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九女一兒(2 / 3)

薑老爺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四處尋訪名醫,當然還免不了燒香拜佛,隻是往往不見起色。

便在孩子兩歲的時候,大賢良師弟子的弟子吳闖,號稱小小仙師,到了徐州救濟世人,一碗符水下肚不見起色。

吳闖說這是薑老爺心不誠,神靈是不會庇佑他和他的幼子的。

薑老爺信誓旦旦地表示太平道便是他終生的信仰,當下又進獻牛十頭,錦繡五十匹,糧食一百石。

又是兩碗加強版符水下肚,吳闖擺擺手讓他回去了,說短則七天,長則半月必然見效。

用不了那麼久,隻三天而已,那兩歲的孩子便口吐白沫,薑老爺大急,連忙驅車趕至徐州城,又找到四處施救的吳闖。

吳闖一見立時跳腳躲避,言此子原來是妖孽降世,難怪此前符水無效,仙法不能救治,現在終於是將邪氣逼出來了。

薑老爺一聽那還得了,再次請求吳闖施展法術救他孩兒,開出諸多價碼,吳闖卻不為所動,撚著胡須道。

“邪氣已出,是死是活,由天意矣!”

薑老爺失落的回到東海,當晚孩子便不行了,正巧有遊醫華佗在城內替人治病,薑老爺派人將他請來,紮了幾針,又開了一副清胃解毒的湯藥,總算是將孩子緩過來。

得到兩卷布匹的診金,華佗在府中暫住,隔日待孩子醒來,眼珠空洞無神,神情呆滯,連阿父也叫不出了。

華佗一看便知是神智出了問題,幼兒無小病,當真是太過凶險。

薑老爺終於發怒,華佗解釋道此乃幼兒誤服毒物,又兼體弱,自己已經盡力了。

薑老爺雖然卸任,但弟弟還是功曹,要懲治華佗輕而易舉,何況醫乃賤業。

但他終歸有些理智,隻因自己不通醫道,華佗在州郡裏又有些名氣,早年還被沛國相陳珪舉為孝廉,因此便派人去請吳闖前來對質,然而仆人回報對方已匆匆離了徐州。

薑老爺哪裏還不明白,心中悔恨,又央求華佗想個良方,華佗卻表示自己學藝不精,隻能開個調養身子的方子,卻治不好這癡呆症。

見木已成舟,薑老爺十分自責,自己若先找到華佗哪裏會造成這種惡果,但事情已成定局,望著癡呆的幼子,又想著前月裏他還奶聲奶氣地喊著自己阿父,心中難受至極。

沿用著華佗留下來的方子,這孩子身體是一天天好了起來,年歲也長了起來,隻是癡呆卻不改分毫,縣裏頑童嘻戲調笑,給他塊草皮他便吃下去,成了十裏八鄉的笑柄。

薑老爺將孩子丟給無法生育的何夫人,嚴另不許其外出,自個輪番留宿在幾個侍妾的房中。

他已經放棄了這個孩子,沒了長子,還可以有二子,三子……

然而時局弄人,剩下的五個妾室相繼生下了九個女兒,期間雖夭折了三個,但還有六個活了下來,一時傳為當世奇聞。

連去年上任的陶謙都聽聞此事,在召集地方官吏布政的時候,還曾專門問起薑老爺的弟弟,時任東海郡功曹的薑家二爺。

薑鈺昌具言此事,他曾常年帶隊行商,很有幾分口舌功夫,當下對答如流,甚至因此得到陶謙賞識,被升為治中從事,僅次於別駕,這可謂是一步登天。

薑家二爺不愧是親兄弟,始終不忘照顧本家。

在徐州城待了幾個月,偶爾聽到華佗再臨徐州城的消息連忙趕去相見,詢問侄子癡呆之症可有良方。