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專業廣告組織(2 / 3)

廣告公司對員工的考核管理不可或缺,但還應注重對公司成員的培養雕琢,特別是對業務部門經理的培養。因為作為公司中層,這些業務部門經理都從事或參與一定的管理工作。通常公司應創造條件對業務部門經理進行周期性培訓,使之不斷得到給養和提升,使之漸趨成長為“通才”。隻有這樣,公司業務部門才可能健康成長。廣告公司的健康團隊應該是高手雲集的團隊,公司除了帶給他們成長空間和提升的機會外,還應使他們有歸屬感和安全感,為此,公司應該創造條件給他們參與培養和建設公司文化的機會。總之,完善的人才管理是廣告公司生存與發展的堅固盾牌,富有遠見卓識的領導應該是發現人才、調動人才創造力的大師。

四、廣告公司的收費製度和財務管理

廣告公司的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廣告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控製。廣告預算是落實到具體每一個項目和計劃的分配的,廣告活動中每一階段的費用開支都應控製在廣告預算所分配的費用額範圍內,否則,將會給財務分配帶來麻煩。此外,廣告費的收取工作也是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因為有可能出現廣告主分期或延期付費情況,這樣隻有廣告公司為廣告主墊付媒體傭金,所以,廣告公司在財務上加強廣告收費的管理工作,尤為重要。

廣告公司的利潤率很低,許多大的跨國廣告公司的利潤率往往隻能達到1%~2%,因此,廣告公司在財務管理方麵加強對企業工資總額的控製核算,控製企業行政費用開支也是重要一環。公司還應遵照稅法精神和有關稅務管理機關的規定,準確核算企業的應繳稅收額,並按時申報繳納,是企業財務的工作職責。加強對企業稅務的自我審計和管理,避免漏報或多報稅收,是確保企業利益、維護企業信譽的重要保證。

綜上,廣告公司的利潤獲得根本上取決於廣告公司的收費方式和對成本的控製,以及在與客戶的合作中如何降低財務風險。

(一)廣告公司的收費方式

廣告公司的收費製度種類較多,一般包括以下幾種。

1.媒體傭金製

這是廣告公司發展過程中曆史最悠久的一種廣告收費製度,至今仍廣為沿用。早期廣告經營中媒體刊播廣告的費用劃出一定比例支付給廣告公司作為報酬,最初這種比例媒體可自行規定,一般在8%~25%之間。1917年美國廣告公司協會成立後呼籲將媒體傭金比例定在15%。目前中國也采用這一標準,但在現實中由於廣告市場的不夠成熟,某些供不應求的媒體往往少給甚至不給傭金。為了維護廣告公司的利益,現在很多大型的國際化廣告公司直接向客戶收取媒介代理費用,一般是廣告費減掉媒體折扣後的17.65%,而公司則把媒體的折扣全部返還給客戶。至於廣告設計製作費用,廣告公司隻收取成本費及製作時間損耗費。如果是專門的媒介代理公司則隻收取5%~7.5%的服務費。在廣告公司的收入中,媒體傭金是其收入主要來源。但是媒體傭金製容易給客戶造成一種錯覺,那就是隻要廣告客戶加大媒體廣告投放力度,廣告公司就可以相應得到更多的代理費,似乎這與廣告公司的工作努力程度沒有直接聯係,所以當廣告公司建議客戶增加廣告投放量時,客戶就懷疑廣告公司是為了得到更多傭金,而不是從廣告效果的角度來提高廣告預算的。

2.服務費製

正因為媒體傭金製存在很多不足,所以大衛·奧格威首先實行了一種收費製度,即服務費製。客戶可以根據廣告公司每月的實際成本和實際的業務付出支付一定費用給廣告公司,媒介代理不再加收傭金。這種製度要求廣告公司的一切外付成本都要有財務憑證,比如市場調查費、廣告製作費、媒介費、差旅費等,此外廣告公司參與此項業務的人員對其所花的時間也必須有一個精確的記錄,以便廣告客戶按照廣告業務的實際勞務成本付給廣告公司報酬。這種收費製度在操作上有很大麻煩,而且財務憑證難辨真偽。

3.效益分享製

有些地方稱這種製度為銷售額百分比製或代理補償製,即廣告公司的收入與客戶的銷售成果掛鉤。廣告公司以客戶銷售額為基數,根據協議規定提取銷售額的百分比作為廣告公司的酬勞,當客戶的銷售額上升時,廣告公司可以得到更多的報償;相反,當客戶的效益降低時,廣告公司所得的報償也會減少。這種收費方式有一定的彈性比例,但其缺陷也很明顯,首先銷售額基數的比照究竟以哪一年度為準,上一年度銷售額顯然不能說明下一年度的銷售情況(或上揚或下滑),下一年度的銷售預算廣告公司也很難獲得確切資料。其次,廣告公司所獲得的客戶銷售額的數據是否真實可靠,也應有一個可供證明的程序。第三,這種方式表麵上把廣告代理的報償與客戶的銷售成果聯係起來,這就暗示了客戶銷售成果的好壞直接受廣告發布的影響,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銷售成果與產品本身品質定價、流通分銷係統、競爭狀況、促銷手段、企業形象等許多因素有關,而廣告僅僅是促銷手段的一種,它通過訴諸受眾的視聽感官等方式作用於人的心理,由心理傾向程度導致行動,因此廣告並不能直接導致客戶銷售額的上揚或下滑。因此即便廣告做得再好,沒有其他方麵的配合也無濟於事。可見,這種收費方式不夠科學。

4.月費製

廣告公司每月向廣告主收取固定費用作為酬勞,這種方式就是月費製。這種收費製度適用於客戶的產品在市場上已經比較穩定,其發展空間發展態勢易於預測,媒體投放量較為固定的客戶。這種收費方式最大的優勢就是廣告公司每月擁有固定實在的收入,有利於安排相應的業務小組。但是,由於這種收費製的固定性也造成它缺少回旋餘地,在以下幾種情形下顯現出它的弊端:第一種情況是當客戶業務增長迅速或廣告需求降低時,前者使得廣告公司在現有報酬下難以增加新成員參與此項業務,隻能靠現有成員的超負荷工作,這種狀態下的成果質量就會打折扣,廣告公司聲譽也會受到影響;後者恰好相反,客戶的廣告需求減小,同樣的報酬會使客戶感到不平。第二種情況是某些客戶生產的產品季節性很強,產品旺季時光高需求量大,廣告公司員工會超負荷工作;產品淡季時客戶又覺支付不公。第三種情況與產品生命周期有關,產品導入期和成長期客戶廣告需求量大,而進入成熟期廣告需求減少,月費製的固定收費同樣不適用這種情況。

5.激勵機製收費方式

這種收費方式把銷售額百分比的提成作為一個輔助手段,比如以月費製作為主要收費方式的廣告公司可以附加銷售額提成作為激勵,月費製保證了廣告公司的每月固定收入,激勵機製的使用能夠激發廣告公司的積極性,也可以使廣告公司在客戶業務增加時增加人員投入以保證質量,不至於陷入尷尬。

6.菜單式收費

在廣告公司的業務收費項目中,有些業務是可以明確提出其報價的項目,如印刷、海報製作等,它們不同於廣告策劃和創意業務。這些項目可以菜單形式提供明確價格供客戶選擇。

目前廣告公司的廣告收費並不局限於某一種單純的形式,一些廣告公司更傾向於服務費製,或者是基本收入加上業績獎金的方式。

(二)廣告公司的財務風險

廣告業內的競爭態勢的激烈,導致廣告公司經營過程中存在諸多風險,如投資風險、人才管理風險、市場競爭風險等。單純從財務的角度,廣告公司麵臨以下幾種風險。

1.比案(比稿)的資金投入風險

客戶在選擇適合自己的廣告公司時往往要求參與競爭的廣告公司進行比案(比稿)。比案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對客戶的廣告活動進行整體性策略分析,另一種是做出完整的廣告計劃。這種比案(比稿)要求廣告公司必須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麵做出很大投入才能拿出富有競爭力的方案,而且有些大客戶對廣告公司的要求很高,前來參與比案的廣告公司很多,也都很有實力,客戶有時會安排幾輪“淘汰賽”,且每一輪的比案要求都不同,都需要全力以赴。因此一旦比案失敗,先期投入將無法挽回。例如1998年廣州本田廣告競標曆時三個月,經曆四輪角逐。廣東省廣告公司參與了這場角逐,當時參加競標的有20多個廣告公司,而且大多是外資或合資跨國公司。兩輪比賽之後,4家廣告公司勝出,其中包括廣東省廣告公司。最後一輪比拚對壘雙方是廣東省廣告公司和多年來一直代理日本本田的部分國際廣告的一家跨國公司的在華企業。廣東省廣告公司精英們殫精竭慮,拿出最後的絕佳方案,它們整合運用電視廣告、平麵廣告、事件行銷等傳播工具,凸現本田“理想源自夢想”的企業理念,光大其“世界品質,精湛技術”的品牌價值,於是廣東省廣告公司一舉奪魁,廣東省廣告公司成為廣州本田的品牌全麵代理。廣告公司的比案激烈而殘酷,其中的資金投入盡管數額大,但也必不可少,否則不會有好方案,當然這也冒著失敗的風險。

2.資金收付風險

廣告公司代理客戶的廣告業務中,客戶與廣告公司簽訂代理合同後,隻是暫付一部分廣告款項,其餘部分分期兌付或廣告代理完成後再付給廣告公司。而購買媒體時是全額付款的,因此廣告公司必須墊付部分資金,但有時客戶會出現拖欠款項或者以種種理由降低付費額度的情況,所以廣告公司在代理過程中,麵對這種風險應做出相應的舉措,比如對客戶的信用情況應該做詳細調查,在和客戶簽訂合同過程中,各種條款都要細致分析,不要有疏漏,代理程序實施之初要收取部分廣告費,其他費用要定期催收。

3.效益分享式收費製的風險

前麵我們談過,效益分享式收費是把廣告公司所得與客戶的營銷效益掛鉤。由於客戶的銷售業績與利潤收入大多與廣告作用並不一致,它們還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一旦客戶銷售業績下滑,廣告公司的收益將受到影響。

(三)廣告公司的財務報告製度

每一家廣告公司都有一個財務主管,他不僅懂得廣告公司的財務事宜,而且了解公司業務,伴隨廣告公司業務的成長,公司財務主管也在日常經營決策中慢慢成長起來,其財務決策也日臻成熟。在廣告公司的財務管理方麵,公司財務部門有一項工作不可或缺,這就是財務報告製度。為了使公司經營決策精準,公司財務部每月要向財務總經理彙報,內容包括:第一,公司盈利狀況,如上月收入和各項支出,公司利潤是否達到盈利目標;第二,公司擁有款項及欠債款項;第三,公司應收客戶的賬款,是否有呆賬死賬;第四,將不同客戶及項目的盈利和虧損情況作一盤點。這種財務報告表可以讓公司管理層對公司業績情況一目了然,從而調整公司業務經營策略,使公司能防患於未然,並可以穩步前進。

(四)廣告公司的成本控製

廣告公司經營成本是公司資源流出的量化顯現,它是為完成某一項目以達成某種目的而發生的。一個良好的成本控製體係能夠合理分配公司資源,以保證公司的利潤獲取。

廣告公司的成本,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廣告公司為其客戶所花費的第三方(媒體與製作供應商)成本;二是廣告公司的人事成本;三是廣告公司除人事成本之外的一切營運成本。

1.第三方供應商成本的控製

廣告公司的主要業務,無論策略計劃、創意、製作、媒體策劃還是媒體采買等,均是受“客戶”委托而行。因此客戶更應該被稱為“主戶”,廣告公司叫做“代理”才能名副其實。廣告公司的收入,在創意製作上僅為客戶所支出的第三方供應商費用的7%~12%;而在媒體計劃與購買上僅為媒體淨花費額的4%~6%。由此可見,廣告公司充其量隻是個過路財神,公司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花費均是代理客戶支出的。由於廣告公司支付給第三方供應商的成本數額都非常大,因此加強對第三方供應商成本的控製才是廣告公司成本控製的重點。在這方麵做得好的廣告公司更應該向客戶廣為宣傳,以增加自己的競爭力並提高與客戶談判廣告公司傭金的籌碼。

既然廣告公司是客戶的代理商,當然是受客戶之命來完成工作。然而,客戶通常都會要求廣告公司了解客戶公司、產品各方麵的需求,提出廣告製作與媒體的各個方案,並期望這些方案是成本最少、效益最大的。所以,成本控製的第一步便是在廣告公司內部建立起一個內部檢查機製,在給客戶進行重要提案之前,能有第二意見的審查或抽查,當然,這個機製可以與廣告公司的品質管理合二為一。許多廣告管理者看到這個建議或許會哈哈一笑,指為書生之見,在分秒必爭、真刀真槍的廣告戰中,怎麼可能有時間對成本作這些審查呢?然而,這個機製對於公司的成本控製確實是十分必要的,隻要每5件、10件、20件案子中能抽查1~2件,就能產生極大的教育作用,讓員工時時提高成本控製的警覺性,以免養成中低層員工認為客戶是冤大頭、笨蛋的概念。在抽查機製中當然要特別注意供應商的選擇與比價。廣告公司總經理應該與財務總監一起,將這項“立業之本”的工作抓好,並騰出至少10%的工作時間來完成此項任務。

客戶不一定都是選擇成本最低的方案,質量、感覺、時效、可信度等都是客戶要考慮的因素。一旦客戶確定了方案,並且做出了書麵批準,廣告公司的任務便是忠實地替客戶執行這個方案,並將成本控製在批準的製作報價單或媒體計劃內。如方案執行時間較長,廣告公司也有責任隨時提出備選建議。在方案執行完成後,更應該及時地向客戶提供一定的批準額度與實際發生費用的比較報告,爭取客戶信任,從而幫助客戶有效地管理廣告的總體預算。

廣告公司應集中眾多客戶的采買力量,盡量向第三方供應商爭取最低的價格,以降低客戶的廣告成本。在媒體方麵,廣告公司都成立了特別的采買隊伍來做這項工作。由於其十分專業,且涉及各廣告公司的基本策略,這裏將不再深述。然而,廣告公司在與一個主要供應商談判時,價格(包括折扣)達成某個定量的返點、付款條件保證(例如廣告公司對媒體保證一年不少於某個量)等,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互相轉換的,所以成本控製在此應作為一個通盤的考量。往往許多采買經理隻注重價格與返點,而犧牲了付款期限,造成廣告公司現金周轉上的困難。執行上,在每年與主要供應商談判時,應預先做好談判計劃與不同組合的評估,如此,一方麵可以進行最有效的成本控製,另一方麵加強了廣告公司的內部控製。

通常有一些現金較緊張的供應商願意提供較好的現金折扣,這帶來了廣告成本的大幅降低,廣告公司應依照與客戶合約的條件,或及早通知客戶現金折扣、或自己準備一些機動現金來為客戶創造利潤,特別注意在每季末或年底,許多媒體是以“實收廣告費”作為考核廣告業務的依據,此時,如廣告公司有計劃與各媒體協商推行現金折扣,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由於營業稅、外彙管理辦法,以及關稅等有關稅費與規定,如果廣告公司對相關規定不熟悉,就無法替客戶作出合理合法的稅務籌劃,造成不必要的費用增加。例如,拍電視廣告時,可以讓拍片商以及後期製作商直接向客戶發單收費,而不必由廣告公司轉發,廣告公司的收費單僅有傭金一項,這樣可以在第三方費用上節省一成營業稅,造成近一成廣告製作成本的降低。對於廣告業務量大的客戶,例如寶潔、聯合利華等,更可以要求一些常用的供應商直接按月結方式與客戶結算,以達到合法避稅、降低成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