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水中的青蛙感覺不到高溫帶來的痛楚,也不會有死亡的恐懼,所以它們會在慢慢加熱的水中死亡,而扔進沸水中的青蛙感覺到了死亡的迫近,選擇了跳出沸水,最後活了下來。從某個方麵來看,人和青蛙其實也沒有兩樣,隻有產生了迫切感,才會快速行動起來。我們大多數人的生存環境雖然有壓力,但卻不會象沸水裏的青蛙那樣被令人死亡的高溫包圍,外界不會給我們帶來那麼強烈的痛楚刺激我們的神經,促使我們產生迫切感。因此,我們必須要主動的從內心深處產生一種緊迫感來促使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
為了培養迫切感,我們可以問一下自己行動和不行動分別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這就象愛美的女生想節食減肥,卻又有畏難情緒,她會不斷的告訴自己,減肥成功之後,樣子會更好看,會更健康,也更能吸引異性的眼光;如果不減肥,會越來越胖,越來越醜,將很難再贏得回頭率。越是猶豫等待,消極的代價就越大。想好了行動起來的好處,我們就要開始行動了。行動要越快越好,不應該等到最後的時機,畢竟人的一生是短暫的,逝去的時光永遠也找不回來。我們還可以把自己的目標告訴其它人,公之於眾後會讓自己有壓力,這樣也能夠培養自己的迫切感。
——製定進度表
白紙黑字比“空口白話”更能夠提醒人,所以,我們應當擬訂一個實現我們理想的可行性計劃進度表。這個計劃表應該詳細、具體,這樣我們的“理想”才不是空想。日本有一位長跑冠軍講述了自己的成功經驗:在每一次馬拉鬆比賽之前,他會把賽場的地圖畫出來,把長跑的路徑劃成了小段,以一塊石頭或一棵小樹作為標誌,在比賽的時候,每到一個標誌,他都會鬆口氣,因為離目標又近了一步。我們在擬訂計劃的時候也應該如此,把一項大的任務分解成容易完成的小計劃,才能夠讓你整個計劃表得以實現
同時我們也應該給每一個小目標,規定一個固定的日期,一定要在這日期之前把你想要做的事情——沒有時間表,你的船永遠不會“泊岸”。
——給自己小獎勵
適當的“獎勵”能夠讓工作更有趣,也能夠讓你充滿成就感。比如你正在寫一篇論文,枯燥無味的專業知識讓你頭昏腦脹,這樣幾天,十幾天甚至幾個月下來,你就會變得很煩躁。所以,比較好的方法是,在做龐大的計劃之前,先想好獎賞自己的方法,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給自己一個小獎勵,哪怕隻是去看場電影,吃個飯,買個心儀已久的小物品,都能夠緩解緊張情緒,讓自己感到工作的成效。
感覺到了工作的成就感,我們會對自己更加充滿信心,這樣我們的目標也才有可能更快的達到。
——大聲朗誦你的計劃
這樣做看起來很孩子氣,但實際上這能給你積極的心理暗示,所以你不妨每天兩次大聲朗誦你寫下的計劃的內容。一次在晚上睡覺之前,另一次在早上起床之後——當你朗誦的時候,你必須深信你一定會實現你的遠景目標,你不妨想象你已經是一個億萬富豪了。表麵上看,這樣做似乎非常簡單,但實際上說服自己接受心理暗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必須深信自己即將成功,並不斷強化給自己的暗示,這樣才會真正的讓自己受到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