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政治家帕金斯30歲那年就任芝加哥大學校長,有很多人懷疑他的能力,他卻說:“一個30歲的人所知道的是那麼少,需要依賴他的助手兼代理校長的地方是那麼的多。”就這短短一句話,使那些原來懷疑他的人一下子就放心了。
人們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往往喜歡盡量表現出自己比別人強,或者努力地證明自己是有特殊才幹的人,然而一個真正有能力的領袖是不會自吹自擂的,所謂“自謙則人必服,自誇則人必疑”就是這個道理。
做人要學會以退為進,來製造退讓的假象。其實讓步隻是暫時的退卻,為了進一尺有時候就必須先做出退一寸的忍讓,為了避免吃大虧就不應計較吃點小虧。
人在矮簷下,該低頭時且低頭
被 稱為美國人之父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那時他年輕氣盛,挺胸抬頭邁著大步,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門框上,疼得他一邊不住地用手揉搓,一邊看著比他的身子矮去一大截的門。出來迎接他的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笑說:“很痛吧!可是,這將是你今天訪問我的最大收獲。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該低頭時就低頭。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得到的教導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獲,並把它列為一生的生活準則之一。富蘭克林從這一準則中受益終生,後來,他功勳卓著,成為一代偉人,他在他的一次談話中說:“這一啟發幫了我的大忙。”言外之意即是:人在矮簷下,該低頭時且低頭。
做人不可無骨氣,但做事不可能總是昂著高貴的頭。現代社會,競爭激烈,錯綜複雜,因此在漫長的人生跋涉中,不得不學會低頭。但是,學會低頭並不是妄自菲薄與自卑,學會低頭意味著謙虛、謹慎。
試想,那些登上人生頂峰的成功者們,不論是乘機出訪還是站在舞台上發表演說,總是微微低著頭向腳下的人群揮手。原因很簡單--他們站在高處。而他們腳下的普通人,隻能高高地抬頭仰視高處的成功者。因為他們站在低處,腳下什麼也沒有。
或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試著去學習低頭,學會認輸。其實這並不難。隻需知道,當自己摸到一張爛牌時,不要再希望這一盤是贏家。隻有傻子才在手氣不好的時候,對自己手上的一把爛牌說,我們隻要努力就一定會勝利;學會低頭,就是在陷入泥潭時,知道及時爬起來,遠遠地離開那個泥潭。隻有笨蛋才會在狼狽不堪的時候,對自己的鞋子說,我們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學會低頭,就是上錯了公交汽車時,及時下車,另外坐一輛車子。
而且,從健康角度說,如果人一輩子總是抬頭,永不低頭,那可能導致脖子僵硬,使自己生活在痛苦之中;該低頭時就低頭,保持身體健康,生活才能加美好。人生,又何嚐不是如此?
雷墨就曾經說過:“低頭是需要勇氣的。”的確如此,否則又怎會有明知是輸,依然執迷不悟的賭徒呢?回顧曆史,因缺乏這種勇氣而一怒之下殺死了進諫之人的曆代君王比比皆是。看看身邊,因為缺乏這種勇氣而釀成大錯的世人舉不勝舉。
要知道,人是有可能做錯事的,做了錯事時,該認錯時要認錯,認錯將使人以後少犯錯誤、不犯錯誤。人是有可能失敗的,當失敗時,承認失敗,總結失敗的教訓,失敗將成為成功之母。人在前進的道路上,有時可能需要退卻,退一步海闊天空。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筆直的,當需要走彎路時,就應當選擇適當的彎路,以便更好地接近和達到目標。
學富五車的人,也會因為承認自己知識的局限,而更加受到別人的尊重。也許你比對方高明,但是讚揚對方的高明,絲毫不影響你的權威。也許你掌握真理,但是肯定他人觀點中正確的部分,會使他人更容易接受真理。也許錯誤在其他人,但是你承認自己的缺點,將更容易促使別人承認錯誤。
在人生道路上,我們常常因表麵光彩的事物而迷失了方向,以不屈不撓、百折不回的精神堅持到底,結果輸掉了自己。所以用平和的心態,學會低頭,這才是入世的心態。
謙讓更能為你贏得尊重
“徑路窄處,留一步於人行,滋味濃處,減三分讓人嚐。”謙讓是一種美德。常言道:退一步海闊天空。大家同在一個社會集體裏,難免時有矛盾、時有名利之爭。有智慧的人處世總以自己的能力為基礎,懂得“力所不及”和“過極”的辯證法則。有些事情,你以謙讓為做人之本,才能保全自己、成全自己。否則你非要與強手較勁,隻能兵敗如山倒。
在現實生活中,大家同在一個單位工作,或同在一個地方生活,難免時有矛盾發生。而矛盾最多也是最激烈的,往往是名利糾紛,有時甚至鬧得勢不兩立。其實,大可不必如此計較名利。人生短短幾十年,能同在一起,低頭不見抬頭見,也是一種緣分,何必爭來鬧去讓大家都不愉快呢?如果大家能夠自覺地謙讓一點,退一步就會海闊天空。人與人之間相處,貴在謙和禮讓,它能折射出做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