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檢索與應用的能力,是科研人員、設計人員的基本功。通過文獻檢索,可以及時地、廣泛地了解有關的信息與動態,是一項高水平科研或設計的基礎工作。畢業設計(論文)的文獻檢索與應用,既是完成畢業設計(論文)的需要,也是一種能力的訓練與培養。

一、文獻資料的作用

查閱文獻資料的作用,概括來說,主要有四個方麵:

(1)了解和弄清前人、今人已有的成果,弄清他們已經做了些什麼?怎樣做的?達到何種程度?還存在什麼問題?由此製定自己的研究或設計規劃、方案。

(2)了解正在進行的研究或設計,即直接或間接地了解到他人進行的與己相同或類似的課題進展情況,製定相應的決策,或進行有效的合作,達到知己知彼、避免盲目性。

(3)擴大知識麵,領悟查閱文獻資料的重要性,訓練查閱文獻的能力,並從中受到啟迪。

(4)避免或防止一些弊端的出現或發生,例如低水平的重複,少走或不走沒必要的彎路,避免無效行為和侵權行為。

二、文獻資料的類型

文獻資料是知識和信息的物態載體。可分為兩種形式:自然語言(口頭傳播)和記載語言(書麵傳播)。兩者在現代社會中都獲得了迅速而多樣化的發展,由此構成了各種形式的文獻,如書籍、報紙、雜誌、圖像、膠片、磁帶、光盤等。一項科研或設計課題,常以利用現有文獻開始,又以構成新的文獻而結束。

從其所包含的知識信息的內容和結構,文獻可劃分為原始文獻、二次文獻和三次文獻三種。

1.原始文獻

原始文獻指根據原創成果所撰寫的文獻,是科研成果、設計成果的直接體現,具有明顯的創造性、新穎性和先進性,也是文獻檢索的主要對象。原始文獻主要有下列類型:

(1)學術期刊。指一種具有固定名稱、按一定出版周期出版的學術出版物,一般有統一的版式,用連續的卷、期號或年、月順序號標識時序,每期刊登多篇文章。一些著名的刊物,多由有影響的學術團體編輯出版,有一套嚴格的編審、出版製度,不但有較高的聲譽,而且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可信度。

(2)研究報告。指科研、設計單位向上級主管部門或財政資助單位定期遞交的課題進展的書麵報告,內容較具體,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是原始記錄的總結。這種成果報告常比學術期刊早、更實用,但大多是保密的,其檢索要通過特殊渠道。

(3)會議文獻。指由學術會議宣讀的論文經主辦單位整理編輯出版的正式文獻,常稱為“××會議論文集”。一些嚴謹的學術會議特別是重大的國際學術會議,由於參加者多是相關領域中的著名學者和後起之秀,所出版的論文集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很高的時效性。

(4)單位論文。指大學或研究院所的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撰寫的學術性研究論文。

(5)專利文獻。指由專利局公開出版發行並受專利保護的專利申請書和專利說明書。

(6)政府出版物。指由各國政府部門及其設立的專門機構所發表、出版的文獻,包括研究報告、科普資料、技術標準、技術政策等。

2.二次文獻

二次文獻指將原始文獻按一定規則和方法進行加工、歸納、簡化,組織成為係統的、便於查找利用的有序資料,如目錄、題錄、文摘、索引等檢索工具。其功能是提供文獻檢索線索,是檢索原始文獻的輔助工具。

3.三次文獻

三次文獻指對原始文獻所含的知識和信息進行綜合歸納、核對鑒定、濃縮提煉、重新組織從而形成的綜合性文獻資料,如教科書、專著、論叢、譯文、辭典、年鑒、手冊、綜述、評論等。其係統性好,對最初接觸某一課題想盡快較全麵了解課題情況的人很有幫助。

三、文獻資料的檢索

查找文獻資料的過程,稱為文獻檢索。怎樣在信息時代的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裏,找到符合自己需要的文獻資料,這就要熟知文獻檢索的途徑和方法。

1.文獻檢索的途徑

文獻檢索的途徑即是正確利用檢索工具(二次文獻),包括按照文獻外表特征標記的檢索工具和按照文獻內容特征標記的檢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