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吃虧不能做啞巴,有目的的虧值得吃(4)(1 / 2)

寬宏大量,吃點小虧不計較,許多的恩怨情仇可以化為過往煙雲;寬宏大量,吃點小虧不計較,可以將所有的誤解和猜疑置之度外不聞不問。釋迦牟尼說:“以恨對恨,恨永遠存在;以愛對恨,恨自然消失。”

在人際交往、工作中,我們對於所有的善意過錯都可以給予寬容;對於失誤也可以給予寬容;對於任性也可以給予寬容;對於無意傷害也可以給予寬容。生活就會因為你的這份寬容變得更美好!

心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胸懷有多寬事業就有多廣。心胸寬則能容,能容則眾歸,眾歸則才聚,才聚則事業強。因此,成就大的事業的人要有容人、容智、容物、容事的肚量。

胸懷是一個人素質的綜合體現,是一個人最具魅力的品質,最難達到的一種境界。博大的胸懷如同悠悠黃河、滾滾長江;恰似巍巍昆侖、赳赳泰山。中華民族因其博大胸懷,才有了五十六個兄弟姐妹同唱一首歌;大自然因其博大胸懷,才有春花、夏風、秋月、冬雪的和諧交替;人是萬物之主,萬物之靈,所以理應胸襟空明,一望萬裏。正如曹植所說:“天稱其高者,以無不覆;地稱其廣者,以無不載;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江海稱其大者,以無不容。”

做人不僅要有寬闊的胸懷,還要有容人的氣量。氣量,又稱度量,是指一個人對人對事寬容忍讓的限度。俗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氣量大的人曆來受人歡迎。

氣量太小者,往往會自取滅亡的。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量小非君子”。拋開成敗得失不談,一個人的氣量是大是小,能夠從根本上體現一個人的品質優劣。至少,氣量大一點,可以做到不那麼令人討厭。

做人不僅要寬宏大量,還要能吃點小虧,這樣有助於個人的成功,不至於因為一點小事而麵臨尷尬的境地。記住,一個寬宏大量的人,也是一個受人尊敬的人。

吃虧是福,出頭的椽子易爛

吃虧,雖然意味著舍棄與犧牲,但也不失為一種胸懷、一種品質、一種風度。任何一個有作為的人,都是在不斷吃虧中成熟和成長起來的,並從而變得更加聰慧和睿智。倘若有誰一旦吃虧便愁腸百結,鬱鬱寡歡,甚至捶胸頓足,一蹶不振,受傷者隻能是自己。這種傷害,服用任何宮廷秘方都無濟於事,診治的特效藥方隻有四個字:吃虧是福!

楊傑,大學剛畢業就進入出版社做編輯,她的文筆很好,工作態度也相當端正。

那段時間,出版社正在進行一套叢書的編輯,每個人都很忙,但老板並沒有增加人手的打算,於是,經常派遣編輯部的員工去業務部和出版部幫忙。但那些老員工是不會去的,隻有楊傑這樣的新員工,才會被一次次地給安排。

幾次派遣之後,同來的幾個女孩都開始抱怨起來,找借口不願意再過去。但楊傑卻總是毫無怨言地跑來跑去。事實上也看不出她有什麼便宜可占,因為她總是幹一些諸如包書之類的體力活,像個苦工一樣。

後來,楊傑又去了業務部,直接與客戶對接,洽談生意。此外,她還經常幫忙幹一些取稿、郵寄之類的工作,反正隻要有人開口,她都樂意幫忙。同事們在佩服楊傑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的同時,也暗地裏笑她太傻。

兩年過後,楊傑辭職,創辦起了自己的出版公司,原來她是在吃虧的時候,把一家出版社的編輯、發行、直銷等工作都摸熟了。所以,公司的一切運營和發展都很順利。

這時,那些原來笑話她的同事們,才明白了楊傑占了多大的便宜。

智者常說“吃虧是福”,其中必定有其緣由和哲理。在生活中,人們對處處搶先占小便宜的人一般沒有什麼好感,這樣,他從做人上來說就吃了大虧。因為你已經處處搶先了,你從來不等別人想到你而總是主動跳出來,為自己謀取每一點你看在眼裏的利益,那麼你周圍的人就再也不會主動接近你與你做朋友,反而要處處對你設防,這樣一來,你不是將會失去更多了嗎?

俗話說:出頭的椽子易爛,人也是如此,過於顯示自己、炫耀自己的能力,遲早會吃虧。所以,那些稍有名氣就到處洋洋得意地自誇,喜歡被別人奉承的人,一定要學會藏鋒斂跡、裝憨賣乖,千萬不要把自己變成對方射擊的靶子。

國國王乘船在長江中遊獼猴山一帶遊玩兒,看到山上一群獼猴聚在一起戲耍,於是帶著隨從登上獼猴山。獼猴們看到前呼後擁地來了很多人,立即一哄而散,躲到深林與荊棘叢中去了。

這時,吳王見唯有一隻獼猴沒有離去,它在地上得意地旋轉,旋轉夠了,又縱身到樹上,攀援騰蕩,顯然是想在吳王麵前賣弄靈巧。吳王心想,一直猴子居然在自己麵前如此逞能,心裏很不舒服。吳王於是就彎弓搭箭射它,沒想到那獼猴從容地撥開射來的利箭,又敏捷地把箭接住。吳王氣得滿臉通紅,命令左右一齊動手,箭如風卷,獼猴無法脫逃,立即被射死了。

吳王回頭對他身邊的人說,這靈猴誇耀自己的聰明,倚仗自己的敏捷傲視本王,以至丟了性命。要以此為戒呀!可不要用你們的姿態聲色驕人傲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