

——[法國]勒尼亞爾《受饋贈人》

孤立於社會中的勇氣是極為重要的美德。

——[英國]羅素《羅素文選》

你要是爬山,就爬到頂,一摔倒,就會跌到深淵裏。

——[前蘇聯]高爾基《懺悔》

所有堅韌不拔的努力遲早會取得報酬的。

——[法國]安格爾《安格爾論藝術》

事情做不好往往不是因為沒有能力,大都是由於缺乏恒心。

——[意大利]亞米契斯《愛的教育》

能助人成就事業之偉大,皆具有堅韌不拔之美德。

——[印度]瓦理瓦爾《古拉爾箴言》

對於勤奮與才能來說,幾乎沒有辦不到的事情。

——[英國]約翰遜《拉塞勒斯》

耐心和持久勝過激烈和狂熱。

——[法國]拉封丹《寓言詩》

事業常成於堅忍,毀於急躁。

——[波斯]薩迪《薔薇園》

我們最尊重的是那些勇敢地忍受生活無情打擊的人,因為他們不僅有勇氣,而且還有豪氣。

——[美國]威斯特《有附件的回憶錄》

忍耐和堅持是痛苦的,但它會逐漸給你帶來好處。

——[古羅馬]奧維德《戀歌》

對勇氣的最大考驗,就是看一個人能否做到敗而不餒。

——[英國]英格索爾《獨立宣言》

災難臨頭時能像男子漢一樣承受沉重的打擊——這就是勇氣。

——[古羅馬]普拉圖斯《阿西納裏亞》

天才不是一切,要日積月累,持之以恒!

——[前蘇聯]巴魯茲金《自然而然》

有的人想馬上到達所有的地方,但看樣子他們哪裏都到不了。

——[美國]桑德堡《詩全集》

無私方能無畏。

——[美國]本·富蘭克林《格言曆書》

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經死過好多次;勇士一生隻求一次。

——[英國]莎士比亞《裘力斯·愷撒》

一切真正美好的東西都是從鬥爭和犧牲中獲得的,而美好的將來也要以同樣的方法來獲取。

——[俄國]車爾尼雪夫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

陷入不如意的境地時,萬不可忘掉忍耐與勇氣。

——[日本]池田大作《青春寄語》

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堅持來完成的。

——[英國]約翰遜《拉塞勒斯》

所有堅韌不拔的努力遲早會取得報酬的。

——[法國]安格爾《安格爾藝術》

臨危不怯就等於在戰場上贏得了一半勝利。

——[古羅馬]普拉圖斯《撒謊者》

舞槍弄炮並不難,難的是威武不屈。

——[英國]湯姆森《深不可測》

耐心與持久勝於暴力與激怒。

——[法國]拉封丹《拉封丹寓言集》

7.誠實與正直

誠,自不妄語始。

——[宋]俞文豹《吹劍錄·外集》

意譯:誠實,從不隨便講話開始。

實事求是。

——《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意譯:從客觀事實中去研究,得出規律。

直道事人,虛衷禦物。

——[清]金纓《格言聯璧·接物》

意譯:待人要用正直的為人之道,接物不要有先入之見。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元]張國賓《相國寺公孫合汗衫》

意譯:遇到不公平的事要見義勇為

上公正則下易直。

——《荀子·正論篇》

意譯:為政的人公正,下麵人就容易正直。

心術不正,即事事不正。

——[明]薛瑄《讀書續錄》卷一

意譯:一心術不正,辦任何一件事都會居心不正。

容直言,廣視聽。

——《新唐書·卷一七四·李逢吉列傳》

意譯:要容得下講真話講直理,要廣泛看聽。

養心莫善於誠。

——《荀子·不荀篇》

意譯:培養一個人良好的心態,最好的方法是為人誠實。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意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的態度。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宋]《包拯集·附錄》

意譯:清心寡欲是治國的根本,正道直行是做人的法則。

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

——[漢]《順帝末京都童謠》

意譯:正直善良的人慘遭陷害,死在路旁;卑躬屈膝的人備受重用,加進爵。

誠以待物,物必應以誠。

——《宋史·卷三二二·何郯列傳》

意譯:用誠實的心去待人辦事,那麼對方也一定以誠實的心對你。

人之所為,一有不實,即為妄矣。

——[明]薛瑄《讀書續錄》卷一

意譯:人的作為,隻要有一次不誠實,人們就不會信任你。

正直難親,諂諛易合。

——[北京]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二二·漢紀十四》

意譯:正直的人看上去好像難以親近,而愛阿諛逢迎的人看上去好像容易接近。

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則何物不正?

——《孔子家語·王言解》

意譯:當官的是百姓的表率;表率正直,還有什麼能不正直?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意譯:君子胸懷寬廣,心情舒暢;小人胸襟狹隘,憂慮重重。

君子熟於公正,小人熟於私邪。

——[明]薛瑄《讀書錄》卷四

意譯:君子習慣於做事公正,小人習慣於做事偏私。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先秦]《莊子·漁父》

意譯:不精心不誠實,就不能打動別人。

直木無陰,直士無徒。

——《任子·道論》

意譯:長得太直的樹木沒有濃蔭,為人過於戇直的人沒有同伴。

直不近禍,廉不沽名。

——《新唐書·卷一六三·孔巢父列傳》

意譯:正直而不接近禍害,廉潔而不貪圖虛名。

君子直道而行,知必屈辱而不避也。

——[漢]陸賈《新語·辨惑》

意譯:君子辦事堅持正道,明知會遭受屈辱,也不回避。

正臣之立朝廷,奸邪為之折謀。

——《隋書·卷六二·王韶列傳》

意譯:如果正直的官在朝廷上占了上風,奸邪的人就無計可施。

正直者心胸總是坦蕩,不仁者常充滿極度混亂。

——[古希臘]伊壁鳩魯《主要說教》

做好人容易,做正直的人卻難。

——[法國]雨果《悲慘世界》

正直是最好的策略。

——[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我要求別人誠實,我自己就得誠實。

——[俄國]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

惟有真誠者才能識別真誠。

——[英國]托卡萊爾《論英雄和英雄崇拜》

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英國]莎士比亞《理查三世》

走正直誠實的生活的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前蘇聯]高爾基《時鍾》

世上沒有比正直更豐富的遺產了。

——[英國]莎士比亞《一報還一報》

你若正直,不要怕人誹謗。

——[波斯]薩迪《薔薇園》

一個人不誠實,就沒有人相信他的話。

——[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

我們的奮鬥目標,不是長壽,而是活得正直。

——[古羅馬]塞內加《致魯西流書信集》

衡量生活的尺子不是長度,而是誠實。

——[英國]黎裏《尤菲倚斯和尤布魯斯》

誠實的人從不為自己的誠實而感到後悔。

——[英國]托·富勒《箴言集》

欺人隻能一時,而誠實地是長久之策。

——[英國]約翰雷《英國諺語大全》

正直的人最吃力的工作是經常把最難消除的惡念從人類的靈魂上消除出去。

——[法國]雨果《笑麵人》

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

——[美國]富蘭克林《格言曆書》

做一個聖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個正直的人,那卻是為人的正規。

——[法國]雨果《悲慘世界》

為人善良和正直才是最光榮的。

——[法國]盧梭《愛彌兒》

正直的人是神創造的最高尚的作品。

——[英國]蒲柏《論人性》

百事坦直,卑鄙之人就遠遠走避。

——[英國]布萊克《地獄箴言》

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德國]康德《持久和平》

對自己忠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

——[英國]莎士比亞《哈姆萊特》

真誠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英國]喬叟《喬叟文集》

表裏如一,恪守本分,無期無詐,正人君子為人處世應該這樣。

——[英國]筒·奧斯丁《愛瑪》

我能確保正直,卻不能保證,沒有偏見。

——[德國]歌德《散文語錄》

一切正直而堅強的東西我都愛!

——[美國]奧尼爾《悲悼三部曲》

做一個正直的人,就必須把靈魂的高尚與精神的明智結合起來。

——[法國]愛爾維修《論精神》

我大膽地走著正直的道路,絕不有損於正義與真理而諂媚和敷衍任何人

——[法國]盧梭《懺悔錄》

在九泉之下還開花透出芳香的,隻有正義者的行為。

——[英國]詹·雪莉《埃傑克斯和尤裏西斯》

8.責任與義務

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

——陶行知《每天四問》

人民不僅有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

——徐特立《怎樣實施愛國主義教育》

一切未知世界,總要用自己的精神,自己的勞力去開拓。

——郭沫若《雅言與自力》

要恢複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複民族的精神。

——孫中山《孫中山全集·民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