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意見綜合法是比較簡便易行的一種方法,評價過程容易掌握,而且花費不高。但應該注意的是,所聘請的專家一定要有權威性,應該能夠代表不同的廣告創意趨向,以保證所獲得的意見權威、全麵。
2.消費者判定法
消費者判定法又稱價值序列法,屬於事前測評法的一種。具體做法是:在將同一種商品擬定出幾種廣告作品和媒介組合方案後,征求消費者意見,根據消費者的評價排列出順序,從而選擇排在第一位的廣告方案。
消費者判定法隻需設計廣告草圖,成本低廉,而且可以獲得大量的一手資料,但其不足之處在於較難獲得準確信息,同時調查結果容易流於一般化,缺少獨到見解。
3.評分測評法
評分測評法是一種事前事後測評均可用的方法,用來比較同一產品的若幹不同主題的廣告。具體做法是:首先設計一個廣告要點評分表,每個要素規定最高積分,然後請消費者對各要素逐項評分,累積分最高的廣告說明其效果最好。
4.儀器測評法
儀器測評法是運用視向器、按鈕儀、電位器、視聽器等測評儀器,測量消費者在看到或聽到供選擇的廣告方案時的生理反應,由此推斷出消費者的心理反應,進而測評廣告效果。運用儀器進行測評,可以比較口頭表達同生理反應之間的差異,由此判斷出消費者的真實想法。
儀器測評法對消費者的注意、記憶、喜愛、厭惡等心理現象有較明確的反應,可以較細致地分析廣告本身影響消費者的心理過程,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儀器測評時,首先要消除被試者的緊張情緒,以保證測評結論的準確性。
5.認知測評法
廣告認知度測評主要是研究消費者對廣告商品、品牌、企業標識、廣告口號、圖像及創意等的認知程度。
其中最有名的方法是斯塔夫閱讀率調查法,這種方法主要應用於報刊、雜誌等印刷媒體。其方法是將被調查者分為三類:A類,看過該廣告,即能夠辨認出曾看過該廣告;B類,認真看過該廣告,即不但知道該商品和企業,而且能夠認得廣告的標題;C類,瀏覽過並能記得該廣告50%以上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分別統計各類被調查者的人數,據此計算注目率、閱讀率、精讀率三個指標。
注目率=A類的人數/被調查者總人數×100%
閱讀率=B類的人數/被調查者總人數×100%
精讀率=C類的人數/被調查者總人數×100%
對於廣播、電視等電子媒體的認知測評主要采用視聽率測評法,計算視聽率指標。
視聽率=廣告節目的視聽戶(人)數/電視機或收音機的擁有戶(人)數×100%
6.回憶測評法
回憶測評法主要用於測評廣告心理效果的理解度和記憶度。因為廣告效果具有遲效性和累積性,所以消費者對廣告商品、企業標誌、品牌商標以及廣告創意等的理解、記憶與聯想情況就成為廣告效果測評的重要內容之一。具體做法一般有自由回憶和提示回憶兩種。
自由回憶是讓消費者在不加任何提示的情況下獨立的對已推出的廣告進行回憶,以測驗記憶情況。目前運用最普遍的是波克日後回憶法,一般做法是在電視廣告播出24小時以後,要求被調查者回答事先設計好的一係列問題,以此確定他們對廣告的記憶情況。
提示回憶是在調查人員的某種提示下,消費者對已推出的廣告進行回憶,這裏的提示可以是廣告的商標、品牌名稱、標題等。最為經典的方法是“蓋洛普-魯濱遜事後效果測試法”,被調查者回憶時可以從測試人員所提供的廣告產品、品名、廣告詞等信息中得到暗示或提示,下麵將這種方法簡要介紹如下。
蓋洛普-魯濱遜事後效果測試法
測試要點:
(1)對市場上各廣告的表現進行評估;
(2)分析全盤廣告活動及其策略的效果,並與其從前的廣告策略和其他相同商品的廣告進行比較;
(3)針對同一類型產品或某一行業的銷售情況和執行方案進行廣告效果測評。
測試要求:
(1)每次抽選樣本,人數約為150名,年齡在18歲以上;
(2)樣本分布於全美10個城市;
(3)被調查者可以選擇自己常看的媒體接受測試,如雜誌廣告必須看過最近四期中的兩期,但要求沒有看過最新一期。
測試辦法:
測試人員事先不透露測試內容,同時要求被調查者不要在訪問當天閱讀有關雜誌。利用電話訪問時,首先詢問被調查者在某一期雜誌的所有廣告中記得哪幾則廣告,以確定這些廣告的閱讀率。媒體受眾指出所記得的廣告後,就可以問他們以下問題:
(1)那則廣告是什麼模樣?內容說些什麼?
(2)該廣告的銷售重點是什麼?
(3)您從該廣告中知道了什麼?
(4)當您看到該廣告時,心裏有何反應?
(5)看完廣告後,您購買產品的欲望是增強了還是減弱了?
(6)廣告中什麼因素引起您的購買欲望?
(7)您最近購買的產品是什麼品牌的?
測試效果:
根據被測試者對這些問題的回答,經過分析整理歸納,可得到該廣告的三種傳播效果:
(1)品名認知效果(Proved Name Registration,PNR),即廣告在吸引受眾注意力方麵的效果;
(2)觀念傳播效果(Idea Communication),即廣告影響受眾心理反應或對銷售重點理解程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