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2 / 3)

四個少年進京求學的日子確定下來了,車票已經拿在手裏,他們的父母開始緊張起來,為孩子們預備衣服呀現金呀,又要囑咐他們一些話,心中既歡暢,又有一份不舍。王曉雪的心情更為複雜,在這樣一個大喜的日子裏,她連父母被關押在何處都不甚明了,隻有夜晚難以入夢時偷偷地哭泣。殷父殷母對她越發喜歡了,替她預備行裝,比自己的親生兒子還要周到。

街坊們更是心中激動,總在想著來一個什麼樣的儀式,把歡送他們進入清華大學的場麵搞得熱火朝天一些。就有幾個頗多一些見識的中年人提出了主張,立即贏得了眾人的一致讚同。於是,他們浩浩蕩蕩地把孩子們的父母請了過來,說出了心中的打算。幾對父母連稱不敢當,卻拗不過眾人的堅持,終於決定在孩子們臨行之前熱熱鬧鬧地舉辦一次街坊狂歡了。就這樣,一場大規模的預備活動正在暗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人人都翹首盼望著那個熱烈的氛圍與場景。

下一天就是啟程的日子了,四個少年更是心情激宕。他們即將走向北京那個全國人民心中的聖地,而且又是在學府翹楚裏汲取知識,心中的激動如影隨行。他們被家長剝奪了一切忙碌的權力,隻讓他們在這最後的一天時間裏好好地放鬆心情,準備著接下來的學習任務呢。幾個人實在耐不住心中的難受,便一齊想起了要去學校再見一次他們的老師,算是正式的辭行。恰在這時,王曉雪的手機響了,正是班主任老師打來的電話,說是希望他們盡快趕到學校,他有很重要的消息要告訴他們呢。

四個少年不由喜出望外,一陣狂奔,來到公共汽車站,搭乘了去學校的公汽,不長時間裏就一齊走進了老師的辦公室。

班主任已經被評為全市最佳特級教師,有了這個頭銜,也就有了自己獨立的一間辦公室。他們來到這個寬敞的空間,不禁被放置得錯落有致的書櫃勾起了極大的興趣,臉上洋溢著恭維與欽慕的光。

老師請他們在條形沙發上就坐之後,親自準備給他們倒純淨水。王曉雪和小穎一見,立即彈跳起來,搶一樣地從他手中拿過一次杯子,一人倒水,一個給大家分。

“你們該出發了吧?”老師嘿嘿笑了一下,問完話,卻又不容學生回答,便自己接了下去:“出發之前的準備工作做得也該完備了,是嗎?老師在你們臨走之前,找你們過來,是想跟你們說,你們幾個,是老師最好的學生,無論從道德品質,還是從求知的欲望、聰明才智,或者是心理承受能力角度上講,都是如此。叮囑你們到了大學之後應該多多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就顯得老師太不了解你們了。老師隻想告訴你們,你們經曆過風雨,成熟了,不用老師為你們擔心了。”

四少年相視一笑,感到很不好意思,想說幾句謙遜或者多承老師教誨之類的話,卻又覺得太俗,開不了口。

老師順手從桌上拿起一份資料,抖了抖,說道:“你們上一次給我的文稿,我看過之後,覺得很有價值,就向市教育局省教育廳同時推薦了它。現在,已經從那裏得知了準確消息,教育部門對此十分重視,作了批示,正在全省範圍裏就各種輔導班進行徹底清查;而作為一項成果,你們的文稿也已經被推薦到了教育部,作為素質教育成果的重要體現反應了。據說,教育部十分重視你們反應的問題,正在醞釀一項大的動作,推進教育的改革。不過,你們也不要沾沾自喜,在說了好的方麵之後,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要向你們說,你們發表在都市報上的文章,卻與送給我的那份稿子在立意上有很大的差別,這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快。所以,老師要告訴你們,今後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後行,免得給自己製造麻煩。”

殷晨曦仿佛很不解地問:“雖說那篇文章的確是記者經過了加工的,同我們最初的設想有一定的出入,可是,反應的問題卻是客觀存在的,那會引起什麼人的不快呢?”

老師一愣,連忙擺手掩飾地說:“也許是我過慮了一些。但是,記住,社會問題的存在,無論在任何時代都不可避免!仗義直言也罷,如實反映社會問題也罷,做到一事一議,一個文稿一個主題,那樣才能得到足夠的重視,解決起來也利索得多!”

“我記得,你上一次告訴我們的好像不是這樣。”王曉雪遲疑地問。

老師微笑道:“怎麼會不一樣呢?我一向說話做事都前後一致,不會自相矛盾的。上一次,我隻不過單純就一篇文章的立意與主旨同你們作了探討,並沒有談及它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對不對?現在,我是給你們補上這一課,希望你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能夠遊刃有餘地駕馭各種機會,那無疑給你們裝上了推助器或翅膀,讓你們飛得更快更高,見到更多更廣闊的天空!”

老師的話不言而喻,四個聰明智睿的少年不需要他再多加指點,已經從話音中領略出那潛藏的意思。他們的心結解開了,一切迷惘的思想似乎在這裏全部找到了答案,過去苦苦追尋的東西,百思不得其解的迷惑,一下子被剝蝕了厚重的外殼,一切都那麼澄清,一切都那麼清澈。他們不再執著於那種永遠也不可能找到解決之道的追求,思維內部早就躍升到另外一個境界,一個能夠把他們帶入更高更遠的未來的境界。好高騖遠又有什麼用呢?把一切問題全部融合在一塊,試圖找出一把萬能鑰匙又有什麼用呢?埋首於做出一點成績,那才是成功的基礎。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一把打開任何問題的萬能鑰匙,也沒有包醫百病的萬應靈藥!解決社會問題不也是這樣麼?選定一個目標,一下子挖掘出內部最深層的東西,要比把目標恣意地向外擴張卻永遠也隻能是泛泛之談要好得多!他們徹底地明白了這個道理,思想也徹底地解放出來,不再為已經發生的事情去傷神費力,心目中隻有一個目標,進入清華,按照這樣的思路走下去,以至成功。心情異常愉快,沒有離別的傷感與悒鬱,他們高高興興地同老師告別,取道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