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於長項,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不要總是盯著別人的比自己強的地方,希望可以通過自我完善超越他們。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項,隻有在最適合自己的領域有了持續不斷的進步,才能彌補其他方麵的不足,實現超越的夢想。
有 一隻叫傑西卡的小兔子,身材修長,跳躍極好,所以傑西卡一直有著“跳遠第一名”的美譽,為此,它感到無比自豪和光榮。
這一天,森林裏要舉辦運動大會,傑西卡報名參加“跳遠”項目。果然傑西卡又擊敗了其他小動物奪得了跳遠比賽的冠軍。
後來,森林裏的長者--老槐樹維特爾告訴傑西卡說:“傑西卡啊,其實你的天分資質很好,體力也很棒,你隻得到跳遠一項金牌,實在很可惜。我覺得,隻要你好好練習,你還可以得到更多比賽的金牌啊!”
“真的啊?你覺得我真的可以嗎?”傑西卡簡直受寵若驚。
維特爾繼續說:“沒錯啊,隻要你好好學,我可以找人教你跑百米、馬拉鬆、遊泳、推鉛球、舉重……你一定沒問題啊!”
在維特爾的慫恿之下,傑西卡開始每天練習跑百米;早晚都跳下水遊泳,遊累了,又上岸開始練舉重;隔天,跑完百米,趕快練跳高,甚至撐著竿子不斷往前衝,想在比賽中奪魁;接著,又推鉛球,也跑馬拉鬆……
在下一屆運動會上,傑西卡報了很多項目,可是它遊泳、跑百米、舉重、推鉛球、馬拉鬆……沒有一項取得好成績,連以前最拿手的“跳遠”,也沒有進入決賽。
其實,傑西卡能夠獲得“跳遠第一名”的美譽,就是因為它專注於跳遠這一領域,並在此領域擁有著別人無法匹敵的優勢。既然如此,傑西卡又何必一定還要去跑百米、遊泳、跳高、舉重、推鉛球甚至跑馬拉鬆……貪心得什麼都想拿第一呢?
雖然這隻是一個寓言故事,但道理是一樣的。我們要想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好的發揮,讓自己的工作變得更高效,就必須認清自己的專長,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隻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銀行家裏凡·莫頓先生,在1888年的美國大選中成為美國副總統候選人,一時聲名赫然。
有一天,美國一位部長詹姆斯·威爾遜先生到華盛頓拜訪裏凡·莫頓,兩個人進行了一次非常愉快的談話。在交談中,威爾遜無意間問起莫頓是怎樣由一個布商變為銀行家時,裏凡·莫頓回答說:“那完全是因為愛默生的一句話。當時我還在經營布料生意,業務狀況比較平穩,但是有一天,我偶然讀到愛默生寫的一本書,書中這樣一句話映入了我的眼簾:‘如果一個人擁有一種別人所需要的特長,那麼無論他在哪裏都不會被埋沒。’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頓時使我明白,我需要到新的領域中去找尋適合自己發展的長項。
“我做生意本來就很守信用,但是與所有商人一樣,難免要去銀行貸些款項來周轉。看到了愛默生的那句話後,我就仔細考慮了一下,覺得當時各行各業中最急需的就是銀行業。於是,我下決心拋開布行,開始創辦銀行。在穩當可靠的條件下,我盡量多往外放款。一開始,我要去找貸款人,後來,許多人都開始來找我了。我終於找到了最能發揮自己所長的領域,也通過這個工作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有些人擁有很強的企圖心和欲望,以為自己無所不能,所以想在各個方麵都出人頭地,成為人人欣羨的人。其實,隻有專於自己的長項,在最適合自己的領域裏發揮自己所長,才能取得讓他人豔羨的成功。否則隻會雜而不精,一無所成。
不管是從事哪個行業,隻有成為頂尖的人才,才能真正地出類拔萃、出人頭地!好高騖遠、注意力分散是成功的大忌!專精於自己的領域,才是成功的保證。
接受別人的忠告,是實現自我突破的捷徑
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集思廣益、從善如流,以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加快從平庸到卓越的進程。孔子雲:“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正是別人的忠告,為我們提供了對照的鏡子,讓我們能看清自己的缺點,找到解決的方法,避免在錯誤中徘徊不前。所以說,接受別人的忠告,就是實現自我突破最快的方法。
也許你常常把自己能獨斷獨行,當做一樁可以驕傲的事,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當人家拿許多意見來供你參考時,正是你可以利用來把事情做得更加完美無缺的機遇。如果你錯過了這種機遇,蒙受最大損失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