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層的溝通方式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有些事情可以通過E-mail、電話等方式來交流,而有些事情則必須進行談話才能溝通。如果你要跟他談的事情很複雜,需要占用很長的時間,你不妨先發一封E-mai給他,等他看完後,對事情有了大概的了解,然後再和你進行談話。溝通的時間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正是年度結算的時候,你去找負責財務的某個領導要求預支一大筆業務費用,那麼你很有可能會碰釘子。溝通的場合的選擇也是有講究的,不一定要刻意的選在辦公室,你可以選擇任何你覺得合適的場合。有些時候輕鬆、隨便的場合更適合交流。
和高層溝通之前,你應該先準備好你想要談話的內容,要讓高層感到你的專業和敬業。你最好先弄清楚什麼是他們關心的,什麼是他們不關心的。如果你近期的業績並不太好,你想要尋求幫助,那麼你談話要先解釋再要求。一般來說,高層通常並不太清楚你的具體工作情況,他們對你的業績倒是很清楚。他們對那些細枝末節的東西並不太感興趣,因此你在談話的時候,最好少談一些具體的技術方麵的東西,而多談一些你的想法施行後可以為公司帶來的價值,這樣才能夠讓對方接受你的想法,使溝通順利進行。
作為中層管理人員,想要獲得高層的好感,光努力把自己部門的工作做好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讓自己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對公司的文化,特性,戰略目標,平行的各個部門的運作,公司現在的困境等高層考慮的事情都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因為能夠被提升的人肯定是具有大局意識和戰略眼光的人。如果高層主管們正在商量一些戰略性的策略,而你能夠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議,那麼你肯定會被他們另眼看待的。
$第三節 事必親躬未必佳
新上任的管理者多半都是“完美主義者”,他們希望每一件事情都親曆親為,以求做到最好。其實,事必親躬的結果隻有一個,就是你累的要死,公司的事務也並沒有處理得非常完美,最要命的是,你會感覺自己不像一個主管,而更象一個打雜的……
經過幾年時間的拚搏,Peter的個人工作得到了公司的認可,從一名“小兵”升成了部門主管,帶領著7、8個人的小團隊。因為部門的業務相對比較單一,所以公司大大小小隻要與自己部門有關的事情,Peter都會參與到其中去。他覺得屬下比自己經驗少,能力和學識也暫時不如自己,總不放心把事情交給屬下做,怕出什麼意外。即使分派任務給屬下,他也會時常提醒對方向自己報告,不管大小事情都要等待自己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